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感"这一概念.数感是一种学生能主动自觉地理解数、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以及能正确运用数的意识.要使学生形成数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学习、积累、沉淀、思考、运用和提高.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全新领域,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促进学生理解数感,在学生观察生活、感受体验、操作交流、解决问题中,使学生加强对数的感知、放大对数的感应、加深对数的感受,促进学生数感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10以内各数的大小和相关的加减法后数的扩展。学习20以内的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正确数出11~20每个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进制,正确、迅速读、写11~20各数。2.通过数11~20的物体的个数,增加数感,了解数的顺序;学生自由数一数,读一读,写一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3.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增加学习兴趣。具体编排例题安排例1.数一数,初步…  相似文献   

3.
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启蒙教育,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看图、口头表达图意训练,让学生初步认识应用题,学会做简单的应用题,为今后应用题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一、通过识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应用题中某些常用的概念.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课本)第一、二页是没有文字的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初步认识应用题.1.在引导学生看第一页上的校园图数数时,要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单位名称.如数人要一个一个地数;数花要一朵一朵地数;数树要一棵一棵地数;图上的红旗、书包等要用  相似文献   

4.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但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致使小学生数感较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切机会,使学生体验数感、建立数感、强化数感、升华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5.
课前思考 “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通过“数糖果”情境,在学生已有的“跳着数”的知识基础上,体验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为后续学习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2.使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行一行和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写出相应的连加算式.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是关于"数"的学问,而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数感是新课标中所提的六个核心概念之首,强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他人简单传授便能获得,培养学生的数感,其实是培养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之后内化成一种对数的  相似文献   

7.
指导思想 1.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建立“同数连加”的表象。 2.着眼于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通过听故事,评故事,认识乘法的意义。 3.围绕“意义”这一教学重点,展开多层次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学生的数感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数学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感知、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培养.鉴于此,教师应正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托于估算教学、动画视频教学、生活化教学、动手操作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并提升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铅笔"一课有一个练习"圈一圈,数一数".这道题有两幅图,左边是男孩图,右边是点子图,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符号表象,从数有规律的男孩图到数无序的点子图,体会"圈一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这道练习题的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数的活动中体会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0.
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前,在学前班时已经学过了数数、认数字,但是他们对数的实际含义、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数的组成等,并没有真正领会.对此,教师对一年级学生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也是一种对数和运算的直觉.学生获得数感,不能光靠教师讲解,而要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即经历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数"与"形"的对应"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要理解抽象的"数"不能离开直观的"形","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达到逻辑与形象思维的完美统一.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概念往往都要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数"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大量直观、形象的物体,才能建立起像"1,2,3,4,5,…"这样较抽象的"数"的概念.接着从学生最熟悉的直尺抽象出"数尺",在数尺中感受数的顺序、大小和有方向的排列.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再次从数尺中抽象出"数直线"引导学生学会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学到的数,例如正分数、正小数等.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有效进行计算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数感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自身已有的有关数的经验所发展出的一整套认知结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数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所谓数感,就是对数的意义和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敏锐的感悟和驾驭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作探究性的思考. 一、通过生活体验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说明数感的培养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在教学中,只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并内化、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5.
有一节毕业班的数学复习课,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对学生的帮助比较大。上课开始,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三种类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的学习的核心目标,有责任让数感贯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积淀数感,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  相似文献   

17.
袁立明 《辽宁教育》2001,(1):116-117
一.巧设导语,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学生们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们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当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数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个位上不一定是0、3、6、9“的结论时,知道了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只看个位是不行的.教师及时导入.)……  相似文献   

18.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数感"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首,并将数感定义为一种感悟,这既包括了感知又包括了领悟,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以培养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三方面的感悟为主线.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2.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和100以内各数就在我们身边。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具学具准备:花生、棋子、小方块、糖块、小棒等各100个…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借助有效情境、数学活动和问题解决这三大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感受能力、数学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