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更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共传播的格局与模式。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公共传播叙事更加凸显人类命运的共同内涵和丰富的生态情感。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公共传播叙事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担的角度扭转叙事的逻辑,关注生态理念与生态事件,充分挖掘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的情感联络。以公共传播叙事策略的转变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应对,以此全面推动生态对话机制的建设以及“生命共同体”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电视“面对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直接对象化,是“一对一”的过程,“一对一”并非指向参与电视面对面的人的数量,而主要指向电视“面对面”参与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一对一”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之间的相对,是我和你之间生命交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7,(1):62-62
从2007年起,“传媒人健康”与您见面了。传媒人,在“信息高速路”上的辛勤耕耘者,高压力、快节奏,使我们的生命常常处于透支的状态。但在唱响“健康是权力,是尊严,是财富”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再不珍重生命了。我们,比别人更能体会生命的价值,我们应当极大地去享受生命。那么请你走进“传媒人健康”,劝君多采撷。  相似文献   

4.
韦毅  黄志强 《大观周刊》2011,(37):38-38
生命哲学教育在我国已经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客观地说,现行的生命哲学教育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它缺乏生命理念的引导。然而,生命理念的确立并不是生命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必须依靠生命哲学才能树立。因此,要开展好生命教育,有必要借助生命哲学的指导帮助我们确立合理的、正确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5.
人生很多事,只说这几“点”。 起点。生命之起点,任何人无法选择,作为这个人本身不能选择出生的时间与家庭,当生命开始孕育的瞬间,一切都已决定。故此不说也罢!事业之起点,则因人不同而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6.
杨雪峰 《大观周刊》2011,(30):255-255,253
“学案导学”秉承新课程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理念.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电视“面对面”中的“我”和“你”作为独立的传播主体,依赖于“我——你”关系的建立,而“我——你”关系的建立,又更能突显出“我”和“你”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李镁  张红 《大观周刊》2011,(44):159-159,162
生命教育观突出了“知、情、意、行”的整和,是现代教育理念中探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在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进生命发展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在结合学科的研究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因此,本文将从生命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及内涵,基于这一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建构途径以及其意义来阐述生命教育观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中的可行性以及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3日,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北京召开“维护新闻摄影真实性研讨会”,会议宣布经专家组权威鉴定,首届华赛获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认定为假照片,华赛组委会决定取消其获奖资格。类似的还有,某地晚报摄影记者,因“藏羚羊照片造假事件”而遭到广泛批评。功利与浮躁,不断裂解着新闻的生命价值。作为有良知的新闻人,抗拒功利与浮躁,就要务必注意“三忌”。  相似文献   

10.
郑文 《大观周刊》2011,(43):80-80
我认为,一所学校,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得到认同,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职工乐业、愉快和谐、积极向上,这就是教育的“幸福乐园”。这样的“幸福乐园”,师生共同体验生命成长历程,在发展中享受生命幸福,追求阳光般灿烂,校园生活一定是高质量的!多年来,霞浦县实验小学就是沿着这一目标,不断深思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11.
龙圣武 《大观周刊》2011,(10):160-160
唯物主义者的可贵,当在承认现实,进而承认人是这现实的物质元素。先生八十年前为生命写下的文字,表达他对生命的悲悯和礼敬,这情怀超越时空,成为生命历史的依托。此文从先生的两“记念”(《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以高中语文教材所录鲁迅作品为主)浅析其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2.
吴杰 《大观周刊》2012,(25):205-205,204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育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新课程选录的许多课文(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3.
廖怡 《大观周刊》2011,(36):77-77
杜甫在诗中多次运用“暮”字,由“暮”字所组成的意象深刻的反映了杜甫对于时间的敏锐和对生命的清楚认识。杜甫强烈的迟暮之忧成为了杜甫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符号,但杜甫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又让我们从“暮”字中看到了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4.
肖长琴 《大观周刊》2012,(39):261-261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檀学文 《出版广角》2015,(1):106-106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要享受三分便可。”唯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人生乃至生命的真谛,才有可能摆脱那些海市蜃楼、南柯一梦式的生活,从此过上脚踏实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洪海珍 《大观周刊》2012,(38):238-238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把生命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彰显。  相似文献   

17.
张卓 《大观周刊》2013,(10):213-213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理念的建构、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进行探讨,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能够担负再造青春中国重任的必定是青年。因为只有青年才具有青春的活力。中华民族今后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自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中国的希望不在保留以往衰落就死的颓败中国,而在于创造未来充满生命活力的青春中华  相似文献   

20.
孟坚 《视听纵横》2008,(6):57-59
陈坚,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青年,因为在地震废墟的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热爱而感动了许许多多电视观众,有网友因此评论他是“感动所有人的男人!”同样一则新闻也有人批评:“是记者无耻的煽情害死了陈坚”。为什么对同一条新闻人们会得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呢?从电视镜头下的“陈坚之死”,让人自然联想到两年前黄河岸边的另外一名记者对一次救援落水儿童的新闻报道。本文试图从两起情况相似的新闻报道的比对中,探究记者在突发公共事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对“生命尊重”与“临场发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