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获得这种欢乐,才能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动力。然而,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续)问题之七———缺少激励,信心不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获得这种欢乐,才能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动力。然而,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功的机遇极少,有的差生根本没有尝到过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他们对作文产生了厌倦、害怕和失望心理,对学好作文缺乏信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  相似文献   

3.
成功是学习进步之本,成功的喜悦是学习进步的重要内驱力,成功的喜悦能使人在学习上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怎样让学生享受到作文成功的欢乐呢?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提出若能调动学生作文激情,欣赏学生习作,让其享受到习作成功的欢乐,那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就怎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笔者从用心去写评语;打一个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分数;办报刊交流成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要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肯动笔写作文,就必须让他们经常感受到作文成功的乐趣,经常体验作文成功的欢乐。因此,选择"低门槛,分层次,快反馈,乐中学"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摆脱作文难的困扰,增强创造成功的信心,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虽然产生了许多模式,但仍呈现不景气的局面,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的敷衍成篇甚至抄袭范文,导致语文教师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已无计可施,困惑于自己不能让学生大幅度提高作文成绩。实践证明,若能调动学生作文激情,欣赏学生习作,让其享受到习作成功的欢乐,那么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发表,能激发一个人的写作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发表”是一个神秘的字眼。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作文的比例毕竟是很小的。如果在班级内,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发表,同样能诱发学生作文的竞争机制,引发学生作文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8.
如果人对某种东西感兴趣 ,就会推动他积极地去认识它。一旦获得成功 ,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 ,是使学生获得作文的乐趣 ,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从成功走向成功。下面是我用“成功”教学思想教学作文的点滴体会。点燃信心的火花。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体验作文进步的欢乐,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满足学生成功的渴望。评价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运用,防止学生厌倦。实践证明,运用评价激励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体验作文进步的欢乐,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满足学生成功的渴望.评价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运用,防止学生厌倦.实践证明,运用评价激励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谈到作文成功,有人总喜欢理解为要么见诸报刊,要么获奖。以此衡量,那便是少数尖子学生的事;而欲让多数学生获取作文成功的欢乐,则叹曰这不可能。持这种观点的人实质上是忽略了学生本不会作文,所谓“作文”,乃学生学写文章这一实际情况,无意中对多数学生作文的要求作了不切实际的拔高。不错,作文发表或获奖是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毕竟只能属于少数人,大多数学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因而,我们讲的成功,是指学生在原有作文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获取的某一方面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感体验,并由此而受到的巨大鼓舞。一篇习作,不必要求面面俱佳;一字、一句或一段的精彩,教者都应视之为一种“成功”而加以褒奖。对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抓耳挠腮,一脸痛苦样,以至产生恐惧心理。仔细想想,这与他们在写作中经历的一次次失败有关。要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只是传授写作技巧还远远不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感情投资,也就是鼓励学生,并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在缺乏信心、甚至恐惧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得到老师及时的鼓励与帮助,并获得成功,那么也就能在成功的情感体验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获得写作的信心与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这就是感情投资在作文教学中所达到的理想效果。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正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挑剔、指责的多而鼓励少的,以考试的需要和自己的好恶为标准的评价,使学生习作本上"满目皆红"、"遍体鳞伤",使原本存在畏惧心理的学生"雪上加霜"。如果教师变换评价的方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习作要求,增强写作自信,保持对习作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提高习作水平。一、让学生在习作评定中感受成功的欢乐儿童心理学指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即  相似文献   

14.
学生互批作文的行为,本身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这种成功的行为模式是建立在三种动机之上的. 1.学生之间的作文互批行为模式成功运用了亲合动机的原理.这种作文互批行为是以教室为场所,以所有学生为对象,进行的一种群体间的人际交往,这种亲合性的行为,能满足学生作为一个班级成员的社会性需要,就动机过程而言,人有需要,就会心理紧张,产生动机,就会有行动,通过行动达到需要满足和紧张减除,再产生新的需要.学生们能够在这种行为里,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关爱,也能够实现他们交往与尊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研究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能产生情感驱动力,鼓舞人们去行动,产生情感效能。小学作文是调动儿童潜能素质的主观语言的外在表现,离不开情感产生的效能。俗话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良好的情感品质也是素质,是作文的"情商",也是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等级激励。在作文评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太严、太紧 ,总觉得作文不像数学 ,很难打高分 ,更难打满分。相当一部分学生成了习作中的“贫困户” ,“后进生”的作文不及格更是司空见惯。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等级评定法 ,即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充分发挥等级的激励功能 ,让每个学生每次作文都能获得一个好成绩 ,使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一、针对差异 ,采取差异等级法。如果以班级尖子学生的作文作为评定等级的标尺的话 ,那么 ,作文差的学生的作文就会永远不合格。因此 ,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差异 ,同…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年来,语文教师苦苦探索,殚精竭虑,但仍有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有的明显地没有兴趣,许多教师慨叹学生作文成绩差、水平低,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挑学生的“刺儿”太多,评价太低,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欢乐,而只有失败的痛苦,所以愈来愈产生一种逆反情绪,厌倦写作,没了兴趣。  相似文献   

18.
激发情趣是获取知识、认识事物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趣更为重要。当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趣从事观察、思维、表达训练时,便会诱发起写作的积极性;当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感受到成功与欢乐时,又会反过来萌发情趣。那么,怎样诱发情趣,引起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热忱呢?  相似文献   

19.
情趣作文是指教师有意为学生创设一个欢乐、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痛痛快快地玩,高高兴兴地写。这种情趣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也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先玩后写。先让学生尽情地玩耍,游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改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评改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自觉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