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车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功用体现在:作战、巡守出行、交通运输。古代车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有车必有马,有马必有车。用车制度、车的形制及驾马的毛色、用马数量都有“别尊卑,定上下”的作用,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伯乐善于“相马”,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也。其实,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伯乐乃是天上星宿,其本职工作是“司马”或者“典马”。说白了,伯乐就是养马的天神。  相似文献   

3.
韩愈革新碑志祭体,其百余碑志祭中,人物“一人一样”,行“篇篇不同,达到绝妙之境界,其惊人的学成就,突破了历来碑志祭体成规旧例,为富于变化,写法不拘一格,在我国古代众多同类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该认为“黄金四目”可释为“黄金四面”,即铜制的四面神像,是上古民众祭拜华夏祖先兼众巫首领的黄帝的宗教表现,黄金四面多与祭方、祭社的原始宗教仪式密切相联,今安徽祁门、贵池等地傩戏傩化中多有此类原始意识的遗存。池州市贵池区桃坡乡诸地傩祭中礼神供盘上插刀当系古代副辜祭法之遗意。  相似文献   

5.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字,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6.
马莉 《阅读与鉴赏》2008,(12):39-39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字,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7.
旧论以为儒家是原始时代“政教合一”的人物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对此还需要从“君子”与“庖厨”之关系来进一步了解。从古代“食先祭”的化背景来看,与庖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祭礼或其他相关的巫教仪式。由于最初分工并不发达,所以屠宰动物与主持祭礼是合而为一的,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中奠定了原始儒家“巫师兼宰辅”的政治身份。旧论中把“墨”解释为使用墨绳之木匠,此说颇为荒谬,从对历史献的精神分析看,墨子是一个拥有政治观、宗教观、经济基础和军事能力的集团首领。从墨子一派严格的组织纪律及其弟子对巨子的忠诚来看,我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流亡的贵族集团。从古代流行的三统说来看,夏德水.其色尚玄,由此可知墨色正是夏代王朝的象征。这是墨子被迫亡其姓氏之后,而取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符号自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马莉 《湖南教育》2008,(11):40-40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亨,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想]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以下简称《祭》文)当推为佼佼者,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名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但是,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领会与体悟其情真意挚、凄楚动人的思想内容与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并非易事。为此,笔者采取“比较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作如下拓展设计,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祭龙,是云南彝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彝族人的观念里,“龙”已不仅仅是象征雨水的龙神,而是集诸多神灵于一身的以“龙树”为象征的村寨保护神。祭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希望以此能祈福禳灾,保佑全村人平安幸福。在分析彝族祭龙仪式的文化内涵时,我们利用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和社会学家昂利·于贝尔的相关献祭理论,便能较深刻地揭示彝族祭龙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早在西汉时期,“西极马”“天马”就已输入内地。马虽然不是汉民族的“翅膀”,但在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大牲畜”是哈萨克民族的重要的经济支柱,马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代汉良族同哈萨克民族一样,也都格外器重、青睐马,并随之产生了大量的词语。章就汉民族与哈萨克民族关于马的类化与称谓的异同进行比较,寻其异同点,同时展示绚丽多彩的马化,并加深对哈萨克畜牧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獭祭鱼”之“祭”,《辞源》及故训皆释为祭祀,供祀,“祭”在甲骨文中无“示”作意符,其字形显示的本文与祭祀无关,而指杀戮,“祭”由杀戮引申而特指杀猎物或牲畜而祭,即血祭,后词义扩大而泛指祭祀,“獭祭鱼”等语例中“祭”表示杀戮,正是该字本义是杀戮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两点论述内容,探究关于马题材的古代艺术,其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和雕塑。第一部分探究马成为文化、精神、武力的象征载体;第二部分探究艺术家以马抒发个人胸臆。  相似文献   

14.
说说“”字刘迪当人们看到“”字的时候,往往把它与希特勒和纳粹党联系在一起,把它视为恐怖的象征,法西斯的代表。其实,字并非是希特勒的专利,它的起源很早,在印度、波斯、埃及和我国的古代遗迹中都有发现。古代的人们认为字表示光明,把它作为太阳与火的象征。婆...  相似文献   

15.
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其祭天、祭火、祭敖包、祭苏鲁锭与禄马等风俗,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民族特点及其长期信仰萨满教、佛教,深受汉、藏习俗影响的文化特征。祭把风俗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上的文化现象,蒙古族诸祭祖风俗的形成、演变,正是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龙的喻意     
“龙”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本民族不同的信仰,想象出来的形象。龙将各种动物的优点集于一身:利剑一样的眉,象征着英武:虎一样的眼睛,象征着威严;狮子一样的鼻子,象征着富贵;马一样的牙齿,象征着勤劳善良;牛一样的双耳,象征着名列魁首;宽阔的前额,象征着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7.
“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用青铜制成,其形状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或方形四足。相传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仔细推敲一下与“鼎”有关的成语,就不难发现“鼎”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丝路物质文化是丝绸之路诸民族的政治、文化等多向度交流的产物“,马踏飞燕”作为丝路物质文化的代表物,成为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象征符号,“马踏飞燕”即中国。从“马踏飞燕”的发现到发明经历了一个建构过程,对“马踏飞燕”的物质性诠释学总体体现出物的历史性、物的政治性与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三个特征。物的历史性指“马踏飞燕”作为物,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与储存器,其承载着传统墓葬文化记忆、地方性文化记忆、丝路文化交流记忆与中国神话记忆,呈现出人们的审美认同与情感认同。物的政治性指“马踏飞燕”既是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合谋的产物,同时也是语境转换中虚构与重构的结果,物作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指经过权力话语表征的“马踏飞燕”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借助图像、雕像、声像、戏剧及文创产业等新媒介与艺术形式,在将马踏飞燕作为一个物机械复制生产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一个概念进行生产复制,通过意义重构与变形生产,形成马踏飞燕“表征群”,生成新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具有多元意义的文化符号。对“马踏飞燕”这一历史流传物的物质性诠释学分析与考察为丝路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一条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5日,北京一家报纸第四版在题为《克己奉公》的短文里,引用了《后汉书·祭遵传》的一则故事:“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绘,布被;夫人裳不加缘。事以是重马。”读罢此文,百思不得其解。无奈,只好找来《后汉书·祭遵传》查对,原来“身衣韦绘”,应为“身衣韦绔”:“事以是重马”应为“帝以是重焉”。而“赏赐辄  相似文献   

20.
祈年殿     
<正>北京城里,现存的优秀古代建筑很多。其中有一处地方,具有明显特色,可用十六个字概述如下: 三重蓝顶,一道圆墙, 二十八柱.四海名扬。这处地方就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三重蓝顶”,说的是祈年殿有三重屋檐,上面盖的全是蓝色琉璃瓦。蓝瓦象征蓝天。祈年殿脚下有3层基座,登上基座要走过3层台阶,仰看祈年殿,有3重屋檐,3+3+3=9。在中国古代,数字“九”是天的象征,因为天的中央和八方合称“九天”。由此可见,祈年殿的屋檐不用通常的单层或双重,而是做成三重,为的是凑出一个“暗九”,隐含“天”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