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27):12-12
阿罗约:以撤军换人质的第一位元首在美国、韩国、保加利亚的人质先后被伊拉克武装分子斩首后,菲律宾人质安赫洛·克鲁兹却安然无恙,因为该国总统阿罗约答应了伊拉克武装分子提前撤军的要求 菲律宾7月19日撤离了在伊拉克的全部驻军,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克鲁兹于7月20日获释。在人质事件中,阿罗约是第一个同意以撤军换人质的国家元首。此举是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刚以微弱优势连任的阿罗约需要国内的支持。另外,菲律宾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劳工,而克鲁兹正是其中一员,这也是阿罗约考虑的因素之一。美国批评菲律宾的决定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4,(27):10-11
■菲律宾撤军7月19日,菲律宾驻伊拉克人道主义救援队人员全部撤出伊拉克,被伊武装分子绑架的菲海外劳工克鲁兹随后获释。7天前,当菲政府拒绝从伊撤军以换取被绑架的克鲁兹后,首都马尼拉的工人举行示威游行,遭到警察的水枪驱散。■电闪雷鸣7月16日,莫斯科上空的出现一道闪电。今  相似文献   

3.
在加拿大,过去中国移民大多数是没有多少文化、被拐骗或被迫到国外谋生的劳工,当今的中国移民主要是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移民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都会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这种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的移民浪潮史称"下南洋"。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参照物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等地。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下南洋在福建、广东、台  相似文献   

5.
学术新视点:海外移民研究穆光宗“中国的海外移民”问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世界移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家估计,现在海外华人总数已达数千万之众,其中不少就是中国历史上海外移民的后裔。但长期以来,对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拘囿于华侨史学的领...  相似文献   

6.
大选前夕,布什打出移民牌——有条件地给予在美国的非法移民以合法身份,凸显其“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政策,以争取少数族畜选民的支持。而低层劳工缺乏,也是布什想推出新移民政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做一番事业,是每一个身在海外的移民追求的目标,如何能在这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呢?打工,为他人做嫁衣裳已经不是一些华人移民的首选了;自主创业,自己为自己做主,成为移民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刘兰香 《报林求索》2012,(4):164-167
<正>投资移民正在形成一股热潮。其中,一半的高净值人群因为子女教育进行海外投资,另有一部分海外投资是纯粹为了移民。"我想办理美国的投资移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么?"大约一年前,从事进出口贸易多年的王先生在参加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举办的一次移民推介活动上问道。在高净值人群中,移民海外俨然已成风尚。据中国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站     
《华侨华人蓝皮书》 本书以中国的侨务政策“为侨服务”为出发点,强调了中国政府在侨务政策上推进世界和谐、共荣共赢之宗旨与良好愿望,从历史、政策、国际移民潮流和规律、主要华侨华人居住国家和地区现状、国内侨务概貌以及经济科技、华文教育等角度,探讨了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25):31
《华侨华人蓝皮书》 本书以中国的侨务政策“为侨服务”为出发点,强调了中国政府在侨务政策上推进世界和谐、共荣共赢之宗旨与良好愿望,从历史、政策、国际移民潮流和规律、主要华侨华人居住国家和地区现状、国内侨务概貌以及经济科技、华文教育等角度,探讨了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华文报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妮 《传媒》2005,(5):63-64
东南亚国家作为历来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区域,也是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自1881年新加坡闽籍华侨薛有礼创办华文报刊<叻报>,一百余年以来,华文报刊陆续在东南亚各国扎根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和对外开放的加强,华人新移民不断增加,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各国也蓬勃发展,华文报刊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书档     
《大观周刊》2010,(44):24-25
脱“愤”必读物 回顾愤青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青不仅排斥西方先进文明,而且对本民族的传统文明也是一次次痛快的打砸,作者通过对愤青群体的特性和行为,心理和精神,政治和经济,从铁血腔,名人移民海外,抵制家乐福,崇洋媚外与崇中媚内。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少数族群媒体,华文新媒体具有华人强化身份认同、确定华人与其他族群边界的作用。这种圈层内的传播形态,赋予了华文新媒体与当地主流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即在华人社会中实现内容生产的本土化与传播的全球化。伴随大量中国新移民定居海外,华文新媒体迅速发展,但同时,其在海外的文化环境中面临经营困难、两极分化等问题,亟待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以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国家电视台从5月石B开始播放中国电视片《香港沧桑》,以迎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性日子的到来.菲律宾国家电视台当天上午播放了《香港沧桑》的序将──《百年风云》。这家电视台计划在6月底之前的每个星期日上午播放这部电视片和有关香港的其它中国电视片.这次活动是由菲律宾国家电视台、菲律宾海外信息服务中心和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文化处联合举办的.菲律宾国家电视台播放《香港沧桑》  相似文献   

15.
梁柏静 《图书馆》2007,24(2):22-25
移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移民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移民活动已经涌现并发生。这其中的农村移民占移民中的大多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将成为城市移民,那么面对新环境,他们又会遇到哪些文化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城市移民的文化关注机制,本文运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寻找文化冲突的基本动因和主要表现,进而反思图书馆在服务于这一群体的现状,化解文化冲突,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文报纸与华文新媒体的发展并行不悖、彼此融合。华文新媒体在更广泛的跨文化交流人群中以更加"柔弱似水、润物于无形"的"软传播"方式滋养着华人新移民和当地国主流人群。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传播的特例——海外华文报纸,是全球发行最广、种类最多的移民传媒,在五大洲超过55个国家发行。但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挤压了报纸的生存空间。许多海外华报资金少、规模小、发行量不大,会被新媒体淘汰吗?本文对五大洲31个国家的59家华文报纸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8家报纸进行深度访谈,结论是新媒体无法淘汰海外华报。原因包括:1,当地华人的语言障碍和阅读情感;2,主办者的执着;3,报纸作为媒介质的优势,4,市场经济的空间。而目前海外华报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形态已经明朗。这一调查在实践上为海外华媒深刻认识自己和媒体环境提供参考,在理论上填补了国际传播的研究空白—移民报纸在新媒体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演变。  相似文献   

18.
信息社会的社会理论与知识劳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传播技术为包括劳工在内的世界经济提供了基础,从而使得全球化成为可能.鉴于传播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学者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如何诠释信息劳工及其得以产生的社会性质.本文将陈述该领域的学术史,并以考量百家争鸣的信息社会理论来结束全文.  相似文献   

19.
当下我们探讨劳工权益和维权报道问题,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的因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某些劳工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样深刻地反映在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内,由此带来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当前人才跨国流动的特征和动向,分析发达国家逐步放宽人才移民政策、招收并挽留外国留学 生、承认人才的双重国籍、设立国家猎头挖取人才、利用跨国公司引进与使用人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 海外人才联络机构、成立国家风险基金与担保计划等吸引海外人才的主要措施,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吸引海外高 端人才来华(回国) 创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