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在超常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质量较低、特色湮灭、创新缺失、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实现科学转向,高职教育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从“增量”到“提质”的科学发展,从“趋同”到“异质”的特色发展,从“知识”到“技能”的创新发展,从“做多”到“做精”的品牌发展,从“分散”到“集约”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明代中晚期,“递相出入”伴随心学教育运动而生,为心学教育流派的师生交往增添别样色彩。作为明代心学的领军代表,阳明学派和甘泉学派讲学成风,弟子云集,学派宗主王阳明和湛甘泉鼓励弟子们转益多师,共同造就出“递相出入”这一独有的师生交往形态及其教育学术生态。“递相出入”不仅宣扬自由问学精神,打破师承门户的桎梏,还富有个性鲜明的师道文化气息。它努力促进每个生命都向世界敞开,在学脉相联的交互中吐故纳新,对个体成长、学派壮大及明代心学教育学术生态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递相出入”的影响下,阳明学派和甘泉学派的弟子们自觉出入于王学与湛学之间,以求同立异为学术旨归,敢于跨越门户藩篱而转相授受,形成了以“差异个性”为教学原则、“竞争合作”为教育机制、“内在约束”为管理文化、“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师生气象,对当下师生交往关系的构建亦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术”“道”“学”是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形态的重要维度。“术”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与方法论之维,它经历了从“感性之术”到“理性之术”再到“作为方法论之术”的演进与发展过程。“道”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依循与方向性之维,它具有“道理”“道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与科学化之维,它具有“学术”“学科”“科学”三重含义。从“术”经由“道”再到“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从经验形态到理论形态再到学科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从工具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科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交叉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论学派争鸣     
一种新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和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从来都不会是一开头就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只有经过学派之间的争鸣、交流、合作,才有利于科学体系和理论的完善与深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学派的核心,他的知识渊博、品质的高尚、具有首创精神,是学派赖以发展和兴旺的关键所在。为促进学派的形成,推动科学进步,我们必须坚决贯彻“百家争鸣”的方向,提倡和发扬科学民主,鼓励不同学派和不同学术见解的人自由探索和争论。高等院校有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无论是理、工、农、医,都存在着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的问题,本文所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从广义上说,对高校中的社会科学也有参考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5.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并不是最早的,但是却在后期实现超越式发展。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美国经历了从“媒介素养教育”到“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变,其中蕴含着社会情境、学习科学、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并在国家话语意旨和学术话语转向两个层面呈现出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性解释。在跨世纪的流变过程中,其教育理念也由单一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产生了赋权性转变。在话语分析视野之下,纵览美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科学理性、经济理性、制度理性及价值理性分别发挥着基柱、动力、规范、携领的重要作用,并且其融合发展路径呈现出顺序差异性、相互渗透性、深度交融性。  相似文献   

6.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立场、深厚的中国传统、自信的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教育学.鲜明的中国立场表现在它主张从“引进式加工”转向“原创性发展”,从“哲学性演绎”转向“扎根性研究”,从“依附性寄居”转向“独立性存在”;深厚的中国传统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传承,从陶行知“生活教育”中得到的启示,受梁漱溟“道德人本主义”的影响;自信的中国气派表现在“上天”“入地”的学术选择,重建中国教育学的学术勇气,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的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学术”视野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在“师范性”与“学术性”矛盾两极的张力作用下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术理论基础,构建整合性“教育学术”。从“学术”的“人为性”的视角来考察“教育学术”时,就能理解“教育学术”的合法性。在“教育学术”视界中,教师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新内涵。  相似文献   

