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关系式的导出及其意义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 ,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A、B连线长为sAB,场强方向与A→B方向的夹角为θ .根据功的公式 ,正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为W =qEsABcosθ而W =qUAB所以UAB =EsABcosθ  ①上式表明 ,在匀强电场中 ,A、B两点的电势差UAB,等于场强的大小E、A和B连线的长sAB、场强方向和A→B方向夹角的余弦cosθ三者的乘积 .二、关系式的应用举例例 1 图 1中 ,A、B、C是匀强电场中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已知场强方向与A指向B的方向相…  相似文献   

2.
题目 :过抛物线y=ax2 (a>0 )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 ,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 ,q则1p 1q 等于 (   ) A 2a  B 12a  C 4a  D 4a解法一 :取a =14,则F(0 ,1 ) ,过F的一直线方程为y=1 ,代入x2 =4y得x=± 2 .∴p=q=2 .由此知1p 1q =1 =4× 14=4a ,应选C 解法二 :以焦点F为极点 ,F到准线的垂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因焦准距p′ =12a,故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是ρ=p′1 -cosθ=12a(1 -cosθ) ,设p=|FP|=12a(1 -cosθ) ,则q=|FQ| =12a(1 co…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例子谈起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 :A C =2B ,secA secC =- 2secB ,求cos A -C2 的值 .解 由A C =2B ,得A C =12 0° ,B =6 0° .∵ secA secC =- 2secB ,∴ cosA cosC =- 2 2cosAcosC ,2cos A C2 cos A -C2=- 2〔2cos2 A -C2 - 1 cos(A C)〕 ,即  4 2cos2 A -C2 2cos A -C2 - 32 =0 .因 - 324 <- 1,故解得cos A -C2 =22 .1 关于解题思维表现的分析上例中 ,条件是三角形三内角的一个关系式和有关这些角的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对三角命题进行等价转化的一些常用策略 ,供读者参考 .一、和与积的相互转化例 1 求sin7° cos1 5°sin8°cos7°-sin1 5°sin8°的值 .解 :原式 =sin7° 12 (sin2 3° -sin7°)cos7° 12 (cos2 3° -cos7°)=sin2 3° sin7°cos2 3° cos7°=sin1 5°cos8°cos1 5°cos8°=tg1 5°=2 -3.例 2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 :A C =2B ,1cosA 1cosC =-2cosB,求cosA-C2 的值 .解 :由题设条件 ,得B =60° ,A C =1 2 0°. ∴ 1…  相似文献   

5.
尹雄杰 《物理教师》2002,23(2):54-54,61
先看一道例题 :有一静电场 ,它的电场线分布如图 1所示 ,电场线彼此平行 ,但自左向右逐渐变密 ,试论证这样的电场是不存在的 .解析 :从正面来证明题目中的电场不存在感到困难 ,此时能否从反面论证 ?不妨假设这样的电场存在 ,我们在其中作一矩形ABCD ,AB和CD与电场线垂直 ,AD和BC与电场线平行 ,现在我们把一正电荷q分别经过ABC和ADC从A点移到C点 ,做的功分别是 :W1=qE1BC ,W2 =qE2 AD ,其中E1为BC处场强 ,E2 为AD处场强 ,由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E1>E2 ,所以W1>W2 ,即W1≠W2 ,这与“在静电场中移…  相似文献   

6.
冯才梁 《物理教师》2001,22(6):44-44
[题目 ]如图 1所示 ,在一绝缘水平台面上的上方空间的足够大的区域中 ,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电场强度E =1 0N/C ,方向水平向右 ,磁感强度B=5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今有一质量m =1× 1 0 - 3kg ,带电量为q= 4× 1 0 - 4C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取g =1 0m/s2 ,求小球在运动中其速度图 1能达到的最大值 .错解 :带电小球在重力、电场力、洛仑兹力的作用下运动 ,当合外力为零时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达到最大 ,即 :qvB =(mg) 2 (qE) 2 ,v=(mg) 2 (qE) 2qB =5.4m/s.带电小球能达到匀速直…  相似文献   

7.
由公式U =Ed可知 :在匀强电场中 ,d· 值相等 ,则U· 值也相等 .如图1所示 ,若AB·cosα=CD·cosβ ,即AB和CD在匀强电场方向的投影长度相等 ,则UAB =UCD,应用上述推论可以巧妙解题 ,下面举二例说明 .例 1  (1 999年全国高考题 )图 2中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 =1 5V ,UB=3V ,UC =-3V ,由此得D点电势U \-D=.分析与解 A、B、C、D是正方形 ,那么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对应边在匀强电场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也相等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要点本章知识内容主要包含库仑定律、电场的性质、电容、电场知识的应用四部分 ,其知识结构为 :电场库仑定律F =KQ1 Q2r2 (真空或空气中的点电荷 ) ,元电荷e=1 .6× 1 0 - 1 9C电场的性质力的性质 →E =FqE =KQr2 (点电荷 )E =Ud(匀强电场 )矢量 电场线能的性质→U =εq电势能ε=Uq电势差UAB =UA -UB 标量 等势面电场力的功WAB =qUAB电容C =QU →平行板电容C ∝εSd电场知识的应用 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平衡电场中的带电粒子 (平衡态、变速直线、偏转 )  近几年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命…  相似文献   

