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霍母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一次以"家庭题材"为内容的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上课时许多同学都宣读了自己所找的内容,其中关于家庭矛盾、家庭情感的内容对大家触动很大,有的听着听着不觉泪流满面。评作文时,我选了几篇感人的作品让作者本人来读,作者发自肺腑之言。听者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写完作文后,必须经过反复检查修改,才能写出好文章。下面介绍几种修改作文的方法。一、朗读法1.读给自己听。平时写完作文后除了默读全文外,还要绘声绘色地朗读几次。边读边推敲,读到拗(ào)口或有词不达意、前后不连贯的地方就进行增删改动,力求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2.读给别人听。课堂作文可以和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回家完成的小作文、日记,可以读给家长(或邻居)听,以求得到别人的指教,把文章改得更好些。二、比较法在修改作文时,可与同学的优秀作文对照。通过比较、借鉴,再仔细琢磨怎样把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文特征有二:一是严格的时间限定,二是严密的题意要求。所谓快速构思,是因为有严格的时间限定;所谓审清题意,是因为有严密的题意要求。怎样写中考作文,初中毕业班的同学人人都能背出一二三四个注意要点来。但往往一上考场,作文试题却似横亘于面前的万重大山,既不知从哪儿下笔,也不知该写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想我不应该再费笔墨与初中毕业班的同学谈怎样写好中考作文的道理。我应邀为参加中考的同学作过辅导,我发现老师讲的作文道理,如审题要清、材料要新、立意要深等,对有些同学并没有实际效果。老师说得很多、很系统、很全面,但学生…  相似文献   

4.
口述就是口头叙述,是听话说话训练的进一步要求,就是在动笔写作之前先把自己要写的文章,按照中心内容、题纲思路,从头到尾顺利的说给别人听,然后再动笔写作。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好方法,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重视这一点。我是这样做的:   1.优等生先说,达到“典型引路”的效果   先请两三个平时作文写得比较好、胆子比较大、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口述,进行“典型引路”。低年级可按要求说完整的话,一句一句的说;中年级可一段一段的说,主要说重点段;高年级…  相似文献   

5.
问:为什么说“想、说、写、读、改”是写好作文的五个重要阶段? 答:语文教学的老专家蒋仲仁先生,在给《作文通讯》的题词中写道:“想清楚了,说出来。说清楚了,写下来。写下来了,读给自己听,或者读给别人听。读不顺口的,改;听不明白的,改。”在这里蒋老师把写好一篇作文概括为“想、说、写、读、改”五个阶段,这实在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同学:你们好!你还在为自己的每一次作文而苦恼吗?还在为自己辛苦熬出来的作文却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而伤心吗?那就请与我一起分享这封《作文世界里的小秘密》吧,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对你有点帮助。曾经听很多同学说:自己每次写作文总要花大量的时让和精力,作文水平却总得不到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后来通过和大家聊天才发现原来是在写作文时的心态上出现了问题:有些同学想写出大手笔,可是  相似文献   

7.
传统作文评价,效果不佳.根据中学语文新课标和多元评价理论,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这是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探索作文评价多元化的实践.其间,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实现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作文课上,蒋老师说:“今天先不做作文,老师出题,同学们回答。”同学一听乐了,交头接耳起来。蒋老师讲作文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先出题后讲,也不会抄个开头结尾再让学生自己作。蒋老师在我们作文前总让我们先阅读些范文,有时带领同学走出去观察、访问,有时请老复员军人讲故事。今天不知又耍什么花招。蒋老师在讲台上双手背在身后,还迈着八字步,很有点像电影电视里老书塾先生的样子,让同学们忍不住想笑。只听蒋老师说:“有一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外出,路过一条小河,河上的桥是石蹬,可中间一块石头被水冲下去了,这时一位同学看见了…  相似文献   