8.
今人在考察梁启超“新史学”与民国新历史考证学时,多将梁启超重通史以求致用的思想与新历史考证学派偏专题史以求真的理念加以比较,强调二者之“异”,隐蔽了梁启超“新史学”中“求真”的一面以及新历史考证学派“致用”的倾向和对“通史”的追求,以错位的参照系人为制造了学术发展脉络中的“断裂”与假象。梁启超不仅对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新历史考证学派个人治学产生了多维影响,而且开启了此派拓展历史研究领域、扩大史料搜集范围、注重多学科方法治史的面相,体现了学术的渐次推进与内在理路。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整体历程来看,无论是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还是民国时期兴起的新历史考证学,二者走在同一条大路上,均以西方新学理为利器,并从中国传统学术中提取“科学”资源,借此推动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论于学术生态理论,探讨中国教育学派缺位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提出筹建学派的期望.文章认为,学术原创性不足是中国教育学派缺位的主要原因.此外,文章建议改变以专著论英雄的观念,大力提升论文的价值,突出大师的学派特征,大力促进中国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科学》系以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在2002年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中,我刊在“教育科学类”涉及的1331种报刊中居全国第12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我刊作为一本学术性教育期刊,在每一期杂志中教育理论文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所占比重也是很大的,象“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学术争鸣”、“管理与评价”、“教育心理”等栏目主要都是刊登教育理论文章的。但是,我们在编辑教育理论文章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作者寄来的教育理论文章,因种种原因不符合我…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实现学校的社会职能的主要活动,《教学论》是教育学中被誉为“教育科学的心脏”的重要部分。在教育学的发展进程中,《教学论》已成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它研究教学现象,揭示其规律。近几十年来,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这一学术领域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学派林立,百  相似文献   

12.
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董伸舒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董仲舒继承了孔孟学说,并对本学派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对教育的诸多认识。 作为众多儒生的老师,董仲舒切身体会到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故提出“置明师”,并论述“为师之道”。 《对贤良策》应汉武帝招贤良问答而产生,是董仲舒的代表作之一。董仲舒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兴太学和选贤才三大文教改革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南宋王朝岌岌可危之时,吕祖谦受永康、永嘉学派的影响,提出“求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的经世致用教育观,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还影响到后世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至今仍具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 ,再到承包制 ,直到现阶段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抓大放小”战略方针的提出 ,便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在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 ,必须坚持“抓大放小” ,进一步明确“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因此 ,科学地把握“放小”的涵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讲清“放小”的涵义 ,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放小”的实质“放小”不再是以往对中小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权限的逐级下放 ,其本质是从产权…  相似文献   

15.
浙东学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自宋代以来,浙东学术日趋繁荣。北宋有明州“庆历五先生”和“永嘉九先生”,南宋有永嘉、永康学派和明州淳熙四先生,明中叶王守仁创立阳明学派,清代黄宗羲开创的由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人组成的清浙东学派,在学术上更是独树一帜,蔚为大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浙东学派形成了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宝贵传统,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学术的瑰宝,其影响远及海内外。为弘扬浙东学术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16.
学术职业分化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产物。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演进与嬗变是推动学术职业分化的历史逻辑。学术职业在大学职能的演进与嬗变过程中实现了不断地分化,即:由中世纪大学单一职能的“教学型”学术职业到近代大学双重职能的“教学科研型”学术职业再到现代大学多元职能的多元学术职业类型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鸡鸣”之声首先在《诗经》中唱响。它的涵义主要源于周代深厚的文化背景,从在自然生活中表示时间概念,到在社会生活中警戒作用的发挥,最后到人格精神的象征,在《诗经》中经过了形成、发展和升华的过程。“鸡鸣”在周代社会的普遍流行,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董学文教授是近年来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等探讨和争鸣的主要亲历者和参与者。在董学文教授的理论生命与学术追求中,创建科学的文学理论学派是他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无论是“艺术生产”、“当代形态”、“文学理论学”的理论开掘,还是一系列的探讨和争鸣,都是围绕着如何构建科学的文学理论学派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哲学上,本世纪60年代形成的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曾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轰动,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从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转向历史主义,似乎历史主义才是能够解释科学的本质及其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在对历史主义学派的评价及研究中以往都是把该学派看作是由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经过批判理性主义学派这一“中介”的否定、批判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一个学派林立、百舸争流的局面正在出现。探讨我国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及其标准,从中找出客观规律,这对于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