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读书的女儿突然抬起头来问:瓦是什么样子的?我有些惊讶,奇怪女儿怎么会不知道瓦的形状。但随即就醒悟过来,城市里现在高楼大厦是不用瓦的,瓦在农村。于是双休日我带女儿回了趟农村老家,想让她见识见识什么是瓦。但我失望了,农村里到处都是平房,还有许多两层三层的小楼,作用水泥墁顶(方便晒粮食)。父亲说,现在盖房子已没有人用瓦,连砖瓦厂都只烧砖不再烧瓦了。  相似文献   

2.
管洪芬 《家长》2013,(6):41-41
吃过晚饭,我在书房里整理资料,女儿笑着跑过来,说:“妈妈,马上就是儿童节了!” “嗯,对。”我已经猜到女儿接下来要说什么,但还是故作惊奇地问,“怎么了?” 女儿挠着头,俏皮地问我:“妈妈,那您会带我出去玩儿,然后吃好吃的,还送给我礼物,对吗?” 我听了心里不免惭愧,印象里,女儿长这么大,我好像没有特意地为她过过一个儿童节。,以前,我总认为女儿小,什么也不懂,但此时听孩子问起,我突然想,女儿大了,是该出去见识见识了,如果能趁着这样一个节日带孩子到处看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3.
孩子上了小学,没有读几日书,我就已经发现我们过去的书本对她无用。现在的确是一个新的时代了。一次语文考试,女儿得了99分,她将一个填空“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写成了“清清的瓦”。我问她这个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女儿却问我:“什么是瓦?”什么是瓦?我这才猛醒,她这个七岁的小人儿的确还从来没有见到过瓦,更何况“青青的瓦”?孩子的老师一定与我一样,以为瓦这个东西是不用讲解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城市孩子对瓦完全没有认识。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高楼的楼顶上是顶楼平台,平台同时又是隔热板;隔热板是水泥做的,水泥是灰白色…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很美,特别是那个最小的公主,不但才貌出众,而且心地善良,人们都非常喜欢她,叫她“贝拉”。这在葡萄牙语里是漂亮的意思。一天国王要外出旅行。临走前,他问女儿们想要些什么礼物。大女儿说:“我要一条丝绸裙和一顶丝织的帽子。”“我嘛,”二女儿说,“我要一把漂亮的阳伞。”“那么,我的小女儿,你要什么呢?”国王问他心爱的小女儿。小公主说:“我就想要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国王答应了女儿们的要求,启程上路了。过了些日子,国王旅行回来,把女儿们要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大女儿拿着绸裙丝帽,二女儿拿…  相似文献   

5.
从教三十年,教了三十年的作文,从农村小学,到都市学校,从三十年前的贫困到现在的小康,我深深地感觉到,生活是我们写作的唯一土壤,至少,对小学生是这样。农村有极其丰富的写作资源,城市有五彩缤纷的写作素材。我出生在农村,每次给孩子们讲农村里的见识时,孩子们都是那样专注——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女儿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这让我伤透了脑筋。但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女儿竞成为班级里最受同学欣赏的人,突然有一天,我被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儿深深地打动了。  相似文献   

7.
女儿15岁了,变得沉默不语,眼睛里好像多了一层雾水,让我看不清。猜不透:女儿不再言听计从。从女儿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己的知识不再渊博,我甚至提心吊胆她会问我什么问题。记得女儿上初一时的那个冬天,天下着大雪,我给她新织了一件很漂亮的毛衣,我想让女儿穿上它,打扮得更漂亮更可爱。可她不领情,说:“妈妈,我都是大人了,还织这个颜色的,  相似文献   

8.
看着女儿一天到晚在电脑前玩游戏,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她的健康.窗外院子里的那棵梧桐伸展着茂盛的枝叶,仿佛在召唤着我们."走,爬树去!"我忽然对女儿说."爬树?"女儿惊奇地睁大眼睛.我不禁哑然失笑,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哪里还会有孩子爬树啊!……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9岁的女儿,她非常懂事,小小年纪就主动帮着干家务活,知道体谅父母。生活上从不提什么不合理的要求。我想,这也许归功于我对女儿从小进行的理财教育吧! 从女儿6岁起,我每周都给孩子零花钱,但我从不鼓励女儿乱花钱,而是要求她把零花钱的一部分放入自己的存钱罐,剩下的那部分,她才可以随意支配,我一般很少干涉。现在女儿的储蓄罐里已有了不扉的零花钱了,共458元,比起当年的我,简直就是一个大富翁了,女儿也很得意。  相似文献   

10.
陈建强 《家庭教育》2005,(6B):16-17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快乐的。我从不给女儿施加压力,但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感到压力了。因为幼儿园的小伙伴有的会弹钢琴,有的学画画,如果女儿什么都不学。她就会感到自卑,所以现在的孩子虽然小,就有了来自社会的压力,作为父亲,应该理解。我希望我的女儿是个自立的人,但生活中总有一些无奈。有一次。我带女儿回老家,在火车站,看到一对父母各自背着行囊,身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竞也自己背着行囊。孩子自己上火车,可能东西沉,哭着不愿背,  相似文献   

11.
董丽燕 《课外阅读》2011,(10):60-61
无论是什么年代,在这场母女之间的"日记大战"中,胜利者永远是"新生代""偷猎者"总是会露出马脚。晚上睡觉前,米岚遭到初三女儿的质问:"妈,你又看我的日记了吧?"米岚一脸无辜地强辩:"没有啊,你的日记在哪里放着我都不知道。"女儿嘴一撇:"别装了,我都知道偷看了人家的东西还不承认!""你的抽屉都锁着,我怎么打开?但是米岚知道,那把小钥匙就在自己的钱包里放着,那是她有一天趁女儿忘了带钥匙,偷偷找  相似文献   

