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运动失水可能引起的生理反应、运动失水时的运动表现,介绍了补液的科学方法;旨在为运动员及体育锻炼在运动或进行补液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的运动可造成人体内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进行合理的补液,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明,带来了体育的繁荣,体育在人们生活中地位逐次上升。体育的兴盛相应地也带动了与体育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商业利用开发的不断发展。目前正日趋火爆的运动营养补剂的研发即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4.
水、电解质代谢与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过程中,由于水和电解质代谢的丢失,常影响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运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运动成绩。文章就水和电解质代谢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前、中、后适量地补液予以综述,以期为运动中补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补糖与篮球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进行合理补糖,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从人体运动生理及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体育教学的特殊过程。由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特点看,运动机能一般经历上升,上升后的维持,及下降阶段,相应地,体育教学也存在着准备阶段、基本阶段和结束阶段。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教学应该是由集中注意、引起动机、激发情绪、磨练意志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7.
对307名体校学生问卷调查,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对运动能力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有自尊、目前运动可能自我和未来运动可能自我。路径分析表明,自尊通过目前运动可能自我和未来运动可能自我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收集近10年来的主要成果,讨论如何通过疲劳和恢复过程的研究提高运动能力。目的在于提高恢复过程在运动训练中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其后的恢复过程统一起来,加速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运动、理气扶正中药与鼠肝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D大鼠经 4周递增强度跑台运动后维持最高运动强度负荷再训练 4周 ,最后一周其中一组时间延长至 6 0 min。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可增强鼠肝抗氧化能力 ,扶正理气中药与运动训练相结合有助于肝的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硼、镁、钙、锌、铁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检索国内外十几年来的资料,就微量元素锌、铁、硼及宏观元素钙、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锌、镁、铬与运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于运动员来讲,保持足够的微量营养素可以保证能量消耗增加和工作强度增大的需要.在一些要求控制体重的运动项目中,锌、镁的摄入存在不足的现象,女运动员较易出现体内微量元素偏低的情况.剧烈运动导致的汗液和尿液中丢失的矿物质往往可以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减少以至恢复.当机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一些病理条件下,外源性补充锌、镁可以表现出提高力量和肌肉的代谢状况;对青年运动员补充铬的研究证明:关于铬的补充能否促进肌肉增长、加速脂肪消耗和增加力量,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补糖对葡萄糖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对于持续性耐力运动是有利的,持续性的运动中补充糖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其机制可能和补糖以后血糖浓度得以维持以及补糖后肌糖原利用的减少以减缓糖原的耗竭有关.为了使血糖浓度能够维持,最好使运动前和运动后中,联合补充一定量的糖.关于对糖和中链甘油三酯同时补充对糖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同时补充可以节约糖,增加脂肪酸利用,以提高运动能力,但运动强度不能过大,一般需低于60%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13.
热应激与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热环境下运动时,热应激和运动应激联合作用导致体温、脑和肌肉局部温度升高并且出现脱水,全面影响运动员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及运动能力.通过运动与热环境的联合刺激,运动员可获得对运动热应激的有效适应.科学补液是缓解运动中热应激和热脱水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动素质、训练活动和竞技能力的发展是运动训练重要的基本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思维等方法,对其基本关系、递进要求与总体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运动素质、训练活动和竞技能力中一般与专项的基本关系,不同项目、不同实力、不同阶段训练内容比例、负荷程度与主要要求以及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进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作为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学者们对运动疲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学说主要包括乳酸堆积说,能源物质耗竭说,物质代谢紊乱说,保护性抑制说,内环境稳定失调说等,疲劳发生的地点可能是神经中枢或外周,在疲劳发生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起作用.就Ca2 、ADP、Pi与运动疲劳的关系做一相关综述,并把它应用到肌肉收缩与疲劳模式中去,为教学和科研,运动训练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适宜的运动对学习记忆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氧化氮可影响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可调节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脑血流量以及参与神经发育过程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运用文献综述法,分别探讨了一氧化氮与学习记忆、运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并对一氧化氮在运动与学习记忆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较详尽地分析,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运动与学习记忆及一氧化氮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太极拳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药物加太极拳锻炼(药炼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观察实验前后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红细胞(RBC)膜钠(Na -K .ATPase)、钙泵(Ca2 -Mg2 .ATPase)酶活性.结果:两组血压降幅存在差异(P<0.05),血浆NO浓度、RBC膜钠泵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0.05,P<0.01),钙泵活性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NO合成与释放;促进RBC膜钠的活性;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血管内外阻力.太极拳运动能降低高血压.实验显示钙泵活性不活跃,证明太极拳运动并非通过影响细胞膜钙泵活性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反应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 ,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 ,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 ,水平越高的运动员 ,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借助于动物模型,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低氧训练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线粒体氧化酶SDH和CCO活性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后的大鼠运动时间延长。提示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活性增高是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5周递增负荷训练并同时补充大豆多肽后的大鼠在运动后某些血清酶的变化,旨为在训练中补充大豆多肽对身体机能及运动后恢复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发现:补充大豆多肽降低了运动后血清LDH和AST活性.提示:补充大豆多肽可能起到预防骨骼肌和心肌运动性微损伤和促进损伤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