9.
命题 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周界中点 ,且BC =a ,CA =b,AB =c ,s=12 (a +b +c) ,△AEF、△BDF、△CDE、△ABC的面积分别记为△A、△B、△ C、△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有 ∑(s-a)△ A=△22R.证明 :由三角形周界中点的定义知s=AB +AE =c +AE ,s=AC +AF =b +AF ,则AE =s-c,AF =s-b .又∵sinA =a2R,sinB =b2R,sinC =c2R,∴△A =12 AE·AF·sinA=12 (s-c) (s-b)· a2R=a4R(s-b) (s-c) .故 (s-a)△A=…  相似文献   

10.
在三角形的三角函数问题中 ,经常会遇到三个内角、三条边长成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情形 .下面对这些问题分类进行归纳总结 ,供大家参考 .一、三内角成等差数列求解这类问题 ,关键是抓住A +C =2B =12 0°这一条件 ,并注意三角公式的灵活运用 .例 1 △ABC中 ,若A ,B ,C成等差数列 ,求cos2 A +cos2 C的最小值 .分析 :因A ,B ,C成等差数列 ,故A +C =2B =12 0° .∴ cos2 A +cos2 C =1+cos2A2 + 1+cos2C2 =1+ 12 (cos2A +cos2C)=1+cos(A +C)cos(A -C) =1- 12 cos(A -C) .因 - 12 0…  相似文献   

11.
陈凭心 《物理教师》2002,23(9):53-53,56
20 0 2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第 3 0题 :有 3根长度皆为l=1 .0 0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线 ,其中两根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 ,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皆为m =1 .0 0× 1 0 - 2 kg的带电小球A和B ,它们的电量分别为 -q和 +q ,q =1 .0 0× 1 0 - 7C .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 .空间中存在大小为E=1 .0 0× 1 0 6 N/C的匀强电场 ,场强方向沿水平向右 ,平衡时A、B球的位置如图 1所示 .现将O、B之间的线烧断 ,由于有空气阻力 ,A、B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 .求最后两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的总和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 .(不…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教学》2 0 0 1年第 4期“擂题 ( 4 5 )的评注”的文后刊出了王扬先生提出的关于擂题 ( 4 5 )对偶命题的一个猜想 :在△ABC中 ,设n∈N ,n≥ 3,则sinnA sinnB sinnC≤cosn A2 cosn B2 cosn C2①事实上 ,以A =B =ε,C =π -2ε代入①式 ,得2 nsinn ε2 ( 1 2 ncosnε)≤ 2 ,分别令ε→ 0、ε→π/ 2 ,得 0 <n≤ 2。因此 ,猜想不成立。本文提出并证明如下命题 :命题 设λ∈R ,0 <λ≤ 2 ,则sinλA sinλB sinλC≤cosλ A2 cosλ B2 cosλ C2…  相似文献   

13.
定理 1 过圆锥曲线焦点的直线l对于过焦点的对称轴的倾斜角为α ,且与圆锥曲线交于A、B两点 ,若焦点F分弦AB所成的比为λ ,则λ=1+ecosα1-ecosα.(e为离心率 )     图 1证明 过焦点F作准线的垂线 ,垂足为K ,以焦点F为极点 ,FK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 ,如图 1,建立极坐标系 ,则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ep1 ecosθ(允许 ρ <0 ) ,∴ρA =ep1-ecosα,ρB =ep1-ecos(π+α) =ep1+ecosα.∵ AFFB =λ ,AFFB =ρAρB =1+ecosα1-ecosα,∴λ=1+ecosα1-ecosα.说…  相似文献   

