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汉语中独立于特定语境之外的某些语言形式《句子及短语》,其结构、内容不限于一种解释,此种语言形式被称为“歧义句”。从形式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立看有不同的解释,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意思就清楚了,是合理的歧义句;一种是往往由语法和逻辑错误而造成的,属于不通顺、不清楚的语句,是不合理的歧义句。首先看一下合理的歧义句。  相似文献   

2.
一、alive、living和live 都是形容词,都有“活的”意思,但其用法不同。1、作定语时:alive只能作后置定语,living和live只能作前置定语;alive有时强调“幸存”的意思,live则强调“活生生”“鲜活的”,常用来表示动物。例: a.The man alive in thetraffic accident is his uncle.那场交通事故的幸存者是他的叔叔。b.Any living things can'tlive without air and water.没有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语言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就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歧义。”语法的歧义,语义的歧义,语用的歧义。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的三个不同平面: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探讨和区分这三个不同平面的“歧义”,可以帮助我们较正确地分析确定歧义语言片断的结构层次、歧义的语义内容、歧义的语用价值。“歧义”有合理的歧义句,有不合理的歧义句。合理的歧义句是由语言结构或语言表达所致,不合理的歧义句,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歧义句是指一个句子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完整的意思.高考考查歧义句辨析的频率较高,综合近年高考考查歧义句类型,分析其形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歧义句是指一个句子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完整的意思。高考考查歧义句辨析的频率较高,综合近年高考考查歧义句类型,分析其形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语法歧义的类型及歧义的排除河北青县师范学校杨世铁语法歧义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语法结构的层次不同而造成歧义。同一语法结构,如果存在两种层次划分方法,往往就会产生歧义。例如“两个孩子的母亲”,有两种层次划分方法:“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两...  相似文献   

7.
哈哈镜     
《家教世界》2013,(9):47
He is really somebody My uncle has 1000men under him.He is really somebody.what does he do?A maintenance man in a cemetery.他真是一个大人物我叔叔下面有1000个人遥他真是一个大人物遥干什么的钥墓地守墓人遥My little dog can’t read Mrs.Brown:Oh,my dear,I have lost my precious little dog!  相似文献   

8.
歧义句分析     
平时,要求我们在说话、写作中,一定要语言规范、清晰、明白。也就是言简意赅。但往往有些句子,言简了,意未明。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就是所谓的歧义句。所谓歧义句是指句子可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北京人多”就是一个歧义句,这句话从书面看可以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北京/人多”意思是说北京的人口密度大;一是“北京人/多”意思是说(在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里)北京籍的人比较多。歧义句不一定是病句,例如,“开刀的是他父亲”。有两个意思,其一为父亲生病了,要开刀治疗。其二为父亲是医生要给病人开刀。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种歧…  相似文献   

9.
谈汉语运用中的歧义现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运用中的歧义现象在各级语言单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只就单句(或短语)中的歧义现象做些分析整理,试图探讨这些歧义句(或短语)在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组合中,既可表述这样的意思,同时又可作另一种理解,既可以这样分析,也可以做另一种图解——不同的理解、解释还都有道理,都符合汉语规律——的原因,认识消除歧义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汉语运用中存在的岐义现象。先看例句:  相似文献   

10.
说 “歧义”     
说“歧义”窦曼玲“歧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同一种语言形式有两歧或多歧的意义,也就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例如:①汤热着呢。②借我十元钱。③反对他的意见。④打死老虎。这四句因为没有具体的语境,所以都有两种意思。例①既可以理解为汤非常...  相似文献   

11.
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或句,若其深层次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则出现歧义。常见的有词法歧义和句法歧义。造成词法歧义的主要原因在于词的同音异义和一词多义,而句法歧义则是由形态或结构上的含混而引起的。本文拟就句法中的一些歧义现象进行探析。-,主语中的歧义现象1.当多义词作主语时ThelambIstoocoldtoeat.a.这只小羊冻得吃不下东西。小.这羊肉太原不能吃。(主语:“thelamb”在此兼有“小羊”和“羊肉”两种意思。所以出现了两种释义。)2.当一些同形的非谓语动词作主语时Flyingplanecanbedange…  相似文献   

12.
Boy与男孩     
我们常常把 boy翻成 男孩 但在实际语言环境中 该词 “ ”, ,还有很多意思 请看下列这组句子 , : ⒈T his is my old boy. ⒉T hese are my boys. ⒊H e's a playboy. ⒋T his is yellow boy. ⒌Li X iao is an office boy. 这些句子中的 boy分别译为 老朋友 儿子们 花花 “ ”、“ ”、“公子金印 勤杂人员 更有趣的是 中国有句俗语 一个 ”、“”、“ ”。 , :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译成英语是 , , , :One boy is a boy熏Two boys half a boy…  相似文献   

13.
It is a shame! 这是一句可以用在许多适当情况的口语,表示一种轻度的“遗憾”或“同情”,但没有“羞耻”的意思。例如:Itis a shame that your car got stuck in the snow.(你的汽车陷在雪里,真糟糕。)When I said:“Ilost ten dollars from my pocket”,he replied:“It isa shamel”(当我说:“我从口袋里掉了10块钱”,他回答:“真遗憾!”)至于“What a shame”.其实与“It is a shame”意思相似,也有“It is too bad”的意思。例如:What a shame that his son's behav—ior is so rude.(他儿子的粗鲁行为是令人遗憾的)May it ever be thus!  相似文献   

14.
“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或一句话意义上模棱两可,可以作出两种或多种解释,但从语法角度来讲作出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正确的。现代语义学家对“歧义”通常采用两种分类法,一种是“词  相似文献   

15.
英语介词 to 与 for 在汉语中都可表达“对于……”或“给……”之意。在汉译英时,初学者经常为选用两词而感到困惑。现从两个方面略谈其用法区别。一、请看下面两个句子:It is a useful book to my brother.It is a useful book for my brother.以上两句均可译为:“对我弟弟来说,这本书很有用处。”但两句的含义有所不同。前一句是弟弟本人感到这本书对自己有用处。后一句是讲话者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指某种语言形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对它实际上可以有不止一种的解释。歧义现象影响人们对短语和句子意思的表达和理解,歧义现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短语里,歧义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语法的角度,即从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来谈谈歧义短语的类型、歧义产生的条件及避免歧义的方法。总的来看,歧义短语大体可以分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若干小的类型。一、切分形式相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不同(一)动十名(动)例如:学习文件、补充材料、研究报告、挑起争斗、炫耀表演等。它们都可以作两种分析,以“学习文件”为例:a的意思是“学习的是文件”,b的意思是“文件是供学习的”。这类短语中的前一个词既可以支配、关涉后一个词,又可以修饰、限制后一…  相似文献   

18.
一、造成歧义的几种原因1.多音字引起歧义有些多音字往往引起歧义。例如:(1)她这个人好说话,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她来往。“好”有hao和hao两音两义,因而句子有两个意思。(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还”可读“hai”,指“仍旧”;也可读“hua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English Joke     
A A man walks into a shopand sees a lovely little dog.He asks the shopkeeper,“Does your dog bite?“The shopkeeper says,“No,my dog does notbite.“The man tries to pet the dog and the dogbites him.“Ouch!“He says,“I thought you said yourdog does not bite!“The shopkeeper replies,“That is not mydog!“  相似文献   

20.
一个句子在意义上有两种以上的理解便构成了歧义句。造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字多音这句话说重了。句中“重”读“zhòng”和“chóng”皆可,不同的读音便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