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志文 《高教论坛》2006,(4):99-101,106
传统书法教学片面强调“手”的临写功夫,忽视“眼”和“脑”方面审美素质的培养;当代书坛有忽略书写技能训练和审美素质培养的倾向。从哲学的高度、书法课的教学目的、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等方面看,书法教学中书写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均有其客观必然性。提高书写技能的基本途径是掌握笔法、墨法、结体、章法。书法审美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书写技能的训练中,要适当讲授一些书法理论,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庄禅神凝说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心理机制,并直接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特殊审美内蕴.“书法”之名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或驴世马.难睹全象.中国权威工具书《辞海》概而论之,大而化之,简释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书写的方法”.专业工具书中,着眼不同,见解自异.《中国美术辞典》释之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的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香港《中国书法大辞典》谓之“借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的精神美的艺术”.至若学术文章,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郝文勉认为书法是“利用各种书写材料,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和审美规律创造出来的汉字艺术形  相似文献   

3.
校长办学要做到"眼高"、"手低".眼高,即眼界高远,是指校长要高瞻远瞩,善于着眼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长远利益,全面调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1.校长办学要有前瞻性;2.校长办学要有开放性;3.校长办学要有全局性;4.校长办学要有可持续性.手低,即低处着手,要从小事做起,要亲自参与实践,不能主观臆断.具体体现在:1.校长对己要"手低";2.校长待人要"手低";3.校长做事要"手低".总之,思想与实践相统一,"眼高"与"手低"相结合,努力提高校长的思想境界和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4.
加强写字的基本技能训练○张祖纯(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写字是手、眼、脑同时参与的一种直观性技能活动。要写出好的作品,离不开扎实的书法基本技能训练。只有掌握了书法基本技能,才能书写自如,写出好的作品。1.基本笔画的训练,重在指导运笔。由于小学生的摹仿能...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写字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期,而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使学生接受正规的铅笔书写训练,求全求美;中年级在练字基础上欣赏书法,体会书法的意境美;高年级时用书法理论指导书写实践——练,通过多练,字才能写得规范、漂亮,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书法中的“功”和“性”与“意象”,从书法创作的整体意义上说,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融合贯通的整体。就里论述的“功”是特指书法中的用笔功力;“性”则指作者在书法创作中所流露的学识修养。书法“意象”,是作者创作中主观之“意”和作者情感所依托的客观形象即艺术之“象”的和谐统一。功”和“性”蕴涵在“意象”中并贯穿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它的强弱影响到书法作品最终的艺术品质。如果说“意象”是书法创作前行为的思想动力和艺术形态的显现,那“功”和“性”则是书法“意象”之美在艺术表现上的强化和升华:是技巧和情感在作品中的再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中的“眼高”,即通常所说的教师阅读的深度、知识的高度、视野的宽度、运用的适度等;历史教学中的“手低”,指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授课对象时深入浅出、切合实际的教授方法与技能。“眼高”往往决定教师课堂教学的高度与厚度,“手低”则反映其专业理解和知识运用的程度;两者的专业修炼与适切转化,对提高教学效率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棋有棋眼,诗有诗眼。棋有眼则活起来,诗有眼则更具有艺术表现力,使诗歌意象染上诗人的情感色彩。在书法作品中,我认为也存在“眼”,它包含两个方面:对单字结构则存在字之“眼”;对于整篇章法则存在书之“眼”。以下试作一些初步探讨。象“诗眼”是最能显示诗歌内涵真谛的最关键之字句的意义那样,“字眼”可以认为是一个字中最能反映书家艺术个性的最神彩的一笔,“书眼”则为一幅字中意境、神采最佳的部分。先就字眼而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书家都力图使每个字都能写出反映自己的笔画特  相似文献   