14.
1 计算 :sin 3 0°-22 cos 4 5°+13 tg2 60°=. ( 2 0 0 0年内蒙古中考题 )2 计算 :cos 3 0°tg 3 0°+sin 60°tg 4 5°ctg 3 0°=. ( 2 0 0 0年河南省中考题 )3 sin2 72°+sin2 1 8°=. ( 2 0 0 0年天津市中考题 )4 在Rt△ABC中 ,若∠C =90°,a =3 ,b =4 ,则sinA =(   ) .(A) 35      (B) 45       (C) 34        (D) 43( 2 0 0 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 )5 在Rt△ABC中 ,各边长都扩大 2倍 ,则锐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   ) .(A)都不变 (B)都扩大 2倍 (C)都缩…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 在△ABC中 ,若∠C =90° ,AC =2 ,BC =1 ,则tgA =.2 化简cos 30° -sin 30°tg 4 5° +tg 6 0° 的结果是 .3 在△ABC中 ,∠C =90°,AC =8,sinA =35 ,则BC =,AB =.4 在⊙O中 ,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E ,当AB、CD满足条件时 ,必有CE =ED .5 如图 1 ,在⊙O中 ,若∠ACB =1 4 0° ,则∠OAB =.6 如图 2 ,在⊙O中 ,若劣弧DE的度数是 6 0° ,则∠B +∠C =.7 如图 3,P是⊙O外一点 ,PO交⊙O于A ,PC切⊙O于C .若OP =1 0 ,PC =8,则OA =.8 如图 4 ,PT切…  相似文献   

16.
一、1.B  2 .D  3.B  4 .C  5 .D  6 .D  7.A 8.C  9.C  10 .B二、11.1∶ 3∶2  12 .3cm  13.5 7  14 .1∶ 2  15 .5 0  16 .117  17.2 2  18.6 0°  19.15  2 0 .内切三、2 1.作AD =AD′ =1,连结OD ,OD′ .则△OAD和△OAD′为等边三角形 ,有∠OAD =∠OAD′ =6 0° .连结OC ,可求得∠OAC =4 5° .所以 ,∠CAD =6 0°± 4 5° ,即 ∠CAD为 10 5°或 15° .2 2 .∵FG与⊙O相切 ,∴FG2 =FB·FC .∵FE =FG ,∴FE2 =FB·FC .有 FEFB=FCFE.又 ∠EF…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 在△ABC中 ,∠C =90°,∠A =32°,那么∠B =.(2 0 0 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题 )2 在Rt△ABC中 ,若锐角A的平分线与锐角B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则∠ADB =. (2 0 0 1年河北省中考题 )3 如图 1,在△ABC中 ,∠B =∠C ,FD⊥BC ,DE⊥AB ,∠AFD =15 8° ,则∠EDF =度 . (2 0 0 1年天津市中考题 )4 长度为 5cm ,7cm ,10cm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答 :.(2 0 0 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图 1图 2   5 如图 2 ,AD∥BC ,E在AB的延长线上 .若∠ 1=6 0° ,∠ 2 =5 0°,则∠A…  相似文献   

18.
在某种意义下成对出现的两个式子 ,称为对偶式 .比如正与负、和与差、积与商、奇函数与偶函数、互为有理化因式、正弦与余弦等 .在解题中对于某个对象 ,有意识地构造与其对偶的式子 ,往往能为解题开辟新途径 ,获得巧妙的方法 .现举例说明 .一、求三角函数的值例 1 求cos2 1 0° cos2 50° -sin4 0°sin80°的值 .解 :令M =cos2 1 0° cos2 50°-sin4 0°·sin80°在M中有余弦与正弦 ,构造对偶式 :N =sin2 1 0° sin2 50°-cos4 0°·cos80°两式相加得 M N =2 -cos4 0°  ①两式相减得M…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1 .sin2 π12 -cos2 π12 的值为 (   )  (A) -12   (B) 12   (C) -32   (D) 322 .已知cosαcos β+sinαsin β =0 ,那么sinαcosβ-cosαsin β的值为 (   )  (A) -1   (B) 0   (C) 1   (D)± 13 .已知f(tanx) =cos 2x ,则 f -22 等于(   )  (A) -2 23   (B) 0  (C) 13   (D) -14.化简1 +sinθ-cosθ1 +sinθ+cosθ等于 (   )  (A)tanθ     (B)cotθ  (C)tan θ2   (D)cot θ25 .如果 1 -tanA1 +tanA…  相似文献   

20.
一、1   2   3   4   5 二、1 9  2 4cm2 ,16cm2 ,3.125cm  4 12  5 1  6 1∶9  7 32   8 6cm ,33cm ,183cm2三、1 B  2 B  3 C  4 A  5 A  6 B四、1 4 0cm2 △DAC∽△ABC ACBC=CDAC AC2 =BC·CD AC2 =CD(CD BD) =CD2 CD·BDBD =AD AC2 =CD2 CD·AD AC2 -CD2 =CD·AD3 略  4 过B作DO的平行线与AO的延长线交于M 5 EF =3  6 MK∥ACML∥BC RPPM=BPPL=BMMA=RQQA PQ∥AB。初二几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