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少年》2011,(4):53
清代末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一天,一青年前来求见,张之洞看到呈上来的帖子上的名字是梁启超,因久闻此人颇有才气,便决定考考他。于是,张之洞思量了一番之后,挥笔写下一个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2011,(2):53-53
清代末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一天,一青年前来求见,张之洞看到呈上来的帖子上的名字是梁启超,因久闻此人颇有才气,便决定考考他。于是,张之洞思量了一番之后,挥笔写下一个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相似文献   

3.
宋芸子先生何为而评《封神演义》也?曰:此先生现身说法也。先生以清同治十三年(1874)补诸生,年十八,受知于张之洞,与杨锐、廖平同以高材生入尊经书院。书院主持人王闿运、钱徐山俱器重先生,钱徐山以杨锐与先生誉为杨雄、宋玉复生。清光绪五年(1879),领乡荐,王闿运以廖宋为院生冠冕。十二年丙戊(1886),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中殿试经济科,亟为张之洞、潘祖荫所称重。翁同禾言新政,尤重其才,撰《时务论》一卷,为翁同禾所赞许。十五年已丑(1889)为翰林院检  相似文献   

4.
方舟 《教育与职业》2005,(34):76-78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誊。”卢作孚先生不仅是一位爱国实业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改革家.著名教育家,特别是在民众教育方面,卢先生可称之为民众教育的领军旗手。 黄炎培先生也曾将孟子的话题赠给卢作孚先生:“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时务报》创刊,张之洞出资出力,得到了他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在"救亡图存"的面前,张之洞求变通以救国的思想与《时务报》的宗旨合拍,成为张之洞支持维新派的一个基础,并且张之洞与维新派之间的许多变法主张具有共通性;对维新派来说,与张之洞合作,对加强自身力量和推动维新运动也是可行的。可以说,《时务报》的初创时期正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双方都有相互靠拢的意愿,关系处于"蜜月"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是晚清政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张之洞研究是令人瞩目的课题。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黎仁凯曾撰写《建国以来张之洞研究述评》一,将建国以来至1997年近50年的张之洞研究状况作了详细客观的述评。新近,任放也撰对近百年来的张之洞研究进行了回顾,近几年来,在  相似文献   

7.
清朝光绪十年,张之洞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因为张之洞在社会上颇有名气,两广人士对他来任总督都感到高兴。张之洞新官上任,也烧了几把火,例如禁烟啦,禁赌啦,建广雅书院啦……然而,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官场腐败之风蔓延,张之洞一人怎有回天之力呢?所以他上任不到一年,便民怨四起,人们对张之洞满腹牢骚,大失所望。当时有人编了一首歌:  相似文献   

8.
“清流”时期的张之洞,由名士而跻清要;督抚时期的张之洞,由洋务而成名臣。名士必有异言异行,名臣必有异常政绩。所谓内外有别,张之洞对待国人的异言异行,不一定适用于外人;文化背景不同,外人对张之洞异言异行的反应,肯定也不同于国人。无论如何,张之洞与德国人的交往史,既表现出他的为政手段,又暴露出他的对外认识和洋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幕府中汇聚了很多当时的诗坛健将,著名的宋诗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陈衍,便是其幕中之宾。陈衍与张之洞诗歌派别不同,论诗旨趣有别,虽不是张之洞赏音所在,但陈衍正是在张之洞幕中提高了自己的诗作、诗论水平,并提出了著名的"同光体"理论。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三不争"成就晚清名臣,袁世凯"啥都争"沦为窃国大盗。张之洞和袁世凯曾经一起共过事,作为长辈,张之洞非常欣赏袁世凯的才能,曾向朝廷举荐过他。当时,张之洞已是晚清督抚之首,有权有势有名望,袁世凯对他崇拜有加,也曾举荐他做军机大臣。俩人惺惺相惜,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一生都致力于教育的发展。本文从目的论、制度论、教学论的不同维度,对张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对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后的高等教育思想做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重臣和洋务派健将,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他任湖广总督18年,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成为湖北武汉地区现代化的先驱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巨擘。为推动张之洞研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政协武汉市文史学习委员会拟于2002年9月上旬在武汉主办“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有:一、张之洞与晚清政局及社会;二、张之洞与晚清两湖地区社会转型;三、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维新活动开始,洋务大员张之洞与维新领袖康、梁一度关系密切。张之洞结交康、梁有“为我所用”的想法,也有政治投机之意。康、梁虽然希望借助张之洞的影响设学会、办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并扩大维新派的影响,却不愿意牺牲独立的思想主张。结果,张之洞拉拢不成转而压制和破坏维新活动,并最终走向维新派的对立面,而梁启超对张之洞的克制态度也在变法失败后得以宣泄。梁启超与张之洞关系之演变,揭示了彼此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选择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平生极佩服苏东坡,在思想上与苏东坡共鸣,在社会活动中多年来尊崇苏东坡,在为人处事上各方面效仿苏东坡,弘扬东坡精神,推行东坡举措,诸如此类都可称为张之洞的东坡情结,因此使张之洞的人生打上了苏东坡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败后,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在救亡和变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双方进行合作。张之洞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为我所用的方针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由于在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合作关系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2007,(33):10-11
1893年,张之洞奏设自强学堂为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1893年11月,时任清政府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张之洞奏称:"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亟应及时创设学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井研县的廖平是近代一位著名的经学家。他一生学经六变, 自号六译先生。他的经学第二变曾给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以影响,康有为据以写作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戊戌变法时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戊戌变法前,廖平改变了经学第二变的观点,而进入了经学第三变。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论及廖平这一思想变化时说:“晚年受张之洞贿逼,复著书自驳,其人固不足道。”认为廖平经学第三变产生的原因是受张之洞的贿逼。此说一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对子女的经世教育,目的是让后人有安身立命的依托;在内容上,张之洞结合时局注重中西兼济的教育;方法上因事制宜,灵活多样;施教过程中注重实效,并以修身教育贯穿其中。张之洞的家庭教育力图培养"通才",造就"中体西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对于其外祖父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张之洞的,有说是张之洞哥哥的,而朱湘本人在诗文中也并未提及。从朱湘母亲的生父入手,对此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与考辨,可以认定朱湘的外祖父是张之洞二哥张文清。  相似文献   

20.
晚清重臣张之洞 ,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张之洞研究也是令人瞩目的课题。新近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黎仁凯、钟康模的《张之洞与近代中国》。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该书以 2 5万字的篇幅 ,选择了张之洞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时期、重大事件中的言行 ,进行深入剖析 ,将张之洞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该书的特色主要有 :一、突破了传统人物传记的篇章结构。该书内容涉及张之洞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等各方面 ,但并不平铺直叙 ,而是有重点地选择内容 ,以专题论述形式加以历史地概括和评析。章节之间有严密的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