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长清神宝寺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泰岳地区一处重要的佛教寺院,创建者、创建年代记载明确.隋唐时期寺院得到空前发展,隋文帝时曾指定皇孙任寺院檀越,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达到发展顶峰.作为泰岳地区的重要寺院之一,神宝寺与灵岩寺、神通寺关系密切,在寺院营构、佛教宗派等方面有相同之处.特别是与灵岩寺近在咫尺,相互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也有物质上的:在官方的扶植下,寺院享受种种特权,拥有大量田地和劳力.  相似文献   

3.
古代寺院藏经楼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社会活动也相当频繁。除直接服务出家僧侣、在家信徒外,藏经楼还有服务儒家士子、供养寺僧之功。寺院藏经楼经费来源不尽一致,其所藏佛教图书比例亦有很大差异。藏经楼藏书来源多样,其载体类型亦至为繁杂。  相似文献   

4.
广大藏区佛教寺院林立,寺院保存有丰富的文献典籍,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所。在新时期如何使佛教寺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寺院图书馆为藏区公共文化服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南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其历代帝王推崇佛教,遗留的石碑、铜钟、铁塔、经幢及摩崖石刻造像等众多佛教文物,反映出其独具自身特色的佛教管理制度。首先,南汉建立起层级分明的僧官体系,以僧录统领治下佛教事务,各州设僧正,还设有都监这一僧官监督佛教事务,各基层寺院内有监寺、三纲和知事僧。其次,南汉设立了宫使制度,朝廷册封权宦担任宫使一职,分掌佛教事务,他们是皇帝和佛教之间的联系者,映射出南汉政权对佛教事务的掌控和管理。最后,南汉朝廷和官府对佛教事务的管理深入到对僧人、寺院和佛事活动的管理中。南汉佛教管理制度既延续了唐代中后期形成的僧官和功德使制度,又进行了适应自身管理需求的再创造,是处于唐宋之交这一转折时期的社会产物,是佛教制度化、世俗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藏书的兴起阶段。汉地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浮屠经》是第一部成文的汉泽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自马寺,佛教寺院藏书便随即产生。那时白马寺等寺院已有藏书形态出现,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藏书,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的佛教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佛教经本的翻译、抄写,对大量经本的整理汇集,政府与寺院对佛教经典的收藏,寺院藏书的管理与贡献等方面,较系统地评介了隋唐时期佛教藏书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壁画源远流长,其中寺观壁画蔚为大观。东汉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宣扬佛法的威力,扩大佛教的影响,各地大修寺院,在寺院中绘制佛教题材的壁画成为当时社会之急需,因而佛教艺术也被大量引进,使中国壁画艺术发生了重要变化,佛教内容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中国道教虽然没有佛教发展得那样迅速,但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感情上更接近于老百姓,所以在道教的寺观里也绘有许多壁画,如山西省芮城永乐宫的壁画。历史上我国人民就很重视孝道,为此建立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唐玥 《档案学研究》2022,36(6):144-148
《钦录》是明太祖管理佛教事务的圣旨敕谕汇编成册的文书档案,藏于南京等地各大敕建寺院。万历年间,葛寅亮将南京各寺《钦录》汇总成“《钦录》集”,编入《金陵梵刹志》中,使之得以保存。《钦录》的编纂可追溯到洪武六年开设的钦录簿制度,并直接受到其“钦录圣旨”“编类为书”原则的影响。因洪武初年僧司还未设立,《钦录》的记录主体实际上是各大寺院而非官府,这导致禅、讲、教等不同类型的寺院所藏版本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和其丰富的内容可补充《大明会典》记载之不足。《钦录》档册体现了明初佛教管理制度化的特点,对研究明初佛教史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南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最早之地,被称为中国佛教之源。东汉皇帝汉明帝刘庄,为安顿天竺高僧和翻译经书,特地建造了一座大寺院取名白马寺。白马寺成为管窥各个朝代建筑艺术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寺院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教育和传承作用.古往今来,大多佛教寺院中都建有藏经楼(阁),其主要功能是收藏管理佛教经典及佛教方面的图书文献、字画、佛像、法器等重要文物.今日,佛教寺院档案室、图书馆作为藏经楼(阁),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延伸、演变方式,也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弘法利生的方式,更是现代佛教发展与社会公共关系的桥梁,对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鸡鸣寺作为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便是流通法宝、以符合时代条件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佛法的都市道场.其今日建设数字档案室、图书馆的经验对我们理解佛教寺院管理和弘化范式的革新,乃至档案建设工作在跨领域拓展方面的融合、更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小辉 《青年记者》2009,(12):79-79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隋唐时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在分析隋唐时期书法艺术之所以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指出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具有字样规范化、内容佛教化以及形式多元化的特点,从而探讨出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中自古帝王州",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蓝田是中华民族的摇蓝,又是人类始祖蓝田猿人的诞生地,也是我国佛教的活动胜地.东汉时传说白马驮经,佛教始入中国,随着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浮屠兴起,天下寺院林立,发展到隋唐更达鼎盛,仅蓝田境内寺院尼庵达百余座之多.  相似文献   

15.
转轮藏又称转轮经藏、转法轮藏、经轮藏。实际上就是能够转动的收藏经文的书架。印度并无这种藏经形式,而是中国人的自创。传为南北朝梁人傅翕(x墿)所创。也可以叫做一个转动的图书馆,一般来讲,一座寺院内也只有一架转轮藏。这里的藏书已不再以阅读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成为一种佛教的仪规。真正的佛经还要另建藏经阁或藏经楼来储放。佛教经书是备受佛教僧侣及其他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三宝中法宝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佛教信徒必须随身携带的。伴随寺院在中国建立,寺院藏书也就诞生了。当然寺院藏书主要是佛教经书。为了使佛教教义得以广…  相似文献   

16.
南京长干塔于明永乐年间重建,成为明清两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作为一座皇家寺院中的宝塔,关于它的记载不断出现在文人笔下。同时,长干塔作为建筑奇观的声名也在清初广传欧洲,成为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之一。长干塔在明清两代几经损坏和修复,最终于成丰时期毁于太平天国军之手。长干塔在明清两代获得了文人广泛的关注,在文坛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文学意象,反映出晚明清初文士尤其是明遗民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郭剑英 《兰台世界》2014,(12):130-131
本文在分析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表现的基础上,探究佛教体系发达、自然条件独厚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是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原因,从而探讨出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表现的基础上,探究佛教体系发达、自然条件独厚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是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原因,从而探讨出盛唐时期乐山佛教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虞初志》是明清时期“虞初”系列的开山之作,《虞初志》现存版本颇多,书目著述亦颇多。文章对其版本进行了梳理,并考述各版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明清时期海南军坡节庆文化之所以繁荣的基础上,指出明清时期海南军坡节庆文化的特点,并探究出明清时期海南军坡节庆文化的影响,既有利于本土气息的传承、旅游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内涵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