9.
当学生在作文中向老师吐露真情 ,说出藏在心中的秘密时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我曾以《×××我想对您说》为题目 ,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作文的内容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把自己的一件事或者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父母等人。出于对老师的信任 ,不少学生把藏在心中的秘密与平时不曾说过的话 ,在作文中无所顾忌地告诉了老师。一个学生说 ,他看到有的同学家装饰得那么豪华 ,并有高档的家具和电器 ,心里好羡慕人家 ,可自己家里却没有这些。因此心中失去了平衡 ,禁不住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另一个学生说 ,他上学读书真难受 ,整天读书…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构建趣味化作文课堂,才能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子”、“牵牛要牵牛鼻子”。这老百姓挂在嘴边的话,细细想来,可真有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抓住关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写作文也是如此。不能像某些乞丐那样腰间挂铜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吃到哪儿。不管做什么,没有目标,那是办不好的。如果一名航海家,没有航向,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呢?说实在的,今年中考特别强调作文审题。阅卷时,我就发现某些考生在作文时出现审题不清的毛病。如何审题,才算是不跑题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江苏省扬州市2006年中考作文试题是:“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学生写作文能抓住重点、选材准确、文从字顺 ,在考试或者大赛中获得及格以上的分数 ,但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写出光彩照人的文章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修改 ,使作文升格 ,具有动人的闪光点。作文升格有没有诀窍呢 ?笔者就自己指导写作的经验谈几种方法。一、寻找鲜活的题材作文的内容决定文章层次的高低 ,有了鲜活的内容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很多小作者就能抓住时代的脉搏 ,寻求新近发生的故事 ,写出全新的文章。例如 ,去年的“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的题目《扮酷记》就是校园“新新人类”的真实写照 ;今年的作文大赛题目《找个人来聊聊…  相似文献   

13.
考试作文特征有二:一是严格的时间限定,二是严密的题意要求。所谓快速构思,是因为有严格的时间限定;所谓审清题意,是因为有严密的题意要求。怎样写中考作文,初中毕业班的同学人人都能背出一二三四个注意要点来。但往往一上考场,作文试题却似横亘于面前的万重大山,即不知从哪儿下笔,也不知该写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教书育人辨证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个精神,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一、要引导学生"为情而造文",切忌"为文而造情"这就是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的话,说真情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应当看到,由于对作文的性质认识不清,在学生的作文中,"为文而造情"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学生写遇见两个同学打架,自己上去劝架,文章里用很多篇幅写劝架时的思想斗争,又是想起老师的教导啦,又是想起英雄的形象啦,思想斗争来斗争去,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把打架的同学劝开。这里,虚假的痕迹十分明显。人们  相似文献   

15.
柳棠 《辅导员》2011,(Z3):75
习作是练习作文以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有所见、所想才能不写不快。学作文也是学做人的过程,勤奋思索和孜孜追求是作文活动中必不可缺的心理条件。因此,中小学生学作文意义很大。有同学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由语基教学和作文教学两部分浑然天成的,语基教学为作文教学作了前期的准备和铺垫的工作,而作文的教学则是语基教学的有效的延伸和拓展,或者可以更直观地说作文是语文课堂内容内化后再外显的一个具体的表现。那么如何才能使这种外显的形式更加绚丽,这还需要在语言的组织上和文章的结构安排上狠下功夫。下面我就作文的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鸿飞 《成才之路》2012,(20):15-I0010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其中语文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只有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语文作文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让小学生意识到作文不是负担,作文不是在虚拟故事,作文也不需要过多华丽辞藻的陈设,作文就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营造轻松和谐的作文教学氛围、调动写作想象力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式英 《考试周刊》2013,(41):50-50
<正>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教会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自己首先要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切中肯綮,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  相似文献   

19.
我问过一些同学:你用什么写作文?都回答说:用笔写呀。我说:作文不是用笔写的。大家惊奇:不用笔写,那用什么写呢?哈哈,我在批阅作文时,发现有一些优秀作文可不是用“笔”写的呀,听我细细说吧——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