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10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议的签字仪式在中国科大举行。中科院常务副院长路甬祥、安徽省省长回良玉分别在共建协议上签字,这标志着中科院和安徽省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签字仪式上,安徽省领导和中科院领导分别发表了讲话。回良玉说:要将中国科大的发展纳入安徽省的文教发展、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来,并在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路甬祥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中科院领导感谢安徽省、合肥市党政领导对中国科大和合肥分院的一贯关心和支持,并强调中国科大要在完成国…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4,(12):i020-i021
最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德国访问时说,中国政府和全社会已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资源,是引导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正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组织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部署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力图到2020年,整体科技水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科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明确提出了中科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路甬祥指出: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5年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王乐泉书记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路甬祥院长签订的中科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科技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5.
社科文摘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主要面对12个方面的问题:一、面临自身人口压力,下世纪30年代,预计中国人口将达16亿。二、面临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1):80-81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2006年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于12月7日在京举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大会发来了贺信,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等院领导发表重要讲话。路甬祥在贺信中强调,产业化和院地合作是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中规定的三大基地职责之一,也是中科院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重要方面和途径。必须充分重视,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创造新的体制和新的业绩。要根据我院各片创新特点的不同,分别与龙头企业,主要产业发展区域,或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或行业开展重点合作,形成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2):109-110
2009年1月12~14日,中科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路甬祥在开幕式上就中科院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当前形势和任务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做了题为“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以科技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讲话,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白春礼代表院党组和院务会做了大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8.
《科技广场》2003,(2):4-6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等联合主办,宋键、路甬祥、徐匡迪等56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等单位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精细图,覆盖了籼稻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99.99%,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精细图标准。中科院国…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2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两周年纪念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隆重举行,这场报告会同时也是"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的第100场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做了题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的报告。路甬祥在报告中分析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进入新世纪,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愈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他指出,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17-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亲自带队,在沿海省市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了5个新的研究所。此次与地方共建研究机构是中科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调整科技布局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更好地衔接中科院创新能力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能力的需要”。经过知识创新工程一期、二期的调整,中科院院属法人研究机构由1997年的123个调整为2005年底的90个,“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整、整合、撤并和转制,高度凝练科技创新目标,推进以研究所为单元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以提高中科院的创新能力。推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又要求我们在巩固、提升已有研究所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有目标地部署一批新的研究单元,包括新建一部分研究所。”“无论撤所还是建所,都是出于发展、提高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118位科学家撰写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一书于1998年6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提议再编著续集,续集定名为《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它强调跨门类科学、多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国科学家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科学创新精神。现已向广大中国科学家(含海外华人科学家、留学人员)征稿,撰稿要求是:(1)难题至少必须涉及两门一级学科,更注重两门以上的多学科交叉,以及跨门类科学(…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10,(3):1-1
未来中国科技发展如何实现创新跨越?记者从近期举行的中科院2010年度工作会议获悉,中科院已制定了到2020年的科技创新跨越方案,并将从今年开始在部分领域先行启动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动态一览     
中科院提出新的科技发展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3月17日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针对科技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新的科技发展观包括六项内容:——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科技投入不再是社会事业性投入,而是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在知识经济时代,如同工业经济时代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样,对科技的投入将是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科技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管理评价等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姜莹  张刚 《科学中国人》2007,(11):30-3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由204名中央委员和164名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届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新面貌。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2.2%,有高级职称的占33.2%,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九名。九名院士分别是:两院院士路甬祥、工程院院士周济、中科院院士白春礼、工程院院士多吉、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中科院院士詹文龙、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工程院院士陈左宁、中科院院士张杰,可谓人才济济。另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物理学和武器物理学专家赵宪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指挥、著名空间技术专家袁家军;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遗传育种专家翟虎渠;青藏铁路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军事科学院院长、轨道测控专家刘成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等多名科学家和知名学者。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前,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文化与经济战线一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式。在国际上,我国的知识竞争力、行业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综合指数等方面都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益提高。十七的召开,多名科技工作进入中央委员会更是在对我国现有科技发展水平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未来的鞭策。本期,我们将聚焦于十七大中央委员以及候补委员中的院士,以政治的视角再次解读这一代表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水平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科技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本世纪最后一届全国性发明盛会——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于9月16日上午9时30分在宁波市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贵宾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曹志,中央委员、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倪志福,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发明协会代会长聂力,中央委员、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司令员、中将杨玉书,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原国家科委副主任、现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理事长谢绍明,国家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为前瞻思考世界发展大势,统筹谋划中国及中科院院科技发展战略,2007年夏季。中科院启动了若干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动态一览     
从岁末召开的陈嘉庚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获悉,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的陈嘉庚科学奖将在今年首届颁发;该奖励的定位已经基本明确,旨在奖励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为做好我国首届陈嘉庚科学奖的评审工作,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主持召开了该奖项的评奖委员会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8.
由中科院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完成的中国科普现状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仅占1.98%,而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重已达到17%。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的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有30余年的教学和教育管理经历,记者就科学教育问题采访了路甬祥,他强调:科学教育要努力跟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记者:你认为科学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路甬祥:我认为科学教育包含两方面。一方面,传授科学技术及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传授科学方法、科…  相似文献   

19.
5月 4日 ,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开幕仪式 ,“神州五号”飞船返回舱在科普展中展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 ,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  相似文献   

20.
8月27日上午,由科技日报社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为企业插上科技与资本翅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等科技界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论坛发来了贺信。开幕式分别由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卢俊卿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