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海燕 《海南教育》2014,(24):74-75
我们每一天都有可能会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被自己、被别人或者被环境暗示着,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暗示信息。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杀生》,电影中村民们整天在村里游说牛结实得了什么怪病,还经常当着牛结实的面说他脸色不好看,人没力气,问他是不是不舒服,对牛结实进行了一系列心理暗示和投射,成功地把他由一个健壮男子变成了一个衰弱的垂死之人,其实他并没有生病。、  相似文献   

2.
马钧 《林区教学》2014,(6):120-121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关注并唤醒学生的心灵。真正关注学生心灵的教育,一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二是要面向所有学生,三是融入教师的爱心。以灵动教育帮助学生启航心灵之旅,以创新笃行引导学生迸发心灵智慧,以阳光运动帮助学生扬起心灵风帆,以快乐体育引导学生绽放心灵火花,以音乐之声助力学生沐浴心灵阳光,以艺术活动帮助学生放飞心灵梦想,可以收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德福 《教师博览》2004,(10):25-26
主持人语:在探讨教师这一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时,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两个关键词。对教师而言,其专业精神的重要表现就是教育情怀。从目前的情况看,对许多中国教师而言,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虔诚的耐得住寂寞的教育情怀。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一番思考: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情怀?  相似文献   

4.
当前,幼儿教育领域面临男幼师低入职率与高流失率的困境。借助Nvivo12工具对8位在职男幼师的深度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男幼师教育情怀内涵意蕴表现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关系迷恋“”身份承诺“”德性自觉”。这三个维度关联融通,指向男幼师的教育行为和相关教育体验。依据这三个维度及其内在关系,可以遵循个体核心素养凝聚、支持系统构筑两条基本路径涵养男幼师的教育情怀。  相似文献   

5.
感恩励志教育主要是以"以感恩促进励志,以励志发扬感恩"作为主题,并将传统理论文化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并选用语言以及音乐帮助营造氛围,通过情境互动方式帮助激发学生具有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的一种教育模式。逐渐强化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还有学生主动性,构成全过程、全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德育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罗静 《教学与管理》2023,(36):16-20
教育情怀被认为是教师素养的核心,不仅会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而且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教育面貌。但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却受到乡村教师教育责任缺失以及教育情怀虚无等方面问题的影响。基于活动理论重新理解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形成的运作逻辑、管理逻辑以及规则逻辑,对于促进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探究发现,多重主体导致活动边界不清晰,缺乏活动要素衔接,致使难以发挥系统作用;活动规则不规范,难以体现活动公平性。据此提出,健全活动主体权力形成机制、优化活动系统的良性运行系统,重构活动公平的规则约束体系。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幼儿阶段的特点以及当前独生子女的特点都决定了在幼儿阶段实施感恩教育尤为必要,并且实施幼儿感恩教育对营造良好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该通过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论、情感教育等多种新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手段,同时发挥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促进家园合作,多措并举,促进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从布置感恩作业,到"施恩索报"、"现施现报"现象,再到让受助者签"道德协议",感恩教育频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感恩教育被热议是伴随着感恩教育实践的深入而出现的,而对于这些问题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争论,缺乏整体视角上的系统研究,理论上仍然存在很多模糊之处,严重影响了感恩实践的开展与效果。这就需要深入探讨感恩热点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并积极探寻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保障高校贫困生生活质量,我国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帮扶资助体系,然而,高校在落实帮扶政策的进程中却发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问题,此种现象必然引发深思.因此,贫困生帮扶工作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重视对其精神层面的扶助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感恩教育可从感恩、知恩、报恩、念恩四个层面进行,使受教育者感恩动情、知恩于心、报恩重行、念恩化性。通过思想引导、环境熏陶,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理、强烈的责任、担当的品质、和善的人格。创新感恩教育宜改"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正面教育"和"逆向教育"同时推进,把"强迫教育"和"断奶教育"等措施融入教学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1.
钱亮 《文教资料》2010,(3):233-235
感恩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引导学生识恩、知恩,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鼓励参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2.
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显性指标,也是将"立德树人"视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高度关注和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立足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实际,分析高校感恩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探寻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原则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强调政治方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感恩是为人之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需要从感恩教育观、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构建感恩教育体系,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事业应当遵循自身的规律,无数复杂而又繁富的教育、教学规律运行的总体构成,就是本文所论述的“教育生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具有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才利于人类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生态理论就是试图从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观察中,谋求建立这种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培育教育生态的实践,则是循序渐进地诱导这种关系的积极作用,借以促进社会整体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如今的儿童课业负担太重,哪有时间读长篇?其实,儿童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快节奏的生活中,才更希望读丰实厚重的作品。他们希望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和心灵的寄托,就像在急匆匆的旅途中渴望遇到一个能指点迷津的长者一样。  相似文献   

18.
袁玉清 《今日教育》2006,(12):14-15
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学校永远追求的工作目标之一。教育管理者对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培训时更多注重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对教师良好的心态、价值信念、人生理想等精神方面的需要却涉及甚少。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科学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理论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环境教育诞生以来,其学科性质、课程模式、教育方法、效果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始终得到了教育科学理论的关注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架构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教育学。教育科学理论与环境科学理论一样,是环境教育诞生和发展的又一理论原点,并促进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是一个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首先我们要统一思想,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思想道德品质是不是过硬,是关系到我们教育战线的关键问题。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校,大专部、技工部、五制部的合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如何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如何培育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如何正确培养我们的学生,如何针对高职教育进行课程设置,如何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