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教师有偿家教。然而,现实中仍有极少数教师把它当成耳旁风,经不住诱惑,见钱眼开,竞把“副业”当“主业”。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开学时,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虞晔如、第十三中学曹勇军、长江路小学刘军等59名特级教师联名发出倡议,呼吁广大教师倾情奉献,拒绝有偿家教。特级教师们在倡议中提出,少数教师热衷于“有偿家教”,不仅有损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尽管“有偿家教”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但是它容易使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容易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为金钱关系。特级教师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在职教师搞“家教”,有损师德和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少数教师搞有偿家教的做法严重损坏了教师的社会形象。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师资是社会公益性资源。国家培养教师,是让其在学校为学生服务,其知识的资源应该让学生共享。而极少数老师却将自己的知识资源“私有化”,以每小时若干收入的“有偿”方式出售,这对其他未进行家教的教师来讲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越来越多的“洋家教”正走进普通人的家里。据了解,“洋家教”大多是高校留学生,一般通过家教中心联系服务对象,也有少数通过朋友介绍。位于重庆市沙坪坝的英才家教服务所做“洋家教”业务已有大半年,目前有10名“洋家教”。服务所马老师介绍,“洋家教”教的既有  相似文献   

5.
“老师一律不准做家教,也不允许在外面授课。”(XX学校教学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的校纪之一)“家教”是当今社会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不少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有过请家教的经历。特别是现在,学习成绩差的要请家教,学习成绩好的也同样有可能请家教。可见,在重视子女教育的今天,家教是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市场。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在职教师做有偿家教,当然基层学校也不乏有此规定者。对此,有的一线教师认为,既然有需求市场,我们就可以投入其中,至于收费那是市场经济使然。也有的一线教师认为,做有偿家教有损教师的“德高为范”的师德形象。作为一线教师,你怎么看待有偿家教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6.
2012年9—11月话题征稿: 9月:您对极少数中小学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家教”活动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7.
《浙江教育科学》2005,(5):11-17
一、前言 所谓家教,是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对学生补习学科知识获得经济回报的一种赢利性教学,因而又称“有偿家教”。家教受“应试教育”的催生而“茁壮成长”,是一种有社会需求的客观存在,请家教已成为当前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教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简称或别名。  相似文献   

8.
“在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上课该讲的内容可能不讲,要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去讲。甚至于有极个别老师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学生去进行有偿家教,以此来谋取一些利益。”2009年10月2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例行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牟取私利的行为必须坚决反对.教育部对此态度非常鲜明.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包师”现象,即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教师家中去生活、学习,这是一种新型的“寄托教育”。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对 50名教育工作者的调查中,有 32%的人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家教的一种新形式,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私事”,且教师能通过在家中“家教”提高其自身家庭收入。更有学前教育方面的知名人士声言赞同此举,认为“包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后进生转化等许多独到的好处。①此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包师”决非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私事,而是关系到下…  相似文献   

10.
有偿家教是指少数教师利用节假期休息时间对有补课或课外辅导需求的学生提供有偿服务的活动或行为。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忘记身为教师的“责任”,为了金钱,为了获得额外的收益而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所以,中小学在职教师应不应该利用办补习班的方式来向学生收取额外的费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否就意味着合理,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讨论和商榷,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产生“有偿家教”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试图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期望以此来唤醒当代教师的师德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许多地方出台了禁止中小学教师做“有偿家教”的政策。“有偿家教”究究竟“该禁”还是“该放”.莫衷一是。中小学教师做“有偿家教”有其合理性。但必须加强管理。中小学教师做“有偿家教”,与其职业特殊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劳动的“全时空性”和“因时空性”,劳动主体与工具的同一性和劳动作用对象的极大差异性。“有偿家教”是教师在业余时间从事的劳动,我们不能把“业余”和“有偿”对立起来。特别是教师并非“圣人”,公众以观光客心态要求教师是不正常的,也是对教师的不公。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最近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家教方式,即“陪玩”式家教。这种家教的特点是,学习课本知识是次要的,主要是陪孩子玩,比如和他们踢球、看电影、写生、玩益智游戏,或参观博物馆、动物园,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如何做人和做事。现在人们对这种“家教”方式褒贬不一,今天我们请来了南昌市育新学校、南昌师范附小、南昌市珠市小学等一些学校的老师、同学还有家长朋友们,请大家各抒己见。王娟(家长):这种“家教”每位父母都能做,为什么还要花钱请别人来充当这一角色呢?再说,现在下岗工人这么多,哪有钱去请这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南京市教育局便在一些学校试点有条件开禁有偿家教,尝试对有偿家教进行规范化管理。然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教师们普遍处在观望之中,对此反响不大。为规范“有偿家教”市场,南京市教育部门规定,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必须征得所在学校的同意,向所在学校提交书面报告;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不得影响本职工作,不得违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自己受聘学校的学生应恪尽职责;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投入本职工作,在保证本职工作完成的情况下,仅限于…  相似文献   

14.
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浙江省宁波市、金华市等举行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的签名仪式,东阳市教育工会、金华市教育工会、桐乡市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等向教师提出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行为”的倡议,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抵制有偿家教”。  相似文献   

15.
肖华 《中国教工》2011,(1):38-38
近日有媒体报道,重庆市铜粱县教委为了遏制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歪风,作出规定:凡从事“有艨家教”的教师一经被查实.将被下调到农村或边远山区支教。  相似文献   

16.
谈学语文     
谈学语文黄光硕如何教语文、学语文,近几年讨论、探索确是不少。可是,教师的反映是越教越不会教,学生的反映是越学越不爱学。这种反映还不是少数。语文教学该怎么办,不少人都在思考。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成绩是不小的。拿现在的语文教材和“文革...  相似文献   

17.
从辞源上看,“有偿家教”是从“家教”这个词发展而来,且“家教”的古今词义迥异:古代的家教,是指家庭(父母)对孩子在家庭中所实施的教育,主要内容以品德教育为主;今天的“家教”则主要指教师在课外以“有偿”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各科补习教育,  相似文献   

18.
“老师一律不准做家教。也不允许在外面授课。”(××学校教学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的校纪之一)“家教”是当今社会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不少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有过请家教的经历。特别是现在,学习成绩差的要请家教,学习成绩好的也同样有可能请家教。可见,在重视子女教育的今天,家教是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市场。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在职教师做有偿家教,当然基层学校也不乏有此规定者。对此,有的一线教师认为,既然有需求市场,我们就可以投入其中,至于收费那是市场经济使然。也有的一线教师认为,做有偿家教有损教师的“德高为范”的师德形象。作为一线教师,你怎么看待有偿家教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9.
“有偿家教”现象的存在并不完全是教育本身“问题”所致,“家教”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能够因材施教提供比较优质的教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之外从事“有偿”服务是无可厚非的,需理性看待“有偿家教”的现象。处理“有偿家教”问题的方式,不能无条件侵犯公民的私生活领域,需理性实施对“有偿家教”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邓玉文 《考试周刊》2010,(21):210-210
家教成为有偿服务行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本文旨在分析“有偿家教”产生的原因,倡导理性对待“有偿家教”问题,建议从立法层面规范“有偿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