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国辉 《大观周刊》2012,(22):199-199
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阅读的时间是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陈海燕 《大观周刊》2012,(35):294-294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日常的阅读实践中逐滴积累而成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专利,错误地将阅读拒之化学课堂教学的门外,或者只是肤浅地让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3.
王子峰 《大观周刊》2012,(51):454-454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 《大观周刊》2012,(25):219-219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5.
杜敏 《大观周刊》2013,(12):165-165
培养学生的语感,关键是让学生力口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体会感情,尤其是对优美文章地诵读。在阅读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提高语感,阅读训练,加强比较阅读,逐渐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品味能力的目的。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注重综合评价,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主题阅读、专栏评介、书评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言情、武打、网络小说;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有利于人格塑造、知识增长的好书,从而达到用书教育学生,转化思想的目的。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7.
王晓凤 《图书馆杂志》2011,(11):67-68,94
针对本院学生到馆阅读现状和动机进行调查,以求达到清楚掌握高职学生对图书馆利用现状和阅读动机,使高职图书馆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目的和对象需求,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红 《大观周刊》2013,(3):94-94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9.
吴滨 《津图学刊》1999,(3):138-145
本文以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对1997~1998学年度学生借阅体育类图书的分类统计,得出我院学生对体育类图书的阅读倾向,并分析其原因,目的是把握当前学生对体育类图书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全明 《大观周刊》2011,(41):177-177
一、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  相似文献   

11.
郝耀坤 《大观周刊》2013,(12):141-141
如何更好的抓好课外阅读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个人感受,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桂英 《大观周刊》2011,(27):200-200
阅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是新课标对阅读的总要求。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阅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阅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庞晓明 《大观周刊》2011,(6):195-195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自主的情绪化氛围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味盎然地去读,在自主中学会阅读,积累知识,熏陶情感,发展思维,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4.
汪召莲 《大观周刊》2012,(30):226-2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笔者以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教师要力所能及的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同时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芳 《大观周刊》2011,(20):50-50
新课程要求教师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一环。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万翔 《大观周刊》2012,(39):124-12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曾经出现过几个笑话,就是学生考试看不懂要求.听起来好笑,但生活中确有其事,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或读一读.给予学生指导或作示范,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数学教材。再有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能成功地学会一些数学,以提高他们数学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杨丽红 《大观周刊》2013,(7):170-170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师可加强词句训练,重视课前预习,加强学生阅读,设疑激趣,让学生广泛阅读,经此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田艳 《大观周刊》2012,(24):314-314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会恰到好处地运用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19.
李易方 《大观周刊》2012,(38):223-223
我们认为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课外阅读课文《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李海波 《大观周刊》2011,(46):93-93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