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卢广韶心里学研究成果表明:求异思维冲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沿着不同的思维方向去思考、探索新的远景、途径、假设,寻求多样性答案,另辟溪径,得到“柳暗花明”。其主要的特征和功能是立异创新。它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关键和核心。在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求得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又被称之为求异思维、分散思维,它是与集中思维相对应的.学生解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知识中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思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多种方向发散,提出各种设想、用多种方法解答。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找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敏捷,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思路开拓,具有产生多种新颖思路的能力;思路灵活,应变性强,具有创造性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开放探索性试题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条件与结论的不确定性,使得解题的方法与答案呈多样性,学生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类题可以考察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是中考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问题指与传统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式题型不同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由于条件、结论的不确定性,形成了答案的不唯一,即体现了从统一性答案到多样性答案这样一种中考命题的转变、这就促使学  相似文献   

7.
开放型电路考题,它不仅要求考生会自行设计合理电路.而且由于电路的设计不同还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这与一题多解、答案归一的问题是绝对不同的,开放型试题能充分展现考生的创新思维,是近年高考的新题型,是素质教育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复杂程度是不相同的,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要求也不一样。好的问题除了在内容上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外,更为主要的是在形式上要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是教师课堂提问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的特征   一般说来,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形式上有这么三个特征:   1问题要有答案,但答案不直接   所谓不直接不是说没有明确答案,而是答案不是现成的,至少学生不思考是无法从教材中直接找到明确答案的,而且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答得上来。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思…  相似文献   

9.
开放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去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同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相对立。开放性思维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主张在相互联系和多样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它仿佛有众多的“触角”,不拘一个方向,一个框架,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使我们的思维纵横交织,构成丰富生动的意识之网。这种思维方式极富创造性和灵活性。开放性思维具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主要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多途径解题,可以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  相似文献   

10.
<正>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  相似文献   

11.
课堂点评应注重鼓励性、情感性、全面性、多样性。一、注重点评的鼓励性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教师点评一定要慎重,应坚持鼓励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努力探索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因素。适当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多鼓励他们,会提高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如果一个人的优点、进步、成就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就会丧失信心。对回答得好的同学当然要毫不吝啬地鼓励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对即使答案有偏…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又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标新立异,不受传统的束缚,寻求答案的多样性的思维方式,它着眼于:探索求知的事物,追求事物间的新关系,寻找问题的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一词是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发表的题为《创造力》的著作演讲中和集中思维作为两种操作提出来的。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或收敛式思维是指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和传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通俗地说如果问题有一个答案,那么为了这个答案,思考的每一步必须指问这个方向。而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辐射型思维)是指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案展开的思维,如果问题有很多种可能答案,那么思路可沿这个问题的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展开,以寻找适当的答案。 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与福合思维(求同思维)相对的思维形式,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多途径地去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运用发散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散思维教学法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15.
开放探索性试题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条件与结论的不确定性,使得解题的方法与答案呈多样性,学生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类题可以考察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是中考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6.
会聚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是辩证统一的。物理教学应该培养有思维头脑的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既要培养学生形成会聚思维,又要交给学生开启发散性思维的钥匙,并诱导其再辐合,再发散,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发散型题目,就是没有唯一答案,或说没有答案的题目。1997年的一道题目《冰化了是什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冰化了是水”抑或“冰化了是春天”,就是不同思维和不同语言的发散性答案。思维和语言不同,但都有着“合理化”的轨迹。沿着不同的思维轨迹,还可以做出不同的语言表述,诸如“冰化了是水草丰茂”,“冰化了是战马膘壮”,“冰化了是异族入侵”或“冰化了是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8.
赵晓伟 《学周刊C版》2011,(7):164-16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说发散思维,何为发散思维呢?从理论上说,发散性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式换位系指在人们思想上位向的变换,或者说处于不同岗位上的人,在思想上角色的变换。各方都应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在思想上要互相理解,在情感上要互相关怀,在人格上要互相尊重。由于人们在复杂的有机体中生活和工作,因而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这种普遍性和多样性表现在不同战线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领导有领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论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就属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