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羽是三国时蜀国的大将,山西解州人,以忠义名世,受到历代人民,特别是山西人民的敬仰。在我国民间有以关羽为主神的庙,称关帝庙。这种庙宇在山西特别多。在宋代以后,关羽被道教崇奉为神,称“关帝圣君”。佛教,本是外来宗教,然而,在我国有的佛教寺庙中把关羽作为“伽兰”神,即护法神供奉,这在佛教的经典中是无法找到根据的。“伽兰”为“僧伽兰摩”的略称,意为众园,为佛教寺院的通称。在释迎牟尼传教之初,富商给孤独长者在王舍城听佛说法并皈依佛门。他舍财购买了波斯匿王之于低阳太子的花园建精舍赠释边说法,不氏陀也将花园…  相似文献   

2.
话说关羽     
关羽之在我们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不,他早已变为家喻户晓的神,是大名鼎鼎的“关帝”,“关老爷”,塑像安坐在关帝庙里,享受着人们的香火与顶礼膜拜。有关这位忠心义胆红脸“关公”的美丽传说与戏剧多且动人。我们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关羽生活的时代距今也...  相似文献   

3.
关羽并非《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但从小说问世以来,关羽却越来越受封建统治者重视,越来越受民间尊崇,甚至被抬高到“关圣”、“关帝”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关羽的“义”既符合封建统治者以“义”迷惑、驾驭民众的需要,又符合百姓间交往重义轻利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单刀赴会”是关羽晚年最得意的一笔,堪与“千里走单骑”相提并论。这位山西大汉一辈子露脸,他是中国古代“好莱坞式”的大英雄,被民间尊为“武圣人”,死后还享受香火供奉。关羽替蜀汉把守东大门,荆州一直是铜墙铁  相似文献   

5.
崇拜对象     
一个信徒非常崇拜神。他每天都沐浴净身,参拜家里供奉的神像。一天,一个僧人给了他一尊神像,让他供奉它。 信徒问:“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神吗?”  相似文献   

6.
记梦的故事自古有之:黄帝梦游华胥、孔子梦见周公、庄子梦见化蝶……文人墨客梦获神授之事亦屡见不鲜.但某一诗人,在其作品中经常写梦则是极为罕见的.徐志摩正是这罕见的一个——他对描写梦境似乎是情有独钟,特别的偏爱.他诗中所记之“梦”五彩缤纷,涉历甚广:  相似文献   

7.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就是一部文人裒集加工的关公灵迹故事集。小说中刻意塑造的是关羽——亦人亦神的人格神形象。在广泛吸取文人叙事文本之后,小说用民间叙事话语对显圣故事进行了改造,由此可见民间对神灵的阅读期待与解读。  相似文献   

8.
寺庙是佛教、道教等宗教信徒供奉神灵和聚居修行的宗教建筑.各宗教信徒供奉本教信奉的神祗,在泉州有的寺庙除供奉本教神祗外,也供奉其它宗教神祗,如佛教寺院奉祀佛、菩萨、天王、罗汉等,也奉祀玄天上帝、关帝、文昌帝君、广泽尊王、保生大帝、通远王等.道教的元妙观奉祀道教神祗,也奉祀萧太傅、天上圣母、广泽尊王等.泉州寺庙奉祀神柢多元化,反映泉州多种宗教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说说关羽     
他,身高九尺,面如红枣,眉似卧蚕,丹凤眼,仪表堂堂。他就是“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关羽。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身跨赤兔马,好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在“三国”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关羽给我的感触最深。“义”是关羽的“魂”。关羽被称为“义圣”,在情义有价的今天,关羽的义薄云天尤为可贵。听说过“过五关斩六将”吗?对,关羽在曹营中锦衣玉食,还喜获赤兔宝马,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抛弃了曹操赠与他的荣华富贵,毅然踏上了寻找刘备的征程。一路上,他竭力保护甘、糜二位夫人,肩头的担子很重,可他无怨无悔。因为没有通行令,一路上屡次遭遇阻拦伏击…  相似文献   

