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琴 《新闻世界》2005,(5):66-67
任何事物中都有它们的作为:一种是走向简单的快慰;一种是走向复杂的困苦。深厚浩荡的中国酒化已经让原本单纯的饮酒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流。不管你是否乐意,有些酒你不得不喝,喝酒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负担。而金喜康清茶的出现,则印证了当代健康饮酒的新理念——解酒护肝。如今,我们可以选择前。因为鱼与熊掌皆可兼得。  相似文献   

2.
酒宴上通过行“酒令”以劝人饮酒的习俗,人们普遍认为开始于唐代。其实,其起源要远远早于唐代。本来,“酒令”是古代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诗经·宾之初筵》:“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所谓酒监、酒史,就是在酒席上由大家推举出来的、监督人们饮酒礼节的酒官。酒官行令的目的,在于助兴取乐,劝人饮酒。据东汉贾途所撰《酒令》载,其形式是推一人为令官,饮酒者听其发号施令,违者罚酒。酒宴上行令劝酒习俗的正式形成,当始于唐代。这恐怕与唐代诗歌的繁荣与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代诗…  相似文献   

3.
饮酒与安全     
酒与笔杆子有关,“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也,然而,饮酒也与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报刊披露:英国王妃戴安娜、中共一大在世的最后一名代表刘仁静、我国笑星洛桑的车祸,都与酒后驾车有关。而那些寻常百姓所发生的与酒有关的伤亡事故、违法违纪事件,就更多了。  中国酒文化渊源流长。后人不断超越前人,为酒文化创造了新的风景。仔细观察,如今饮酒有五多。一是场次多。什么同学酒、战友酒、认识酒、分别酒等等,名目繁多。二是人数多。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场面壮观,气氛热烈。三是酒喝的多。古人喝酒讲究个温文尔雅,如今开怀…  相似文献   

4.
蔡毅 《文化遗产》2008,(2):99-108
在中国历史上,酒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饮料,而成为一种复合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古代文人借酒抒怀寄意,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的诗文,从而构建了一个独特的酒文化体系。本文选取陶渊明、王绩、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五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围绕他们各自表现出的"真"、"幻"、"豪"、"适"、"达"的特色,即从自然、理想、个性、快乐、理智等各种人生哲学的层面出发,来探究所谓"酒中趣"——历代文人不断倡导的饮酒哲学的内涵,进而求证古人的饮酒活动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境界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唐伯虎诗趣     
唐伯虎戏作登山诗 唐伯虎自恃才高,喜欢戏谑。有一天,他穿着破烂衣服,打扮成一个乞丐的模样,来到几位饮酒赋诗的秀才们跟前要酒喝。秀才们不认识他,故意捉弄他说:“你这个叫化子会作诗吗?”唐伯虎说不难,就提笔写了“一上”二字,停了停,又接着写“一上”二字,再停片刻又写“又一上”,秀才们讥笑道:“这算什么诗?”唐伯虎说:“有酒才能写出好诗,请斟酒来!”秀才们让他饮一杯酒,唐伯虎接着写成了  相似文献   

6.
每读《水浒》,不免写些札记,既是札记,又不免细大不捐,这篇札记就属烦碎之列。但却是从“文人与酒”相对的“武人与酒”想起的话题。关于文人与酒的话题,或者说是文人与酒的佳话,古人与今人已谈得很多。观照之下,关于武人与酒的话题和文章,却比较稀少。大凡人们说到文人饮酒,有助写作,也就是“美碌才思助”,总会想起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千百年传诵。武人饮酒,有助于施展武艺.文学作品中写到的也不少,最易使人想起的是《水讲传》,武松过景阳冈,分明酒肆的招旗上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他却逞性…  相似文献   

7.
《报林求索》2012,(9):60-61
<正>春秋时期,孔子就教导人们"饮酒以不醉为度"。"酒饮微醺、花看半开",此番境界,得酒趣而不求醉,或怡情、或遣怀、或助兴,身不为酒所役,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品位。古人爱酒,视酒如人。他们用"曲醴曲蘗"比喻君王左右的元老功臣,还把"黄娇"作为酒的代称,因为太爱酒,把酒人格化为玉友、曲生、曲君、曲先生、曲秀才、曲道  相似文献   

