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孔子说"绘事后素"(<论语·八佾>),意思是绘画时不能将色彩全部填满,一定要留下一部分空白,以供欣赏者发挥想象,这在国画技法中叫做"留白".其实这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所指出的"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相似文献   

3.
4.
5.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成长与生理成长是相匹配的。但有时候,它们又不太一致,有的人心理发展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有的人心理发展则又明显超出生理发展水平。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个小孩“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很懂事”,这所谓“年纪小”,就是说他生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所谓“很懂事”,就是说他心理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课     
阳光依旧照着两排青葱的水杉,澄澈明晰地在临窗的桌上投下细密有致的阴影。那两排挺秀的水杉昨天似乎还泛着初春的嫩黄。倏忽间就换上了初夏苍郁的绿衣。  相似文献   

7.
孩子们都走了,镇上的人也走了。韩麦尔先生倚在门框上,两眼直直地瞪着窗前的紫藤,这是他刚来时种的。这些年,它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枝繁叶茂,到在已经爬上了房顶,在他的窗前形成了一片绿阴。韩麦尔先生最喜欢下课之后搬一把藤椅坐在那里休息。现在要他离开它,他怎能舍得呢?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课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的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课     
王志文 《高中生》2009,(1):59-59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课注释“三径”为“院中的小路”,这不算错。但这句话的真正所指却没有讲清,“三径”实指隐居。《三辅决录》:西汉人“蒋羽,字元卿,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这是说蒋调过着隐居生活,院子里有三条路,以便羊仲、求仲与他交住,而不再接待其他客人。这三个人都是不做官逃避名位的。所以,正确理解“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是:“离从前的隐居生活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的气节却没有改变(松菊是忠贞坚强的象征)”,这句话明为写实,实是抒情,读不知其出典,是很难领会陶渊明的言外之旨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六册《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课文对“南阳”一词是这样解释的:“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南阳郡是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设置的,治所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襄阳县是西汉时设置的,在两汉时期均属于荆  相似文献   

12.
13.
方业东 《广西教育》2013,(22):46-46,52
《最后一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小说最出彩亦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它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依靠教师的分析,学生感受和把握这一思想价值是不难的,但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文章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其令人奋发的爱国主义主旨却只能得到肤浅的体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二、课文解读《最后一课》是在普法战争时期奏响的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举止是这首交响乐的主旋律 ,郝叟、镇长、邮递员、班上的其他学生是主旋律的配合 ,而那些细节刻画的布告牌、金龟字、鸽子则是一个又一个跳跃的爱国主义的音符。文章以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通过对人物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服饰等等的描写 ,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爱 ,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  相似文献   

15.
16.
【课文品读】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最后一课》的高潮和尾声部分,无疑是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作家简介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生于尼姆城一破落商人家庭,生活贫困。曾任学校监学(类似辅导员)。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到巴黎,投身文学界。1866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这是一部  相似文献   

18.
刘一 《教师博览》2010,(7):45-45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只有很少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都德的《最后一课》不足3000字,故事很简单:普法战争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异国统治者下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的命令。就在这样一个严重的时刻,顽童小弗朗士瞪着他的眼睛认真地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从这堂课上,我们体会到了国土沦丧的法兰西民族的屈辱、愤慨,深信这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屈服。小说不用泼墨重彩,只是淡淡勾勒,平平叙来,但蕴藉深沉.我们感受到了力透纸背的力量、画外的惊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重点句]:"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苏教版语文第11册课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