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朝霞 《考试周刊》2011,(60):24-25
一个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思想、文化、风俗、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对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美国文学从其萌芽状态起就受到清教思想的强烈影响,清教思想在美国文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清教思想影响着美国文学的主题、目的、语言等诸多方面。探讨清教思想与美国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正确理解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若兰 《文教资料》2011,(29):20-22
从1607年开始的殖民文学,标志着后来的美国“主流文学”的开端.这是一段探险与开发的文学,是一段创造和记述历史的文学,也是一段丰富而深沉的精神追索的艾学。本文以清教思想对北美殖民地文学的影响为视角.展现了北美清教殖民地的建立过程,详细阐述了清教思想的内容.分析了清教思想对殖民文学产生的影响.以至于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中所呈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学自发轫之初就烙下清教思想的印记。早在殖民时期,美国人对清教思想极其推崇、顶礼膜拜,而后来,清教思想在文学中的地位却日渐动摇,尤其是到了20世纪初期,清教思想曾一度沦为知识青年怀疑的对象,甚至是受攻击的靶子。这一变化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美国文学与文化逐渐成熟并形成相对独立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维系美国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在美国殖民时代,清教徒是移民主体,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理念,扮演了殖民时代政治理论的角色。清教主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国的政治文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本文试从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和内在价值观的影响着手,分析作为“美国精神之根”的清教主义对整个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维系美国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在美国殖民时代,清教徒是移民主体,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理念,扮演了殖民时代政治理论的角色.清教主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国的政治文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本文试从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和内在价值观的影响着手,分析作为“美国精神之根“的清教主义对整个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龚旻  高丽涛  王佩雪 《海外英语》2013,(23):262-264
为了对亚裔美国文学的主题变迁做一文本支撑研究,该文通过对《华女阿五》、《女勇士》、《谁是爱尔兰人?》和《快要窒息》的文本进行分析,梳理了亚裔美国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自我的自传和短篇小说阶段、在文化冲突中建构少数族裔的自我身份阶段和疏离中多元的主体性及少数族裔中的少数者的发声阶段,以期加深对亚裔美国文学主题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美国清教主义是集神学、哲学、意识形态等为一体的思想体系,是美国文化、文学的基岩,它的"盟约神学"的内容虽几经置换,却仍然对美国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更为特殊的是,清教主义到达新大陆之初便孕育着自我颠覆的变数.从清教主义中伴生出来的清教文学也有着迥异于英国文学的主题、文体和文类特色,它的荒原意象、鲜明的善恶观等极大地影响着美国文学的批评与创作.  相似文献   

9.
从小说《红字》看霍桑的清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生活中的一个支配性因素,清教主义对于美国思想及文学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如果对清教思想没有一定的理解,那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美国及其文学。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反映美国清教思想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命运的安排,可以看出霍桑虽出身并成长于清教思想盛行的环境,但他的思想同清教思想是存在矛盾冲突的,甚至可以说具有反叛清教思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讽刺文学作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巨著《儒林外史》,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其把《儒林外史》简单地看成是一部讽刺小说,不如说它是吴敬梓的一部思想自传,是吴敬梓认识社会、剖析人生的思想杰作。  相似文献   

11.
罗朝秀  李巍 《文教资料》2008,(33):92-95
清教思想是美国早期最为连贯、强大的唯一因素,作为殖民地时期的主流文化,清教主义在北美早期殖民地时代发挥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它融入了北美清教殖民地--新英格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新英格兰人不断向西拓居而影响了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清教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美国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持久的作用,清教的许多道德和政治原则在现今美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教诗歌作为美国的早期文学,深受《圣经》的影响,以诗载道,阐释清教教义,并形成了简洁朴直的风格,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作为深受清教思想影响的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及寓意,着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篇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霍桑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法国卢梭的《忏悔录》和美国的《邓肯自传》为例,扼要考察了西方自传文学的重要品质;以胡适的《四十自述》和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为例,阐释了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应有的品质,并分析了当下中国“明星自传热”的现状及成因。  相似文献   

15.
清教是美国历史文化中的特定现象。自从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们乘“五月花”号航行到美洲,清教徒所信奉的勤奋、节俭、节制等信念就对美国文学产生了的影响。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谈论清教对于美国文学的深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类书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主题类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分思想萌于汉大赋,唐代区分题材主题与意象话语,宋人编纂《文苑英华》等几部大型类书的同时,还将一些大家诗作分类成集,诗话也不落后,《乐府诗集》注意了题材主题在相同话题下的沿续变异,《太平广记》提供了主题学与人类学、民俗神话、仙话学等联姻的启示。类书建构的艺术思维方式,使古人训练和创作中较为自觉地取类循规,认同“同类”,增加了求同性和惰性,其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倾向于靠近既有的主题、母题、题材与意象等,使传统文学的价值观念偏重既往,超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意义,建构、维系了相当一部分民族化了的鉴赏与研究惯常方式及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清教主义的传播和渗入伴随着早期的移民拓荒、定居北美的整个过程。作为一种教义,清教主义不再具有原有的意义,但它对新英格兰乃至整个美国由来已久的影响,却在美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与美国人性格中的个人主义有联系,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特点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红字》,并剖析丁梅斯代尔这一重要人物的心理,可以看到他一直处于“自我受难”的状态之中,并同时也在无意识地逐渐实现着自我。但是,以加尔文清教思想作为自己道德价值准则的丁梅斯代尔又没有、也永远不会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我。  相似文献   

19.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最重要的自传作品之一,其讲述了富兰克林从贫困到富足,从精神上的无知到在世界享有声誉的自我奋斗与实现过程。富兰克林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生动阐释了美国精神的内涵。其中其提出的13条美德则是对美国精神中占重要地位的清教主义的反映,而实用主义思想更是奠定了富兰克林对美国精神建立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摩尔·弗兰德斯》被誉为丹尼尔·笛福小说生涯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小说里,笛福把女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一生的经历与宗教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其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从分析宗教对摩尔一生的影响,揭示笛福的清教思想对他的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宗教与文学理念的关联性,使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