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去年初,我随师工作组到某团二连蹲点。碰巧,连长爱茶,看到他请战士喝茶聊天那高兴劲儿,我敏感地捕捉到这茶里的“文章”,以《刘连长的“功夫茶”》为题,写了一篇反映连长借喝茶做思想工作的稿子。此稿很快被军区《人民前线》报在三版头条加了编后发表,后来还被评为当月“优质稿”。回想完成这篇稿子的过程,结合自己担任新闻干事几年来的些许感悟,得出一条小小的经验:要像“品茶”一样写稿。“选”——让稿子的“原材料”独树一帜要泡出好茶来,首先要有好茶叶。同此一理,要写出高质量的稿子,首先要选定高质量的素材。高质量的素材往往蕴含着…  相似文献   

2.
田三万分家这一事实,王安治首先写出通讯《“田三万”分家记》,发表在河南农民报上,被评为1984年河南好新闻;李守之、吴功勋在此基础上,经过补充采访,写出广播故事《“田三万”分家》,由河南电台播出,被评为1984年全国好广播节目。现将两稿原文和作者体会同时登出,读者会从比较中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3.
曾听人说,“稿子见报,放心睡觉”。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稿子见报之日,正是需要沉下去再做深入采访之时。我碰到的这类采访,是“毛公”被报道成“野人”之后的采访。 1984年10月24日上午,我市新宁县水头乡平栗村农民,在村后平栗山捕获了一只似人似猴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毛公”的动物。消息传出,附近群众争相围  相似文献   

4.
迂回采访     
战士小柯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笔者慕名前访,结果吃了“闭门羹”。原因是他不愿被宣传。听说他爱好打乒乓球,于是,我便找他切磋技艺。五局下来,我对他说:“你干什么都是默默无闻的,没想到你的乒乓球打得这么好。”找准了“突破口”,话题顺势切入正卷,在其不知不觉中我获取了所需的素材。当我拿着写出的稿子请他审查时,他连呼“上当!”无独有偶,我采访小牛时也遇到类似情况。小牛钟情于缪斯女神,在报刊上发表了五十多首诗歌,被干部战士称为“连队小诗人”。当我去采访他时,他毫不客气地把我拒之门外。正面进攻不行,我就  相似文献   

5.
罗恩远在铜山县是位小有名气的通讯员,他1983年写的《选民的心愿》,被省新闻单位评为二等奖;从1984年开始,他连续三年被《徐州日报》、徐州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罗恩远同志今年50岁,不管家务缠身或工作繁忙,他每天必做三件事:浏览报刊,听广播,看“新闻联播”电视节目。他说:“虽然基层通讯员比专业记者信息闭塞,重大题材知道  相似文献   

6.
办报纸,编辑部设有第一读者。每张报出版前,第一读者先品尝。听名记者田流讲,他也有第一读者。有一次,他到福建采访,写成5篇稿子,其中有2篇就是被家庭第一读者否定了的,没有拿出来,他笑着说。“这叫夫人把关!”我写稿,家里也有第一读者。每次写出草稿,先交妻子、女儿、儿子看看,请他们提意见,发议论,看稿子能不能拿出去。有一次,我到牡丹江市采写了篇通讯《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交大儿子看后,就纠正了不少错别字。这以前我写稿用字常不规范,而且并不在意,这以后,每写完一篇稿子,让家里人帮我挑错别字,及时改正过来。不然,当了几十年的记者,  相似文献   

7.
1990年9月,我站连续14年被许昌市有关部门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我觉得正好配合“9.25”中央《公开信》发表10周年,便立即前往采访。当负责计生工作的同志知道我的来意后,又是倒茶又是让坐,就是不往正题上谈。问她要材料,她东翻西找,说材料找不到了:“等找到,  相似文献   

8.
去年7月,我有幸采访了山东省宁阳县“种子大王”张加田,写出了“信守合同赔付百万”的消息。《大众日报》以《宁亏二百万也不让一粒劣种坑农》为题在2版头条刊出。这篇消息获’98山东新闻奖一等奖,还被评为’98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三等奖。回想此稿采写的过程,深深体会到记者采访“心入”是采访写作成功的重要一环。首先,采访只有“心入”,才能锤炼记者与采访对象、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进而激发采访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少校滕天月——沈阳军区230医院政治协理员。他入伍18年来,始终对新闻写作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后在军内外报刊见稿千余篇,有数十篇作品获奖和入选各种书籍。他十余次被《前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4年被沈后某分部评为“最佳新闻干事”,3次荣立三等功。  “我写是因为我爱”,滕天月如是说。他从入伍第一天起就尝试给报刊写稿。经过“稿子不登天天写”的“考验”,他终于在《前进报》见了第一篇稿,这给了他极大的乐趣和信心。滕天月从此对新闻写作更加痴迷。从战士到指导员,从干事到协理员,从野战部队到后勤医院,他无论做…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碰见对门老徐,我问他看没看写自己的稿子,稿子里说他有个“外孙女”,我咋不知道啊。“嗐,那是人家给搞错了,哪来什么外孙女,就是孙女。”听此,我心里一沉,这又是一个事实性差错。  相似文献   

11.
丰县水利局离休干部李兴华,连续七年被评为县优秀通讯员,连续四年被评为《徐州日报》优秀通汛员。1980年,老李离休后,全家人都劝他在家安度晚年,老伴说:“你过去因为好写文章,‘文革’中落了个黑笔杆子的罪  相似文献   