12.
卡乎 《教师博览》2014,(5):40-41
<正>女儿坐到餐桌前,我问她洗手了没有,她回答说洗过了。我没有看见她去洗手,但还是说:好的,先洗手再吃饭,就不会生病,是吧?女儿笑着说:哈,我没洗手。我说:没关系,现在去洗也可以。于是她去洗了手,然后回来吃饭。有一些别的孩子很熟悉的概念,4岁的女儿都不太理解。我问她什么叫挨打,她说就是一个小朋友打另外一个小朋友。她无法想象大人打小  相似文献   

13.
女儿很自私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给你留了一件礼物。"我问:"是什么礼物呀?""是一块糖果。"我听了挺高兴,忙感谢女儿。谁知女儿接着说道:"妈妈,这是老师发给我们的。一共发了两块糖果,一块大的,一块小的。我本来都想留给你,可我看着那块大糖果特别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最后还是没忍住。现在就剩下那块小的了。"  相似文献   

14.
母亲心惊肉跳:女儿“中邪”了不知什么时候,女儿的手机上挂了一个黑色幽灵模样的玩偶,那是个麻线缠的小人,一身黑色,披着黑色的披风,表情凶神恶煞,一点都不像女孩子用的乖巧玩偶。过了十来天,我发现那个玩偶心口被插上了两根亮晃晃的针,衣服上还写着一个名字。而女儿也变得古怪和神秘,常常躲在房间里,用针对着玩偶的胸口一顿猛刺,嘴里还念念有词……我还以为孩子中了什么邪,一追问,女儿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这个小人叫巫毒娃娃,只要在它身上扎针并且默念仇恨的人的名字,娃娃就会向那人施展法术,让他倒霉。现在什么玩具走俏?不是福娃泰迪熊…  相似文献   

15.
(出示童话图片)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我看到了白雪公主、小矮人、小木偶,我觉得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定很有趣。生:还有海的女儿、陶太郎和稻草人等,我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美丽。师:是的,白雪公主、小矮人、海的女儿、陶太郎和稻草人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老师知道大家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我想喜欢童话的你们要是能自己创编童话,那不是件更有意义的事吗?  相似文献   

16.
啄破硬壳     
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的母鸡在孵小鸡。  相似文献   

17.
我很少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女儿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一次女儿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我陪你到沙滩上玩去——这是爸爸给你的生日礼物。”孩子画的一个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还有她从幼儿园得到的一朵小红花,我都当宝贝似的装进了特意为她做的档案袋里。这以后她无论画了什么、写了什么都会交给我,还骄傲地跟小朋友们说;“我爸爸会把它好好保存起来的。”有一次,我让女儿把她的一篇作文抄好,说抄好了可以寄给编辑叔叔,叔叔可能把文章登在报刊…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了《幼儿教育》杂志“星月书屋”栏目上的介绍后,我阅读了黄全愚博士的《玩的教育在美国》,感触颇深。书的开始就将中美孩子的玩作了比较,从中美孩子所享受的物质条件、拥有的玩具、玩的游戏形式来看,几乎已看不出有什么差异;但细细一想,其中的区别却很大,最大的差异可能就在于:一个是“有多少时间玩”;另一个是“怎么玩”。中国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很少能摆脱家长、老师的控制,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玩到什么程度,玩到什么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而美国的孩子拥有更宽松、更自由的生长环境,玩得更像是“玩”,玩得更像回事,用中国话说:“玩出了圈。”读到此处,我不由得想起了上次和女儿去玩沙的情景。那天,我和丈夫带着不满三周岁的女儿玫玫拎着工具来到公园里玩沙。公园里虽然有许多大人、孩子在散步,但偌大的沙坑却空无一人。女儿追不及待地脱掉鞋子,光着小脚丫,跑进了沙坑,一边玩一边喊:“妈妈快来,我俩一起玩吧!”听到女儿欢快的叫喊声,我也赶紧脱掉鞋袜,和她一起疯玩起来。我先用纸杯装满了沙,然后倒扣下来,做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小沙堡。玫玫看到后,抢着也要做沙堡,但她做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做好的沙堡很快就倒塌了一半。  相似文献   

19.
徐强 《早期教育》2000,(10):8-8
女儿要上幼儿园了。我们决定为女儿买一只小书包背上。带着满心的欢喜,女儿在商店的橱窗里找啊找,目光定格在一只黄底、黄背带,有粉蓝色小花的书包上。女儿背着心爱的小书包撒着欢儿迈进了幼儿园的大门。我知道,从此时开始,我就该把自主权交给女儿了。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包里能有什么东西好装呢,可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十分有益的,于是小手帕、橡皮泥、一块漂亮的橡皮擦等,都成了女儿书包中的主人。渐渐地每每出门前她都会自个儿在那里认真地盘算来盘算去,一会儿放进这个,一会儿拿出那个,一会儿又塞点什么东西进去。  相似文献   

20.
木梓 《学习之友》2011,(2):21-22
我近期的头等大事,是致力于打消我3岁半的女儿奋勇争第一的念头。 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女儿,问她晚饭吃的是什么,她答非所问却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第一名。”黄昏的阳光照在她得意洋洋的小脸上,镀了一层金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