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依据,课内外一体化的优势以及课内外一体化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为素质教育形势下科学地、良性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不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法、实证研究法,对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我们在有机融合高校体育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校内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形式,运用“学分制”富有弹性的学习方式,配备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提升高校体育功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优势,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体现了高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体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职业高校体育课程积极寻求改革,并以此来帮助学生,满足其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职业高校的教育目标,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更为灵活、更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尤其在当下的社会中,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本文会对职业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通过剖析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探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对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奠定终身体育基础。高校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依托课堂,拓展课外体育作业内容;开设体育选项课,发展体育俱乐部;开展小型多样的课余体育竞赛等途径为终身体育奠基。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武术教学课时少、内容单一、普及率较低的发展现状,对构建高校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全面阐述,对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进行细致的解析,并对该教学模式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运用与推广的途径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为改善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现状,提高武术教学在高校校园的推广与普及,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是采用一种更灵活、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与学活动。此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有利于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通过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学生体育社团这两种当前国内高校的主要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课程化,并且将其统一纳入到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统筹发展,从而拓宽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强化了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之间的延续性和互补性,完善了学分制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的构思,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学分制人才培养理念,多途径实现了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它严重制约了各项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武术运动也不例外。实验证明.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武术课程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良好,有效地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课程模式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并广泛实用于其它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课改革应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体育课程是实施“健康第一”,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确立终身体育目标的现代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逢轻。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基础上,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化课的结构,形成整体性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新时期对高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的出台 ,无疑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对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普适性与可行性的分析 ,来说明高校体育改革的时代必然性与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本阐述了高校校园体育化的形式、特征和功能,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高校校园体育化与体育教学二之间的关系,以及二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高校精神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的6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传统保健体育课设置体育能力考核项目,是一种新型的考核评价形式,具有科学、合理、先进、有效的特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体育学科发展建设角度出发,运用体育学,教育心理学,保健学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和促进作用,试图为高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献资料法,对即将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比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领域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在4方面可以发挥其健康教育的独到功能:1)传播人类社会的体育化,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符合健康与体育教育的技术技能目标领域的要求;2)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增进健康,符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学生身心发展目标要求;3)在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将体育课上所习得的技术学以致用,实现运动参与,符合健康与体育教育运动参与目标要求;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是幸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主要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必须确立身心协调发展的整体观,把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核心。大学生体育教育应提倡身心与情感发展相统一,这是认知体育的内驱力,有利健康心理养成。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改进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要求我们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现行高校体育体制.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分析了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的关系,并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校体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培育健商(HQ)文化的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具有直接与社会衔接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应确立健康教育新理念———健商文化教育,既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又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提出的实际需求。本文通过对健商和健商文化的诠释,提出了高校体育培育健商文化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其原因主要是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专业教师等资源不足;师生对体育选项课认识有偏差;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开设新兴体育项目少。发展对策应从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设置体育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依托体育俱乐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着手,促进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