12.
不要丧失年轻记者的“闻”劲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文超 《青年记者》2010,(11):41-42
感谢编辑部对我们年轻记者的关心和鼓励。此次我获奖的作品,是发表于大众日报首期“全运特刊”头版的稿子《开幕式彩排全天候日记》。当时进入全运会内围采访的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台、山东电视台四家媒体的记者,采访几乎同时进行,如何采写出独家新闻,写出大报的特色,是我当时工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勤能补拙     
我调到县委通讯站这些年里,有200多篇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我主要是努力做到“六勤”。一、耳勤。许多新闻线索是“听”来的。今年2月,我听阜余乡政府的同志讲,即将到省委党校学习的乡党委书记,把自费100多元订的报刊送给敬老院。我随即下乡采访。采访中,又听到了乡党委书记重视老龄工作的事。我和乡里的同志合写了《书记临行前的礼物》一稿,被《盐阜大众报》刊用。我到县医院看病人,听患者们说,内、外科两个名叫李益的医生,对病人认真负责,像亲人。经采访,写出了通讯《同名同心“大小李”》被多家报纸刊用。  相似文献   

14.
捧起散发着油墨余香的3月24日《前进报》,读着自己的稿件《士官李帅七项创新成果被推广应用》,心中既有兴奋,又有些许的内疚。因为这里面,有一段不同寻常的“三易导语”的经历。得到我部士官李帅已有7项创新成果被上级推广应用这一新闻线索后,我当晚就赶写出了这篇稿子。第二天拿给师报道干事看时,他说导语太平淡,再改一改。于是我将导语换成“2月27日,某师训练场上,‘某型火炮空压机自动控制装置’等3项革新成果,均通过了10余名专家的技术鉴定,并将推广部队使用……”,并急着发给了前进报社。编辑看过稿子后,打电话过来核实了此事,并让我进…  相似文献   

15.
我写稿多年,大大小小获过十几次奖。翻开那些获奖的稿件,我发现我的获奖稿全是自认为很不起眼的“基层小稿”。96年我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我采访过学员队一位在生活上挺抠门的学员。这位学员家住在山东农村,考上军校后他很节俭,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后来大家发现他把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青海省一位贫困山区的少年,而那年他爷爷生病住不起院,家里欠债几千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学习尖子”。采访完后,我写了篇通讯《抠门的张建幸》,当时我认为这篇稿子题材不是什么大的题材,也没有在意。未想到这篇不足1000…  相似文献   

16.
脚板底下出文章,意思是写文章要深入生活,要有亲身实践。写新闻报道,如果是“坐在家里想点子,关起门来写稿子,带着框框找例子”.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1984年写的《赞抱不住“西瓜”就拣“芝麻”》评论,意外地被评为河南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获一等奖,被评为好新闻,并在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被评为受奖节目(稿件)。这篇评论的形成,就是靠两个脚板深入实践的结果。 1984年我从县宣传部副部长岗位退居二线后,更喜欢下去跑跑。寒冬腊月,我到太行山区采访,行至济源县思礼乡竹园沟,碰见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1972年12月步入军营的杜明科就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要干新闻这一行,就得下功夫打好基础。他挤出钱先后买了《应用写作知识》《通讯入门》等60多种参考书,在平时坚持多学、多问,多写。1982年,杜明科从部队调至玛纳斯县人武部分管民兵工作,他在玛纳斯县广东地乡抓民兵工作时,听说该乡新户坪三村21岁的共青团员王丽珍勇挑重担多奉献的事迹感人,便赶到该村,先后采访了干部、群众以及王丽珍本人,写出《千亩小麦地“嫁”不出去 王丽珍敢承包夺丰收》的消息,稿子寄到《新疆日报》后,很快被采用。由此激励了杜明科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在玛纳斯县人武部工作期间,他一年上一个台阶,宣传报道工作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8.
“经济日报的点子”,此言不虚。这不,一版显著位置,一个别具一格的新栏目《采访随想录》又面世了。这个栏目是登什么稿子的呢?“开栏的话”里说得清清楚楚:记者采访归来,精心采撷与见诸报端的每每不成比例,那“斧屑”之中,不乏最为鲜活灵动、最富真情实感、也最难以割舍的东西,而《采访随想录》就是要把记者们对那些或者构思时被过滤、或者写作时被割爱、或者编辑时被淘汰的“边角余料”认真地  相似文献   

19.
写稿子要有吃苦精神。不吃苦,不去深入采访、收集第一手资料,就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稿件。我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学写稿,被采用的200篇稿件无一失实。我坚持不写道听途说的稿子,不写浮夸吹牛的稿子。1989年7月23日,江苏电台社会新闻节目,采用了我写的《家庭节约奖》一稿。在采写这篇稿件时,村干部当时只对我说,老党员夏候奎如何省吃俭用,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了使稿件做到真实、准确,我冒着大雨,去了夏候奎的家。回来时我差一点跃进路边的水沟里。采访结束,我一气呵成,写出了夏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2日,徐州日报社1988年“蓝天杯”评选优秀通讯员工作揭晓,钟环武又一次登上了光荣榜。钟环武今年38岁,是1984年走上新闻战线的,现任沛县唐楼乡通讯报道组组长。他连续3年被评为市、县优秀通讯员。 1986年1月13日,他写的评论稿《死要面子活受罪》,被省电台、徐州日报、县电台先后采用。在唐楼乡李娄小学任教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