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凌云 《山东教育》2005,(23):86-87
幼儿怕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离不开成人的态度与行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孩子动不动就哭,不仅给人以弱或暴躁的不良印象,而且多会影响人际交往,因为同伴不喜欢爱哭的孩子。爱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使家长对孩子失去耐心和信心。孩子爱哭,一般离不开这几个原因:一是从小体弱多病,被家长过分呵护和娇惯;二是神经类型的原因,弱型的像林黛玉(多愁善感),强型的像张飞(点火就着);三是家长对孩子的哭闹缺乏办法而迁就,多半以各种“奖励”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相当多的幼儿园在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而我却给家长布置作业。因为在工作中我看到不少幼儿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例如在生活上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孩子;在学习上则强要求、高要求,强迫孩子学这学那。为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我们曾尝试过各种做家长工作的方法。但由于我们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有一定的困难;开设家教宣传栏,与家长口头交流等方式对于接送孩子的家长能起到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6.
育儿心得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 ,同时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我逐渐总结出了一点心得 ,现写出来供年轻的妈妈们参考。一、不要过分限制孩子。有些家长总是对孩子呵护备至 ,这也小心那也不许 ,主要原因是 :(1)怕脏。怕弄脏了衣服 ,就不让孩子接触沙、水、石子等自然物 ;怕弄脏了餐桌 ,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2)怕危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危险隐患值得家长注意 ,如电、火等 ,但家长往往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小沟小坎 ,家长赶紧出手帮忙 ,孩子刚要攀一个土坡 ,家长马上出声制止。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胆小 ,不愿尝…  相似文献   

7.
家长的儿童观集中反映了家长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 ,它是影响家长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 ,当今有些家长往往将孩子视为私有财物 ,任意支配、控制孩子的一切 ,由此造成诸多家教误区 ,甚至酿成家庭悲剧。怎样正确看待与对待孩子 ?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对孩子过分干涉。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兴趣缺乏了解 ,过多限制、支配孩子的活动 ,或是以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比如对参加兴趣班学习的 50名幼儿调查 ,有 38名幼儿 (占 76 % )表示不愿意参加。有一个孩子含着泪花说 :“我不愿意学体操 ,可妈妈…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师普遍反映:幼儿园教育工作更科学了,保育工作更到位了,但家长工作更难做了,“问题”幼儿也更多了。究其原因,是“问题”家长多了,随着独子家长的增多,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虽然主流是好的,但包办代替、溺爱、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训斥打骂孩子、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于重  相似文献   

9.
家教五题     
一、家长对孩子要有深层次的爱作为家长,如果只给孩子一个享受的环境,那不仅是爱得太肤浅,而且是一种溺爱。对孩子的溺爱只能养成孩子的懒汉思想,严重削弱孩子的进取心。家长不能迁就孩子在衣食上的过分要求。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给孩子以温馨,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环境,培养孩子克  相似文献   

10.
幼儿入园焦虑不只出现在幼儿身上,也表现在不少家长身上。家长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定,与孩子依依不舍;心中牵挂,反复询问、叮嘱教师;心中内疚,对孩子过分迁就,等等。这些焦虑表现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孩子,加重孩子的适应困难,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因此,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郾开放幼儿园入园前,幼儿园向新生及其家长开放,孩子可借此机会熟悉环境,家长可进入班级观摩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绪。2郾召开家长会在新生入园前召开家长会,由园长和新生班…  相似文献   

11.
JIAZHANG200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高度重视,按说这是好事,但凡事一旦走入极端,好事也会变为坏事。“过度教育”,就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危害最大的一个问题。“过度教育”表现在哪里?一是过分满足孩子的需求。许多家长特别是隔辈人,对孩子的需求不问合理不合理,一概给予满足。吃,要高级营养品;穿,要高档名牌货;钱,大把大把地塞给孩子……真是要月亮不给星星。结果呢?孩子生存能力很差,自我中心意识恶性膨胀,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殊不知,过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必定会酿成孩子和家庭的悲剧。二是过多干涉孩子的活动。家长既怕孩子冷着,又怕孩子…  相似文献   

12.
周艳 《今日教育》2009,(7):10-10
幼儿园里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助长了幼儿“以我为中心”、“唯我第一”的意识。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所忽略。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常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独立性;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中,家长采取的教养态度和方法是否合理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对幼儿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 一、要理智地爱幼儿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一定都会爱孩子。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过于严厉,对待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和快乐,有时蒙受屈辱,丧失了自尊和自信。孩子长大  相似文献   

14.
便秘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还会使肠内毒素吸收体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幼儿便秘的原因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将幼儿3岁这个时期称为“肛门心理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可以从肛门的排便活动中得到快感,但他们也可能用排便不合作来表现其对抗性。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对孩子偶尔不能控制大便过分责备甚至打骂,或  相似文献   

15.
生活天天     
英国人的餐桌教育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两岁时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稍大一些,家长会要求他们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给予积极鼓励。并且家长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的偏食、挑食,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林丽 《现代家教》2000,(10):49-49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同时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教学育子的过程中,我逐渐总结出了一点心得,现写出来供年轻的妈妈们参考。一、不要过分限制孩子。有些家长总是对孩子呵护备至,这也小心那也不许。主要原因是:(1)怕脏。怕弄脏了衣服,就不让孩子接触沙、水、石子等自然玩具;怕弄脏了餐桌,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等。(2)怕危险。孩子过小沟小坎,家长赶紧出手帮忙;孩子刚要攀一个小土坡,家长马上出声制止……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这样下  相似文献   

17.
<正>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家长忽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味溺爱,使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导致孩子独立性差、适应性差、害怕孤独等状况。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一、在行动中积累自信  相似文献   

18.
由于家长和幼儿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情感联系,家长又是幼儿认同、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所做的“幼儿同情心、爱心缺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有很大比例,其中突出表现在:家长普遍更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同情心、爱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而对孩子进行消极引导,等等。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家长的观念,引起家长对同情…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位在幼儿园工作的同志告诉笔者,她们所在的幼儿园实行的是日托制,虽然园里规定每天下午五点以后,家长方可来接幼儿回家,但是有不少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与迁就,经常提前接回孩子。最早的下午两三点钟就来接,下午四点钟前,接小孩的家长络绎不绝。到了规定接孩子的时间,在园幼儿已寥寥无几。幼儿园对此很伤脑筋。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的运动会上总有一些竞赛性的游戏项目。既然是竞赛性的,就必然有赢家也有输家。赢的幼儿和其家长满心欢喜,而输的幼儿则噘着小嘴,或是哭着向家长发脾气,弄得家长也不高兴,对孩子说:“我们下次不参加了。”我认为孩子的输赢本身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懂得如何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当孩子在比赛中输了,家长应适时地给孩子以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使孩子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