9.
我国书法教学忽视对书写技能自身审美品格的培养与开发,而导致了技能训练的刻板乏味和审美品格的长期缺席。应从书法的本体身份和文化立场出发,在书写技能训练的各个层面逐步落实审美的技能训练和技能的审美提升,并在审美直觉的良性引导下和审美标准的不断调整中实现技能目标,从而在尊重书法民族特质和艺术特性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书法教学实践中书写技能和审美观照的同步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书法小辞典》中的释义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间架结构、分析布局(章法)等方面。书法依附于文字而存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通过运用书写技法,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能借以表达书者的思想情趣,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这就是说,书法体现书者的思想感情、智能技巧、运力行气、审美能力等。可见,它与德、智、体、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知道书法与写字的联系与区别:书法和写字都以“字”为前提,写字是书法的基础,重在实用;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要求达情抒志,讲究法度,重在艺术。现就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的文笔大多闲淡而雅致,“闲”与“雅”是其美文的两只“文眼”。他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大多以闲散之心体悟自然生命之妙趣,以雅致之文书写人世生活之美与真。其文字呈现出了汪曾祺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与创作态度,及其对文学美感教育功能的重视。在这样一个注重“轻阅读”和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阅读汪曾祺的美文,将使读者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愉悦与抚慰。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好毛笔字是广大青少年应该努力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小学阶段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书法基础上,设计相关练习,引领学生多看、多练、多评、多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毛笔书法书写的技能,领悟书法的艺术魅力,感悟书法意象共生的书写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培养书写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是书法教育的前提条件。使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扩展书法知识书法教学虽然强调技能训练 ,但培养学生具备广博的书法知识不容忽视。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加强书法史的讲授 ,充实书法欣赏的内容 ,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 ,这对于推动技能训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强化临写技能书法是书写的艺术 ,临写训练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书写训练以楷书为主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楷书范本 ,花大力气训练…  相似文献   

14.
汉字书写,作为文人必备.作为一种高尚艺术行为,发展到东晋时代已经是诸体皆备,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流向和气质.王羲之时代的中国书坛文化,可谓百花齐放、星光灿烂,且人才辈出繁花似锦.此时,若论书法技艺和成就,王羲之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甚至最初处于劣势,书法竞“不胜庾翼、郗愔”.直到身后百年,王羲之才声名鹊起,成为“书圣”.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她历经不自觉时期的“天生丽质”,甲骨、金文、石鼓、小篆、隶书和自觉时期的真、行、草等阶段,上下几千年;经历代书家的不断革新,已嬗变成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即书法之法度和千变万化的挥洒自由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这一艺术生命力的楔机就在于她蕴含着中国人骚动的意念、思维方式及心理状态和人格烙印。书法是如何表现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历程的呢?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揭开的黑箱,有赖于书法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是从历代书论中,从中国心理学史的角度出发,去发掘书法心理学思想。首先,从王羲之的“意在笔先”之“意”开始,对书法笔划中的“意”、笔势中的“意”、结体中的“意”和篇章中的“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整理。结果表明,“意”作为一种期望和意图渗透在“笔先”和“笔后”,伴随着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即“意在笔中”。这种“意”是书家观察、记忆和想象后形成他的“认知图式”,并由“定势”作用巩固下来的书写“意识”。这种“意”与现代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一篇揭示眼与手关系的文章,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除了个人素质和机遇的因素外,能否把握好"眼""手"关系也十分重要。这里的"眼"是指人的眼界、眼力,"手"是指人的能力、行为和精神状态。在我所结识的校长中,他们"眼"和"手"均有不同组合,即眼低手低、眼高手低、眼低手高、眼高手高。眼低手低型校长——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17.
写作,最能体现语文综合素质。生活经验和人生信念,调查和采集,立意和构思,字词句和篇章结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均可在写作实践中得到检验与显示。当前,我们正在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抓好写作教学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读与写,灵犀互启,密切相关。实实在在地、意荡神驰地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可以使中学生拓展胸襟,开阔眼界。审美眼界高了,自然会带动写作实践,把文章写得更新、更美、更有内涵。世界上没有什么“眼低手高”,时常见到的倒是“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好事,只要付之于“勤”,那“手低”终会变成“手高”,与“眼高”相适…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高考的功能就是选才,选才的标准有三:一度二量三衡。“度”有高度、深度、广度、跨度、难度、信度、区分度;“量”主要指分量,包括题量、阅读量、书写量等;“衡”指轻重,主要重在历史思维,重在问答题。问答题是高考选才度量衡综合考查的最常用题型,在历史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不重视之。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奇葩,它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在中国古代,礼、乐、  相似文献   

20.
邓牛根 《江西教育》2005,(11):22-22
用笔美。书法是线条艺术,这个线条不是静止的,而是有节秦、有变化、有活力、有情感的,因此它很美。书法的线条之所以美,那是用笔的结果。不懂用笔或者不善用笔,书写出来的线条那就不美,所以古人强调“书法以用笔为止”。有人把精于书法说成精研八法,所谓八法即“永”字的八种不同的点画写法,可见用笔美是书法能成为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