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粤港新的经济腾飞,粤港物流的对接,新一轮经济竞争在没有硝烟的情况下悄悄来临。最新资料显示,位于与港澳接壤的南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占所有CDP的比重越来越大,粤港双方的贸易交往以及通过香港转口或通过广东进入内地的物流量也越来越大,粤港物流有望在近期对接。为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贸办和广东省货运代理协会于本世纪初在广州联合主办了“香港运输、物流业商机及两地企业合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省教育厅、香港教育统筹局、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共同实施推进的粤港学校结盟计划尘埃落定。5月20日,在粤港两地教育官员的见证下,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香港培侨中学等33对粤港中小学校,在香港举行了盛大的签署协议仪式,缔结为姐妹学校,谋求粤港两地教育的共同发展。这是粤港两地历年来最大规模的学校结盟。  相似文献   

3.
在近现代历史上,粤港是紧密相联的一条联动带。长期生活和战斗在广东并同香港有多种联系的孙中山,对粤港以及两者的连接呼应关系十分关注。本文阐述了孙中山认识、比较粤港两地的地位作用及因应措施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互动、求同、互补、共荣——近12年粤港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比较杨移贻对于香港而言,“九七”是150多年以来社会政治发生最根本、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而对于广东而言,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香港回归,粤港衔接成了香港、广东两地的热门...  相似文献   

5.
香港与广东地缘毗邻,人缘相近,方言相通,关系非常密切,经贸合作更是源远流长。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粤港经济合作为两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广东经济腾飞的强大推动力。香港回归后,两地经济合作更趋紧密,并步入新的阶段。而在未来,两地的合作将在金融、高科技、物流、旅游等领域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以使两地经济优势互补,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6.
首届粤港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会议于1988年1月14日至1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和香港中文文学图书馆发起,由香港图书馆协会和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广东省高校图工委、广东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目的在于加强粤港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交流,共同探讨切磋现代社会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化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密切两地图书情报单位的联系租图书情报工作者的友谊。粤港地区各类型图书情报部门部分负责人、图书  相似文献   

7.
CEPA 的签订对粤港两地的意义都很大。它实际上使广东率先进入了 WTO,进一步强化了广东在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强化了香港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由此开始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中,珠江三角洲将重振信心。大珠江三角洲的整合,为顺德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遇,也应该是顺德实施“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发展战略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不断加强的新时期,中央提出了“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而广东与香港的合作作为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粤港合作的环境、粤港合作的基础后,提出粤港合作的战略选择。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模式,主要包括营造共同统一的市场、建设高效专业的服务基地、构筑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香港,澳门同广东有悠久的历史联系,奥港澳三地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弘扬这种精神,对港澳顺利回归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社会经济文化联系已发到唇齿相依,谁也离不一谁的地步,进一步促进这种联系,是全面落实“一国两制”战略,实现祖国统一的先声。  相似文献   

10.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以来,中国大地春潮汹涌,一片生机。广东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从1978至1992的14年中,广东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2.4%。不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年增长8.8%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起飞时的速度。例如韩国在1962至1971这9年中为经济起飞阶段,国民生产总值由22亿美元上升到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5%。若拿广东省改革开放的龙头珠江三角洲(指“小三角”的17市、县)来说,在78年至90年间经济是持续  相似文献   

11.
“省港杯”足球赛从它创立至今短短 2 0余年的历程 ,充分说明了粤港两地文化的同源 ,粤港两地文化交流的必然以及由这种新形式而引发出更深层意义的粤港两地的同胞情。藉改革开放、香港回归之利 ,“省港杯”越发带动起省港两地文化、体育、经济等领域的全面交流。“省港杯”已向世界证明 :它远远超越了足球比赛 ,是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民族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中国华南地区,港资北移推动了粤港经济垂直一体化,也造成了香港制造业空心化和粤港产业同构化。随着香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接近尾声,两地经济垂直一体化的动力正在消退。通过资本流动的视角,指出要构建新的投资合作平台,为科技开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动粤港经济进入水平一体化的投资合作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粤港两地高校科技合作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粤港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粤港高校科技合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诸多障碍,要从国家、广东以及香港三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突出"一国"优势,做好"两制"衔接,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联合攻关,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互设研究机构,引进关键技术、研发团队,设立孵化基地,把粤港打造成为华南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两地在长期经济合作中形成了“前店后厂”模式,这一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粤港两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应采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新型经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香港作为一个大都会,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通过其辐射已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全省经济的发展。现在粤港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当前,广东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将对中部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迎接粤港产业转移,以形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为一个大都会,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通过其辐射已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全省经济的发展。现在粤港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当前,广东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将对中部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迎接粤港产业转移,以形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周锋 《华章》2007,(8):131
广东毗邻香港,粤港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从广东教育发展的视角,提出广东高校外事工作的一个特殊点--粤港教育合作交流,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粤港经济的互补关系从政治上说,香港与广东省的关系,和香港与其他省市关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香港与广东省之间具有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大批港资进入这一地区,有力地带动了广东省出口业的发展,广东省是...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粤港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展望庆回归专稿吴福光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东藉着地理、人缘和文化上与香港关系密切的优势,在发展粤港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比起内地高校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香港“九七”回...  相似文献   

20.
粤港广播电视的学校教育节目面面观徐福荫(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广州·510631)本文介绍广东与香港电视台的学校教育节目,研究其播出效果,探讨开发彼此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节目,以满足两地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一、广东电视台的学校教育节目(一)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