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财会教学中,注意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同时也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学创新不同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它具有“基础性”,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造素质为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展开合理想象想象是创造思维的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育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活创造思维,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要标志,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入手,让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去探索,自觉去实践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 :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 .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 ,感觉到创造的需要 ,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 ,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心理学认为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 ,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重点。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创新意识。鼓励求异思维;激发求知欲:鼓励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阵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数学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中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 ,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给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发现创新的机会 ,引导他们独立思维 ,开动脑筋 ,独辟蹊径 ,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具备标新立异的时代精神。一、宽松和谐 ,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教材实施后,在数学教学中更侧重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提出了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唤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培养创造能力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改变教材上的先通分后加减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计算可约分的加减法,接着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创造而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作为数学教学,应怎样根据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力是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媒体, 立足于课堂,创设能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情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是教育。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陋见解,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的快感,从而激发其创新兴趣。时文赏析、微型故事命题、哲理诗的创作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以“柳树责备长青的松柏:春天来了,你怎么还无动于衷?”为题材,训练学生命题。《柳树安知松柏之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眼不识泰山》、《检查团来了》、《半桶子水哗哗响》等各…  相似文献   

15.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13):29-30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质疑、争辩,最终统一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的主要基地和渠道,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教育模式,必须在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重点。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创新意识。鼓励求异思维;激发求知欲;鼓励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马凌 《考试周刊》2009,(35):119-120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新和创造精神。”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初巾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围绕这个问题我曾在以下方面作过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不外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呢 ?对此 ,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介绍与本门课程有关的学科发展史 ,培养创新意识学科发展的历史 ,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通过这方面的学习 ,既可使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创新过程 ,又可以启迪思维 ,使学生认识到学科理论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如 ,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