8.
曾于芳 《大观周刊》2012,(50):376-376
“酒文化”一词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最初的酒是人们的一种饮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饮酒的内涵不断的丰富,最终演变为一种文化。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不同的种族,国家之间的酒文化也有所差异。本文拟通过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比较,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双方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
王惠 《兰台世界》2009,(11):62-63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酒风最具规模的时期,饮酒的名士层出不穷。"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嗜酒如命,堪称"饮坛北斗",而且写就了著名的酒文《酒德颂》而扬名至今。《酒德颂》虽是一篇短文,但其中却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酒风最具规模的时期,饮酒的名士层出不穷."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嗜酒如命,堪称"饮坛北斗",而且写就了著名的酒文<酒德颂>而扬名至今.<酒德颂>虽是一篇短文,但其中却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以爱和美的心境走向客体何苏六,刘敬东(一)’一刘。首先恭喜你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母亲,别无选择》,在第五届国际青年电视节上荣获大奖。何:谢谢。刘:观看你的片子最打动我的是其中流露出的一。种无奈与困惑,一种爱的困惑,一种情感的无奈,我想这一(性的主题使整...  相似文献   

12.
武玉秀 《兰台世界》2012,(13):64-65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经济文化繁盛,社会风气开放自由,生活在盛世的官民,亦带有这个时代的开放风气。唐人饮酒成风,官民日常生活不可一日无酒。嗜饮之风,促进了酒器生产的繁荣,仅材质就有数种,有玉、金银、玛瑙、水晶、玻璃、象牙等制成的奢华酒  相似文献   

13.
饮酒悦人,这不是什么秘密;过量饮酒损害健康,这不也是秘密。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国外多学科专家合作研究的一个结果:持续过量饮酒会改变饮酒者的价值观,时期善恶观念产生颠覆。这个结论会令爱饮酒的朋友大为吃惊么?缺水迷惑了大脑酒的成分是水和乙醇(俗称酒精)。人摄入的酒精饮料,会在20分钟至3个小时内被身体吸收,氧化为乙醛,再次氧化变成二氧化眼和水。酒在身体内部的旅行过程就这么简单。但如此简单的化学反应却能使人体  相似文献   

14.
埋单     
前两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我尽地主之谊请他喝个酒。去酒店的路上,我们你争我抢地要埋单——都30多的老爷们了,在路上讨论这种事,够丢人的。后来,酒至微醺时,我趁着上厕所的功夫,把单埋了。  相似文献   

15.
酒这个东西,其实挺冤的,套一句记不清出处的名言:酒啊,多少邪恶假你之名行之。邪恶也不一定是邪恶,反正有时候一些说不清的就都归到酒的账上了。啥也别说,都在酒里,就是这个意思。酒后失言,酒后乱性,酒后驾驶,酒后随地大小便,都怪酒,不怪酒怪谁。也有把好事往酒上扯的,哥几个本来是想聚一块谈点写作上的事儿,但谈事儿都不叫谈事儿,叫喝酒。谁叫喝酒那么有号召力,而写作又那么让人不好意思说出口呢。  相似文献   

16.
《天津档案》2006,(9):64-64
在中医的方剂中,有许多药酒方,有的中药还往往用酒作为“药引”或加酒煎煮,然而,在服用许多西药时,医生却要反复提出不能饮酒的忠告。因为酒(乙醇)可与许多药物发生化学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某些药物也会干扰乙醇的正常代谢,造成乙醇蓄积中毒。一般说来,下面几类药物不宜与酒同服。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06,(43):103-103
我的故乡是属思茅辖内的阿墨江.所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思茅也该是我的故乡。有人说.故乡情是一种酒.无论你饮了没有.都会化作思念,并会流淌成长长的溪流……又有人说.人对故乡难以抑止的感情心语.几乎是从少儿春潮泛起时开始.而人对故乡的了解、认识,却是伴随着光阴年轮的旋转.走过了多少黄昏.又走过了多少清晨.当有一天.你如长梦初醒.发现自己的故乡原来是一方世人向往的热土时.便把姗姗来迟的感动.浓缩为一种情怀.蓦然喷写于纸稿.向故乡尽情倾诉……  相似文献   

18.
英国卫生监督部门日前对孕妇发出警告,要求她们在怀孕期间滴酒不沾。 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此前曾经宣布,孕妇在度过前3个月的高风险期后每天可以饮相当于一小杯葡萄酒的酒量。但是日前其又改变了以前的说法,称孕妇应当在整个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的头3个月内避免饮酒。  相似文献   

19.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饮酒勿多,醉醺徜徉,飘然欲仙,亦癫亦狂,超然物外,自由嚣张。从酒着手,浅析庄子、李白的自由思想共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广告的实践策略和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时候,存在着一个普遍规律,这就是社会从实体化走向媒介化。而社会向媒介化的转型,又必然导致人的空心化,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失落。人类创造了媒介,但最终却被媒介所控制。媒介的传播本质是再现意义上的表现,这必须导致文化的形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商品的最后阶段是广告。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文化表述,广告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对象(在本文中不讨论公益广告),这里仅就广告定义,广告创意,广告类型和广告的社会审美价值的表现特性进行探讨。现代广告的定义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形式,广告是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