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长江的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现实,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他的作品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人民的生存问题,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文章立足于这个问题对范长江报告文学的人民性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的报告文学通常而言属记游式作品,但作为信息意识十分自觉的现代报告文学家,他所关注的主要不是风物山川,而是社会世象,其作品传达的主要是30年代抗战前后中国西北区的社会信息。在传播信息时,注重求大、求新和求正。信息构成了长江报告文学的主体,造就了其作品的历史认知价值。而文化景观的创设及其运用使其报告文学在报告文学史上烙上了深深的“范氏标记”,文化景观切入报告文学,具有强化主体、优化本体和进化文体三种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远生与范长江是我国新闻史上两位杰出的记者,两人都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通讯。文章从世界观、从业经历、业界影响、新闻思想、新闻通讯五个方面对两位名记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使我们在学习两位前辈记者时获得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范长江具有一位优秀的报告学作家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曲折复杂的经历和丰富的知识积累,使他具有了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不断进步的思想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反映国家和民族的焦点问题;诚实的品格和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使他具有深入社会各个层面,调查和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也使他能说真话,反映国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就是范长江报告学创作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著名记者、文学家斯诺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战向我们昭示:平民的真实、人道主义的真实更能逼近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底线;只有坚守独立人格、坚持独到见解,才能穿透权威话语的运蔽而达到报告文学的话语真实;只有冲破现实语境中商业文化专制的牢茏,才能重铸报告文学的辉煌。报告文学的宿命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著名国际报告文学作家、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其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将强烈的生命意念和崇高的人类关怀作为深入社会、观察人生、思考未来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由此折射出他敢于追求真理、献身正义事业、追求民主平等、诚实、正直、客观的伟大品格。尤其是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中国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生存的热切关注显示出较多的人民信念。循此思路,可以更好地把握斯诺精神的内在生命质态,并预求能为转型期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百年斯诺史铸辉煌--纪念国际报告文学家斯诺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星照耀中国>(中文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成名之作.这本书既是中国30年代的社会全景图画,又是中国革命正义性的历史证词,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斯诺支持中国抗日战争,抵制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持记者的崇高职业道德.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中美建交牵线搭桥,表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斯诺不仅是卓越的报告文学家,又是一位始终关注人类命运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8.
9.
本世纪二十年代,周恩来瞿秋白分别以《旅欧通信》和《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的创作实绩,成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上早期重要的作者。本文整合论析两人的写作,给出其共性与各自的特性,认为两人具有相似的写作背景,总体上均取世界性视界;其不同点为周恩来的作品是“素朴”的、“深度”的、“外向”的报告,瞿秋白的作品是“华采”的、“广度”的、“内倾性”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新的世纪,从中国报告文学的稳中有进,到美国非虚构写作的流行,以及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的设立,都表明了这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的时代文体,值得学界对这一文体作深入的探讨。本期推出报告文学研究专栏,表示了我们对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和理论批评的关注。这里刊发5篇论文。作者大多为活跃于报告文学评论界的评论家,论文的选题大多关涉报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存在。报告文学的理论批评既要守本,维护文体非虚构的写实伦理,强调去虚构是报告文学文体的底线和原则;又要吸纳提炼报告文学新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两国人民创作的各种作品之中.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几部反映陕北红色政权的报告文学为例,来浅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揭示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如何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影响作者的目的、选材、视角、立场、观点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不仅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新文艺运动热情支持与宣传,对现代作家作品深入关注。他在编译、研究现代作家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批评原则以及独到深刻的个人洞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珍贵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对斯诺的研究中,静态分析其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的比较多。本文结合时代的思想背景,对斯诺的思想进行了深入体切的分析,力求在对历史的还原中,寻找斯诺政治思想和新闻实践形成的多重原因,以此观照斯诺的基本价值观、平等进步思想及其职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对斯诺的成功和失误、困惑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对斯诺的研究中,静态分析其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的比较多。本文结合时代的思想背景,对斯诺的思想进行了深入体切的分析.力求在对历史的还原中,寻找斯诺政治思想和新闻实践形成的多重原因,以此观照斯诺的基本价值观、平等进步思想及其职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对斯诺的成功和失误、困惑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斯诺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和《为亚洲而战》在对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进行表达时,把握“客观公正”、“正义”的报道原则以实现其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作品中对尚处旧中国“腹中”的新中国的报道,则是通过对儿童、少年及某些特殊人物的“童年时代”的叙述,鲜明地体现了“客观公正”、“正义”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斯诺"两种文化"命题与梁宗岱类似观点的文本比较,虽存在具体历史语境的差异性,但对当下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斯诺的"两种文化"与梁宗岱的"非古复古",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斯诺命题更具系统性,因为其深入探讨了"两种文化"产生的根源,其分裂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与弥合这种分裂的可能性。尤其是其"第三文化"的预言,肯定了从"两种文化"到第三种文化的历史发展方向,对当下及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范长江的思想文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他本身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思想对自身的行为、创作影响极大。范长江的人生经历和新闻创作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民本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18.
老作家芦焚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报告文学》卷(1927—1937)的序言中明确地指出:“报告文学由‘左联’的号召而兴起。”这个观点是符合文学史的事实的。三十年代之前,“历史上已经有报告文学”,但这一文体尚未取得独立的地位。“报告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震撼世界,一些有热情的西方年轻知识分子对充满经济、社会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深感失望,他们怀着“寻找东方魅力”的热望纷纷前来中国。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对于他们希望看到的中国大革命浪潮,他们未免动身已晚,当1928年底,23岁的斯诺到达上海时,“四·一二”事变的大屠杀使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当时,斯诺便打算穿越全中国后去周游世界。这时,一位西方资产阶级报纸老板,或是出于他的职业敏感,或是出于对这位颇有才华的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期,范长江随新四军军部转移动淮南根据地,在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除了继续抓华中一带新闻工作外,把较多精力投入淮南根据地的化建设和艺运动,在当地掀起轰轰烈烈的群众艺热潮,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了重要贡献,同时还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一批杰出艺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