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门德尔松一生中不断地写器乐的协奏曲,在所有的器乐协奏曲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是他的协奏曲创作中的高峰。这首作品,最能代表他一生为之奋斗所创作出来的新风格。第一乐章是快板,2/2拍,奏鸣曲式。莫扎特、贝多芬所建立的那种协奏曲的传统手法,以大段的前奏陈述主题,门德尔松在这支协奏曲里,只用了一个半小节的准备,独奏的小提琴便像早已准备好了似的,以那激情的旋律开始迫不及待地高唱起来。  相似文献   

2.
肖楠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85-87
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后人将其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及贝多芬的创作,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的独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奏曲至今受到广泛欢迎,与小提琴的独奏魅力是息息相关的。西贝柳斯的这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独奏的特点,因此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分析了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独奏艺术。  相似文献   

4.
《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时布鲁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在"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对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调性布局做了细致的分析。在演奏技法部分,对乐曲进行了逐段分析,阐述了在联系和演奏各段时的左、右手技法以及情绪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织体和演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奏者可以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对曲式结构、节奏、演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的研究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其他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6.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俄罗斯作曲家,他的创作以辉煌灿烂的风格,技巧富于魅力和娴熟的技巧见长。《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写于1904年,题赠是呈献给当时执教于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大师奥尔教授。本文结合作曲家创作背景以及笔者演奏时的体会,对第一乐章的演奏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曲家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时期的端庄典雅,又有浪漫主义时期的高贵温柔,他的交响曲,室内乐,歌剧等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他生平只创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唯一一首用小调谱写的作品,其曲式结构,音乐表达风格皆值得深入推敲。本文将从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出发,探究其背后的创作背景这首乐曲艺术风格的诠释和音乐风格特征及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1772年,19岁的莫扎特仅用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他人生仅有的五首小提琴音乐作品,其中《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第一、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稍显稚嫩,到后面三首小提琴作品的音乐逐渐走向成熟,莫扎特也在不断创作中体现出他小提琴创作的基调与特点.本文将以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为研究主体,并对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这首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中最辉煌,演奏难度最大的第一乐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演奏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抽象艺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不仅需要娴熟的演奏技巧,更需要对曲谱的深层理解、感知、体验和想象。本文以维俄当《第五协奏曲》(第一乐章)为分析重点,结合"言、象、意"三个角度,从曲式结构、作者的个人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情感、演奏等几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在其近四百年的形成、沿革和发展中,欧洲各国音乐家、小提琴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使得小提琴协奏曲不仅数量丰富,难易俱全,而且风格各异,所以要在教学中作分类运用。  相似文献   

12.
小提琴专业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中深受学生喜爱的科目,其学生群体的不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小提琴教学经验,针对高校小提琴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resequencing general science content on sixth grade students' science achievement,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nd interest in science. Resequencing content was accomplished for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through revising the order of textbook chapters in a general science course, in order to clarify content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major concepts. The subjects were 203 sixth grade learners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of resequenced content and nonresequenced content.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for whom content structure was clarified through resequencing general science chapter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ience achievement, significantly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n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terest in science than students for whom general science content was not resequenced.  相似文献   

14.
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是教、学双方持之以恒的动力.《大学应用写作》较之《基础写作》的诸特点,都可作为该学科教、学的兴趣点.然其“事务语体”之语言特点,是最大兴趣点.它贯穿于该教材的全部:总论与章节中的每种文体和每篇例文.  相似文献   

15.
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首先提出《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至五十七回存在“陋儒补入”的现象。笔者详细地梳理了词话本一百回的情节、回目和结尾方式。比勘了词话本和绣像本的异同。文章从四个方面来论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一是词话本这五回中大量存在和其他九十五回相互抵牾之处;二是绣像本对词话本的改写方式在这五回中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回的弥补缺陷的特征;三是这五回的回目和结尾方式和其他回相比表现出差异;四是这五回征引小说、话本和戏曲的方式和其他回相比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肖邦是唯一只为钢琴作曲的音乐家,两首钢琴协奏曲是他重要的管弦乐作品,几乎是同一时期完成的(1829年—1830年),在风格上没有太大区别,内容极为相近。两首协奏曲中的音乐均不是戏剧性的,没有冲突和矛盾,自始至终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绪,充满着青春活力和蓬勃的朝气。肖邦青年时代愉快的生活,爱情唤起的热烈情感,在这两部协奏曲中有着直接的流露。乐队的处理比较简练,非常清澈,而且笔墨不多,只在和声上给钢琴以衬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小提琴演奏的5个区位运动结构,认为小提琴演奏的所有姿势和动作都是建立在5个基本的区位之上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互相合作的整体。发挥良好的小提琴演奏技术必须依赖于一个整体系统,因而主张通过调整、控制与人体、小提琴演奏密切相关的5个区位的运动,使人体和乐器间获得更有效的协调并发挥整合效能,从而提高艺术表现层次。  相似文献   

18.
高师小提琴公共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热爱音乐,成为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得到推广和普及。要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高师小提琴公共选修课教学体系,必须从性质与特征、功能与意义、目的与任务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ifted underachievers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underachievement.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students from Bogazici University in Istanbul. The School Attitude Assessment Survey‐Revised (SAAS‐R) instrument was administered to 91 underachievers and a comparison group of 74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instrument employed five subscales: academic self‐perceptions, attitudes toward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goal valuation, and motivation/self‐regulation.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arison students and the underachieving students differed on all five subscales of the SAAS‐R. In addition, the instrument correctly classified almost 80%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esent sample as either underachievers or comparison students. Among the five subscales, the motivation/self‐regulation subscale was most predictive of underachievement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