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2000年3月第2版)中,《勾践灭吴》一文的第四段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第五段里“乃致其众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于是招来大家宣誓”,两个“誓”字,一个解释为“发誓”,一个解释为“宣誓”。笔者认为,这两处解释是错误的。《说文解字》对“誓”解释如下:“誓,约束也,从言折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认为,“誓”的本义是古代告诫将士的言辞。如《汤誓》,就是汤讨…  相似文献   

2.
3.
陆精康 《语文知识》2003,(11):42-43
《教师教学用书》《勾践灭吴》译文有值得推敲之处,兹依序胪列,略作辨析。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译文: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兄弟“父辈兄弟”“同姓兄弟”概念含混交叉。“子姓”指“子孙一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  相似文献   

4.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4篇《勾践灭吴》中有几处翻译 ,笔者感到有出入。现列举出来 ,与大家商榷。第一处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这个句子之前的内容是 :“越人饰美女八人 ,纳之太宰喜否 ,曰 :‘于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女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喜否谏曰 :‘喜否闻古之伐国者 ,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 ,又何求焉 ?’”夫差听信太宰喜否的进谏 ,最终“与之成而去之”。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教学参考书上这样翻译 :“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 ,让文种离开了。”我认为这样翻译不妥 ,查阅资料《古文鉴赏辞典》 ,上…  相似文献   

5.
一、课文悟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喜否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6.
新选入高一新教材的《勾践灭吴》一文,有几处按照课本注释来理解也能讲通,而参照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称“朱选本”)注解来翻译似乎更顺畅一些。下面试作比较分析,算是提供另一种思路,供参考。1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国子姓,课本注:“国君的同姓。”“朱选本”注:“子姓,犹子民,即百姓。”合起来可理解作国家的百姓。两相比较,前者嫌狭窄,后者范围广些,且更符合勾践的意图。这是因为:(1)勾践兵败退守会稽,正是急需用人之际,不论他是否国君的同姓,只要能退兵保国复兴就行,应该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文种虽非国君的同姓…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语第一册《勾践灭吴》一,课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有几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刘伶 《文学教育(上)》2009,(18):138-138
人教版高一教材《勾践灭吴》中有这样一句话:“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它的意思是“不是勾践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没有向国人征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相似文献   

9.
10.
《国语》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终于被介绍给新世纪的中学生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14课就是被誉为“《国语》压卷之作”的《勾践灭吴》,可见此套教科书编者选文的眼界比较开阔。然而,本课文的注释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却有诸多疑点或讹误,使人颇感美中有足。笔者斗胆挑剔几处,分析于此,以就教于方家。其一“会稽”读kuàijī吗?课文选自《国语·越语上》,又题《勾践栖会稽》,其首句为“越王勾践栖于会稽②之上”,教材59页注“②犤会稽(kuàijī)犦山名,在今浙…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勾践灭吴》删去了两段原文。一段是越国大夫文种的说辞:   (遂使之行成于吴 )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  另…  相似文献   

12.
《勾践灭吴》是一篇优美的散,在以朴实无华而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在选人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教科书第一册(人教社2003年6月版)时,却被删去了原的第二段。初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因为这一段主要描绘了伍子胥和伯舾两个人物,好像与主要人物勾践没有多大关系.实则谬矣!岂不闻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吗?  相似文献   

13.
勾践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给后人留下深远的影响。学了《勾践灭吴》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自从吴国打败越国后,越国困守在会稽山上,假如是苟且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放弃,都会投降,但是,勾践并没有放弃,而是同手下密谋,表面求和,暗里抚恤民众,广招人才,发愤图强,积蓄力量,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我对  相似文献   

14.
《勾践灭吴》中的一些词语看似寻常,词义却较为生僻,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稍有不慎,就会以今律古而造成误解,影响我们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因此,很有必要提出来加以探讨。现择数例,略陈浅见,以就正于课本注家及教学同行。1.孤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此句中的  相似文献   

15.
高语第一册《勾践灭吴》的注释。有几处值得商榷。现不揣浅陋。斗胆妄说。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重彩”.这些固然是勾践灭吴的必要准备.然而这一切又都仅仅是勾践对自身的要求,凭一己之力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灭吴大业的。之所以能灭吴雪耻.关键在于勾践改变治国政策(“寡人请更”),充分调动起了大夫、士、百姓等多个阶层的力量,从而上下齐心.取得了最后决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重彩”,这些固然是勾践灭吴的必要准备,然而这一切又都仅仅是勾践对自身的要求,凭一己之力是无论如何也完  相似文献   

18.
方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特殊句式。2.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重难点】1.在越王勾践求贤及与吴求和的叙述中,文种的一段比喻说明了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说明:文种的一段比喻,旨在指责越王勾践不重视培养和选拔谋臣勇士。可先让学生找出文种的比喻:“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纟希。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然后用“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来揭示比喻说明的意义。面对文种的指责,勾践以“何后之有”表示欣然接受指责,并“执其手而与之谋”。这正显示出勾践…  相似文献   

19.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只剩下五千人。  相似文献   

20.
经过再次改革修订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在古文的选取上删去了一个文言单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确实起到了以课本中的范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作用。入选作品基本上都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几篇典范的优秀古文的学习、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让他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文学素养。所以选什么样的文章就显得十分重要。就拿高中语文第一册来说吧,《劝学》、《秋水》因为篇幅太长.只好节选其中的几段,就像《离骚》不可能全文搬上高中语文课本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