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57-59,70
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居住着众多的回族人口。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颇值得关注。通过对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分析发现,苏州回族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和苏州话能力较高,回族民族别同用语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记录并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语言所具有的民族性,亦可以把不同民族的人们加以区分.回族人民拥有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而文化亦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由于回族人民拥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他们所使用的汉语中具有很浓厚的本民族气息,因而,在回族人民的日常用语中,往往体现出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人口过千万的少数民族,它没有独立的民族语言,但其使用的语言却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立足于地域和民族研究河南回族用语,发现河南回族用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民族大学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共120名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但渴望实现文化适应的热情极高;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年龄差异对其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女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全省居民中,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为全省总面积的98%。因此民族教育在本地区教育事业中理应占相当重要的位置。一、青海民族师范教育发展概况长期以来,青海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与沿海及内地省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省内农业区域、半农半牧区域、纯牧业区城又不甚平衡。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除宗教教育  相似文献   

7.
辽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和回族,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特点表现在分布、自治情况、来源、文化遗产留存、风俗、语言文化、各民族融合及与地方文化联系情况等。  相似文献   

8.
“花儿”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谣,在我国西北大地上流行广泛,尤其在各少数民族中传唱甚广。但是,这些不同民族的花儿无论是唱词上还是在唱法上都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特色。回族尤其如此。回族花儿在唱词中表现出了她的族源性;在唱法上运用尖音唱法,表现了回族花儿演唱中的典型性;回族花儿中的语言禁忌,表现了回族花儿演唱过程中的民族性等都表现了回族花儿的回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回族聚居区。回族人以汉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中的词汇。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以及动物的血等;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  相似文献   

10.
回族话是以回族社会和回族文化为语言基础,在回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许多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词汇,这些民族语言词汇,就是回族社会文化的反映。回族先民的语言的确丰富多样,表现出了多元的特征,但这些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即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回族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也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如在回族常用语言中,也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一座具有移民传统的城市,目前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国际移民潮。国际移民的涌入形成了上海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的可能,因此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是上海建设和发展国际化都市的主题之一。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以何种语言为主要媒介进行融合,这不仅是一个与多元文化存在与发展方式有关的语言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这一多元文化融合的性质和趋向的问题。随着上海国际移民数量的增加,国际移民与本地居民共同生活的社区将大量出现,上海有必要以社区为中心大力开展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就《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在西昌会理二中八年级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明确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和语言技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新平县是云南省地域广、人口多、民族亦多的山区民族自治县。新平县漠沙镇位于红河谷,在这里长期居住着傣、彝、苗、哈尼、拉祜、回等多种民族。民族分布情况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雷同,基本是或大或小的聚居,而在一个特定的民族聚居区内,又杂居着其他民族。坝区主要居住着傣族,汉族、彝族、哈尼族等,其它民族多居山区和半山区。漠沙各民族与我国民族总体分布尽管有着共同点,但语言使用上却有着不少独特之处。十分明显的是生活在同一漠沙镇的不同民族,大都各自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又普遍兼用汉语,然而语言使用状况,特别是双语类型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本文探究了该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语言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上海的语言生活具有语言种类多、语言需求多、语言矛盾多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上海语言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协调好语言的多样性问题",核心任务是处理好普通话、英语和上海话三大优势语言(方言)之间的关系,基本措施是培养市民的多语言能力、交际领域的语用规范化管理、非交际领域的语言文化建设以及构建城市语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回族使用汉语文交际时常出现一些特殊词语.其中有一部分是借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语;有一部分是利用汉语原有构词材料构成的新词语;有一部分是改变了汉语原义而赋予它特定含义的词语;有一部分则是改变了汉语原有结构形式的逆序词语.这些特殊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回族在使用汉语时所具有的民族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回族长期形成的独特而深远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宁夏是回族主要聚居区,回族与汉族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宁夏社会进步与稳定的基础。宁夏城市化使回汉民族人口出现双向和多向流动,回汉聚居社区的民族交往、民族态度、民族关系以及居民生活满意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回族聚居社区的回汉民族关系的调查,分析了回汉民族关系的基本状况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汉民族关系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载体,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本文从社区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分析了上海社区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功能、教育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新需求,并提出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资源建设、依托社区学院等措施来进一步推动上海社区教育发展,以促进上海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访谈法及观察法,对英汉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回民街英语进行田野调查,重点对其语言特征及文化特色加以描述,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码转换及讨价还价的文化特色。通过与中国洋泾浜英语的比较,揭示回民街英语的本质特征。研究认为,回民街英语作为受惠语,其词汇主要源于施惠语-英语,语音及语法特征则以其母语-汉语为载体,其实质是一种新式的中国洋泾浜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