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玲 《大观周刊》2013,(7):124-124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管,不是批,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自觉努力前进。我己开始从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就是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相似文献   

2.
董孟君 《大观周刊》2012,(51):262-262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义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做好“导”的工作.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为学生设置多种班级管理岗位.让每位学生都有在班级管理中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在班级管理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3.
连建军 《大观周刊》2012,(52):288-288
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从活动参与的人员来看,我们可以有学生个体活动(individualwork)、双人活动(pairwork)、小组活动(groupwork)和班级活动(classwork)。各种活动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其中小组活动无论从参与人数和参与者活动的频率都是处于相对平衡,既有一定的参与面。又能保证参与的频率。因此,在以语言运用为重点的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是广大教师普遍使用的课堂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4.
杨桂荣 《大观周刊》2013,(7):132-132
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经常思考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各有所长,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班主任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做好学生的感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班级与个人的共同成长。我相信这样的班级一定会是最优秀的班级!  相似文献   

5.
唐云飞 《大观周刊》2011,(23):165-165
中等职校的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抓好教育契机开展德育活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从如何让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管理者、增强班级的团结自律、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等方面,使班级管理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相似文献   

6.
聂鸿娟 《大观周刊》2012,(51):259-259,225
班级的凝聚力.就是班集体中人心的集合力。班级凝聚力的培养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对集体缺乏感情.像一盘散沙,那么这个班的各项工作一定难以展开。集体主义思想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因此.要使班级有凝聚力、向心力,必须先从思想教育人手.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能自觉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使班集体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以确保班级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下面根据我班的一些具体特点.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刘乔发 《大观周刊》2011,(14):99-99
班级工作是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的具有自主参与性的活动。班主任要发扬民主,启并发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作为教师其主导作用的表现方式不同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金声干 《大观周刊》2012,(22):164-164
随着知识全球化发展,当前的教育必将受到挑战,有识之士适时提出教育必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班主任,在面对传统的教育受到挑战,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教育观和学生观;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能动作用,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开展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积极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韩中民 《大观周刊》2012,(24):182-182
班主任是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应该营造良好的的班级文化,要在班级营造 “家”的氛围,巧妙利用活动、制度来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唐小平 《大观周刊》2012,(31):209-209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班集体的健康向上与否将对他们的一生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何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吴荣华 《大观周刊》2011,(14):15-15
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班级学生关系的协调者和平衡者的班主任,在整个班级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班级的“灵魂”。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2.
覃伟菊 《大观周刊》2012,(17):180-180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记得第一年当上班主任,接手的是一个三年级的班级。当时自己经验不足,总以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管好自己了,于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其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我为此得到了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钟玲丽  金龙 《大观周刊》2011,(42):94-94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人才观的转变,教育观念也面临着创新的艰巨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仅重视学科教学改革是不够的,需要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之配套,使之相辅相成。一个班级整体成绩的高低、教学情况的好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与班级管理的成败。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自己的一整套模式,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应当有自己的原则,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整个班级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从而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班主任工作.班级的稳定情况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虞泳 《大观周刊》2012,(10):149-150
一个新班级的组成以及走向,往往和该班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关。一个班级如果有着别的班级不具备的名班意识,该班级就会形成别的班级所没有的独特魅力。本文从班级建设的一些常规问题谈谈自己对新班级建设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习作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尽慨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并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练习活动。教学中要打消学生对习作的神秘化,让习作走进学生生活;扫除学生习作时的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遵循认知规律,辅佐学生大胆写作。教师只要以多样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授予写作技巧,习作教学就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晓东 《大观周刊》2012,(46):297-297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如能自己去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朱东方 《大观周刊》2013,(11):379-379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高职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要求班级管理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们的需求,用积极的心态来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班级更加团结,从而创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改善班级的精神面貌。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并分析了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采用积极心理学来进行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亚杰 《大观周刊》2012,(37):379-379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因此,教师通过坚持撰写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在反思中解难,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还能为自己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