10.
传统意义上的神话,目的是塑造神的伟大与崇高,因此,传统神话都有一些神秘的气息。“神话是一种言谈,神话是一种传播体系,是一种讯息。”[1]对我国历史上的孔子、关羽、大禹等进行神话学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人民对他们的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11.
作为英雄神的关羽,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崇拜,而元代尤甚。元代关羽崇拜不仅表现在官方或民间对之的顶礼膜拜上,同时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元杂剧中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亦可明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漫长的关羽被神圣化的历史过程中,有一股相当巨大的力量把关羽推上了历史的神坛。这股力量中的一部分是由历代文学艺术家们生发而铺展形成的。关羽能成为“显佑千春”的“武圣”,除了历朝统治者的推崇外,是得力历代文学艺术家对关羽的美化和颂扬。宋、元、明、清四代,有多少枝生花妙笔把普通的关羽描写成“忠”、“勇”、“义”的理想化人物;有多少锦心绣口把平凡的关羽演化成“英雄”和“超人”;又有多少篇绝妙诗文把凡人的关羽吟唱成超逸绝伦的“圣人”和“神人”。关羽的“忠”、“勇”、“义”理想化人格形象是经由文学艺术家们的创造而形成雏形又趋于完美的;关羽生平一些传奇事迹也是经由民间说唱、小说演义、戏曲表演等艺术加工和渲染才灼灼生辉的;而关羽身上传奇般的灵验也是经由文学艺术家们的描写和刻  相似文献   

13.
关羽“读《春秋》”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历史记载,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重塑。明代,关羽“读《春秋》”故事得到广泛关注,如明代的诗歌、《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读书图和关公科举传说,都有相关的记载和描写。这不仅使得关羽形象更儒雅化,也让“《春秋》大义”成为关羽“忠义”精神的物质载体,进一步推动了关公作为科举信仰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人认为 ,司命神是文昌宫第四星 ,主督察人命。汉代 ,司命虽为“宫中小神” ,但因其能主宰人之生死 ,神小权大 ,因而地位很高。不仅被纳入国家祀典 ,而且得到民间百姓的普遍信奉。人们不仅在家中别作小屋供奉之 ,出门时也随身携带 ,随时祭祀。说明两汉时期 ,司命神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司命神之地位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塑造关羽形象的成败得失,提出关羽从“人”变成“神”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彻底摧毁一贯道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了集封建迷信之大成的杂烩道,即所谓的“万教归一”的一贯道组织。其供奉者,上自“无极老母”“济公活佛”,下至张飞、关羽、吕祖洞宾,外带耶稣上帝,佛堂里请哪位尊神上座,全视当地群众信仰而定,目的无非是多“渡”人,多骗财。抗战前夕,一贯道发展迅速,声势浩大。“七七”事变后创始人张光璧投靠日伪,充当了汪伪政府的外交部参事,常在大汉奸周佛海、褚民谊家中出入。一贯道得到日寇汉奸的支持,在沦陷区大量发展组织。以后又不断派出点传师到全国各地“开荒”,建立一贯道组织…  相似文献   

17.
《九歌》主要祭自然神,《周颂》祭神化之祖;《九歌》“民神杂揉”,《周颂》“民神不杂”;《九歌》祭神以免祸,《周颂》祭祖以祈福、“继序”、“续古”;《九歌》以歌舞情爱来娱神,《周颂》较重于物质供奉。  相似文献   

18.
玄武起源     
玄武是武当山道教供奉的主神,史称北方之神,武当山亦称北山。武当山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为什么称北方之神、北山,玄武起源于何时代.为什么改太和山叫武当山等问题,众说纷纭,成为历史疑案。数年留意查找许多有关史料,终于查清其大概:6300年前,帝高阳颛顼在江汉流域统领古三苗氏族,“以龟蛇缠绕的玄武为图腾”,供奉玄武的圣山叫太和山,太和山地处古苗的北方,故称北山。尊“颛项为北方神”或“北方玄帝颛顼”等,死后葬于汉水上游鱼山。发展到尧舜禹时代“古三苗国三苗九黎文化空前繁荣”被消灭。禹为统治“善留恶去”的遗存苗民,改太和山叫武当山,夏王朝允许玄帝以“披发跣足“龟蛇缠绕”的原始雏形供奉,是遗存的古苗民变成汉民族,继承并发展了玄帝和玄武神文明,并使时代不缺环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演义》的关羽形象,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在整个作品的肯定性的人物形象体系中,它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毛宗岗将诸葛亮、曹操和关羽,称作全书的“三奇”、“三绝”——说关羽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是“千古第一名将”。长期来,关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且“羽”字被避讳了,尊称为“关公”或“关云长”。在历代统治者的提倡下,关羽越来越升级,一直升到和称作“孔圣”、“宣圣”的孔子那样相提并论的“关圣”、“武圣”的地步。据徐珂《清稗类钞·戏剧  相似文献   

20.
黄丽  雷天怡 《丹东师专学报》2010,(4):119-121,130
关羽的登神入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羽是"忠义"英雄的集中代表,是孔子所提倡的忠、勇、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春秋》大义所表现出的"尊王攘夷"的历史观和礼乐伦理教化思想以及"内圣外王"道德修养,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正统思想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羽形象的登神入圣演变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古代"士"的人格理想和人格追求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儒学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