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了全国的学科点,将"世界文学"学科点与"比较文学"学科点合并,组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的学科点,使之成为中国语言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点之一,并规定全国师范院校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课程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旧课程.  相似文献   

2.
比较学的跨越性要求在研究中越须进行化研究。而比较学的发展吏恰恰显示出化研究的欠缺。可喜的是,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化多元化和化一体化正成为新的时代观念,跨化研究也将成为比较学新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比较学的跨化研究中,应该从中外化的视角促进比较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试图通过对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一章的详细解读,重新审视“比较文学”概念的源起,并对以“文学性”捍卫比较文学纯洁性的研究视域给予了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是当代"一门显学"。这是一种立足于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诞生在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复兴。其后,比较文学在我国方兴未艾。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中面临一些问题,引发学者们的争议,诸如什么是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合法性,二者合并是否合理等。尽管如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培养比较视阈,建立自觉的比较意识,是文学研究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需要具备的必要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又有了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视野下迥异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是从跨语言、跨民族的角度,从文学和文化的层面来研究翻译这一实践活动的,对于"文化转向"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具有自觉的比较学意识,综合运用比较学的方法,将使中国学研究得以拓展广度和深度。把中国学放在世界学发展的总格局中进行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学不同于其它民族学的特点与价值。在以西方学理论为参照的同时,立足本民族化,坚持自身的学术传统将使中国学的研究更有成效。比较学研究作为开放性的学批评体系,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同时强调以学性为研究的中心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化存在着同质和异质,文学作为文化的象征和集中表现,也必然有相同和异同的因素,这就使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之间具有了可比性。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当我们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在一个特定的标准下,透视相关的文学现象时,可比性就会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定义包含各种跨界的文学关系的维度,也包含世界文学的维度。在具体的比较文学实践中,世界文学着眼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自主生成和内在统一性,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建立在像文类、思潮流派、母题等文学内部因素的整合与统一上。世界文学的维度凸显了文学自身的纯粹性和尊严,并担负着弘扬世界主义的使命。中国本土的世界文学资源异常丰富,如世界文学观念意识,世界文学史写作,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学科史等方面,都成就卓著,对其认真加以提炼,将有可能构建新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文学的危机是学科理论的危机。比较文学亟待对自身做出明晰界定: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必须跨越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必须抛弃"三跨"或"四跨"之类的旧说,只保留"两跨"的基本要求;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文学关系;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有高度自觉的比较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立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05-108
随着比较文学课程在国内外各高校的开设,"比较文学"受到越来越多来自文学界的关注。但在"比较文学"成为热点的同时,当今比较文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包括研究内容不明确,方法不灵活,目标不统一等。这些问题如果界定不清,会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危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应回归到鲁迅提出的"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主张,透过世界文学的视野,用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提炼出具有普遍诗学意义的文学本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相似文献   

13.
学科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的工作。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应遵循"坚守与突破"的思路,做出特色、突出优势,突破被忽略、被边缘的困境。民族高校学人应做好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种唇齿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其他二级学科研究中,可能促进这些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打破专业甚至学科界限和壁垒,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其他二级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影响研究”就是在“传播研究”所能提供的事实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提出文学影响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不同意韦勒克等人关于“影响研究”“甚至不可能完整地研究一部艺术品”的看法,认为“影响研究”有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第一,提出“影响”的假说;第二,为论证影响假说而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主题、题材与情节的分析、对典型人物的解剖、对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的对比等等,从而看出影响是否存在,如何存在,如何表现;第三,指出影响接受者如何超越影响,即“超影响”的研究,亦即研究影响的范围与限度、影响与独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法,从纵横等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外国文学的特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在当今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它的历史类型学思想、文学影响的规律性的思想、总体文学建构的思想和跨学科研究的思想都有着有别于西方比较文学思想的独特视角和观点 ,这些视角和观点对于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解释.它要么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以一种自恃的主流文学来一统天下的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人类文学演变的历史上所必然出现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歌德谈话录>的具体语境,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三种所指内涵,进而说明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张扬的既是一种理想,更是歌德本人践行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从语言到文字,从内容到风格均自成一体,但是以人类学的视野就可以发现东西方文明有很多共通性的文化现象;而且只有在世界视野的对比中,才能真正认识中国上古文学的历史面貌和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周作人与世界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文学家,他提倡“人类的文学”;作为翻译家他大量译介世界各个民族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作品,丰富了我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宝库;作为评论家,他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指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为新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