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 《今传媒》2010,18(9):109-110
翻译学研究中"文化派"的相关观点和翻译归结论观点的争论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翻译实践与翻译学研究的差别,并对翻译研究中的"归结"进行一些讨论,说明翻译归结论之"归结"的本意在于对语言实质的归结,并对"文化派"强调对语言文化和翻译技术的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开始关注文本以外影响翻译的一切外部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我读过中国出版的以翻译学命名的三本书籍:一本是张振玉《翻译学概论》(1992),它主要讲了中国佛经,明清及清末民初之翻译及译论,比较粗略,未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研究最繁荣而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本是黄振定《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1998),其特点是以哲学观点探讨翻译学的两论问题,研究比较深入;第三本是湖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9月出版的谭载喜《翻译学》,它不仅是该书作近二十年来对中西翻译史与中西翻译理论研究的结晶,同时是我国近二十年来译学研究成就的总结。可以说,它既总结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宝贵经验,又为新世纪我国译学建设提供了一本具有指导意义的专。  相似文献   

4.
刘娟  王超 《大观周刊》2012,(46):21-22
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广告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广告翻译顺应主要有语境顺应和语言方面的顺应.本文简单的从语言的两个方面———一语音方面和句式方面来分析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5.
应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有关原理,通过分析湖南省数所高校"学校中英文简介",提出译者在高校外宣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与译文的不良适应与选择将导致译文中出现语用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及文化性翻译失误三大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翻译学界就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是当时日益走向衰落的、执著于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摆脱危机境地的一次转机(王宁,《再论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和文化特征》,《中国翻译》,  相似文献   

7.
陈雪梅  金源 《大观周刊》2011,(18):167-167
近年来,学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并不缺乏,但大多学者还是坚持从翻译的技巧性切入,而将文化的差异性处理模糊化。本文认为,只有对广告语言的文化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对广告进行更好的翻译。本文参考陈宏薇教授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的三个文化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具体研究广告翻译体现的不同的文化层次,并提出适合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  相似文献   

8.
《译介学》增订本主要关注的是翻译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怎么译”的问题上,也不能停滞在两种语言翻译的问题上,而要更加高瞻远瞩地从文化层面上展开对翻译的结果、翻译的传播与接受等的研究。该书的研究为译介学和翻译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拓了国内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加速了翻译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并为翻译文学找到了归属。  相似文献   

9.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西方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然而真正把翻译与文化纳入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还是到90年代之后了.1990年,安德烈·勒费夫尔和苏珊·巴斯奈特两位学者共同编辑出版了《翻译、历史与文化》论文集,明确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观点,他们认为,"翻译研究已经超越了形式主义阶段,开始考虑有关语境、历史和传统的更广泛的问题","文本传递所涉及的操纵过程,是翻译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是我国横跨近、现、当代的翻译大家,本文着重从丰硕优质的译品、公允适时的译介和但开风气的译论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从而估量他在翻译文学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赵同林 《兰台世界》2012,(22):56-57
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剧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同时,她也是文坛泰斗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文学、戏剧等方面多有建树,在翻译领域也有很高成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誉为最好的版本,先后发行约七十余万册,并被西班牙国王亲授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在理论方面,杨绛提出了翻译点烦论,从而使译文达到点去一字不嫌其少,留下一字不厌其多的境界,并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正在从以经济和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逐步转向文化软实力竞争,而软实力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对外宣传形式来完成的。语言是传播的第一手段,也是国家软实力之一,对外宣传离不开翻译。对外宣传在从面向国内说服对象转向西方说服对象时,所要求的是一种"再构思"、"再表达"和"重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外宣翻译工作直接决定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翻译新闻这一实践活动的传播主体、媒介、内容和受众进行分析,试图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从仅仅关注新闻内容的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思路转向对翻译新闻这一重要对外传播活动的要素、系统和流程进行更全面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优化中国新闻的对外传播效果总结出三点策略:传播主体培训与资格准入,翻译新闻的业务规范与媒介配合,受众调查和传播策略,以期中国翻译新闻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跨文化国际传播环境下能够传播得有量,有质,更要有效。  相似文献   

14.
宋莹珽 《大观周刊》2011,(22):54-54
公示语翻译是一个翻译研究的新兴领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迈进,越来越多的外围朋友来到中国。本文将从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博览因成都因区收集到的实例出发,从功能雕的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翻译;归纳翻译错误类型,并提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闻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高校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良好形象塑造。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和普通的文本翻译有所不同,其不仅仅关注词语本身,更加关注词语的内涵。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灵活把握,才能使得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得到精准翻译,起到对高校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试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分析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问题,认为翻译是跨文化的活动,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跨语言文化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在功能主义翻译论的观点指导下,《闽文化(》英文版)翻译教学不但要执著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探讨《闽文化》的跨文化层面,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跨文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卞靓 《大观周刊》2011,(44):150-150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式菜肴更是世界三大流派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关注中国,与此同时,色香味俱全的中式菜肴开始倍受青睐。一份清晰明了而又不失韵味的英译菜谱不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作用,同时亦可弘扬中国文化。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中餐菜名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几种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邹巍 《大观周刊》2012,(46):26-26
在如今这个各国之间交流频繁的网络时代,网络给各国展现自我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网络外宣英文新闻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通过网络外宣新闻的实例分析.在关联顺应理论的视角下对外宣新闻的翻译过程与方法做出了语用学角度的诠释,得出了这一理论结合对网络外宣新闻英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9.
邓静 《大观周刊》2012,(46):155-155
近来“元芳体”在网络上悄然兴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元芳体”这一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旨在引导人们从客观的角度理性对待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罗雪 《大观周刊》2011,(18):53-53
随着20世纪中叶翻译对等论的传入,西方各大译论也紧随其后“旅居”中国。《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接受史》一书对其在中国的接受做出批判性的全面研究,分析其在“中国化”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并为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