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理想人格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通过设置理想的人格模型来解决现世生存的种种危机。在伊壁鸠鲁看来,自由、理性、审慎适度的"贤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快乐是善的伦理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寻找生命本真、回复灵魂宁静自足的治疗之道。  相似文献   

2.
普鲁塔克在《论学诗》中两次提到伊壁鸠鲁。这两次对伊壁鸠鲁的提及分别位于文章首尾集中讨论诗与哲学关系的段落里。伊壁鸠鲁被第一次提到时,他是以普鲁塔克的对手形象出现的;而第二次时,他则成了普鲁塔克的盟友。考察普鲁塔克在《论学诗》中为我们展现的伊壁鸠鲁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普鲁塔克诗教思想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诗与哲学之争"的古老话题。  相似文献   

3.
伊壁鸠鲁哲学直接显示为生命教育和治疗哲学,其核心观点是快乐主义和观念论。前者直接提供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方向,后者为生命提供哲学治疗以实现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后来出现的所谓心理治疗主要关注人的心理调适之技巧,伊壁鸠鲁提供的哲学治疗关注的是人的内心强大之根本。  相似文献   

4.
伊壁鸠鲁以其丰富独特的伦理学思想名噪一时,成为古希腊“快乐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今天能以积极的、批判的态度对待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它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提起伊壁鸠鲁的哲学,学界多持消极态度,然而其伦理学说确实又包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学术资源。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摆脱了传统的穷究理论式风格,以一种治疗的、实修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是对人本身及其灵魂生存状态的一次全新关注。鉴于此,文章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7.
在战乱的古希腊,伊壁鸠鲁向往互为安全、互为利益的正义社会,从而追求自己精神安宁、幸福,物欲节制、简朴的快乐生活。这也是伊壁鸠鲁谨慎取舍的最终正义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8.
伊壁鸠鲁作为希腊晚期独具特色的哲学家,有着重大的理论成就。在自然哲学方面,他发展并修正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最先提出"原子量"的概念,有力地批判了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的怀疑主义,从而成为原子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其自然哲学方面的思想深受马克思的推崇。另外,他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认识论,即准则学以及关于诠释快乐与欲望的伦理学思想,都给当时希腊社会以及后世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伊壁鸠鲁哲学思想中所体现出的对当时希腊社会及现世的进步意义,对我们也有所启发。虽然在整个伊壁鸠鲁哲学体系中有部分论点有失偏颇、甚至自相矛盾,但历史的和总体看来瑕不掩瑜,伊氏哲学体系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哲学发展中,伊壁鸠鲁哲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马克思早期记述了大量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评论,涉及到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精神实质。他的博士论文更是突出了伊壁鸠鲁哲学不同于德谟克利特的特别之处。毋庸置疑,马克思的这些研究为他以后的哲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构架。因此,结合马克思早期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文本,我们试着从哲学的生活意蕴、人的本性及自由的论证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领会。从哲学史的层面,把握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传承与超越,从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伊壁鸠鲁的幸福观诞生于希腊晚期,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原子论为其哲学基础,坚持感觉论和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个体自由,崇尚理性与社会公正,反对宗教迷信。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生活中幸福观的问题,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子作为20世纪的天才诗人,开创了中国当代感伤的浪漫主义先河。西方死亡哲学将死亡定义为人生的警醒者,激发人们质疑现有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的真谛。由于时代造成的悲剧性格,海子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归宿,在诗歌中大量描写死亡意象,抒发对世俗世界和物质生命的排斥感,并且最终选择了献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与死亡     
哲学历来处于危险的境地,这意味着哲学本身时时面临死亡的威胁。苏格拉底的临终哲学遗言确立了哲学与人的死亡不可分割的关系,后世哲学家对遗言的接受及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思索,使哲学成为“死的哲学”。这种受死控制的哲学基于古希腊的死亡观。要使哲学摆脱死亡的控制,必须依据其他的死亡观,即基督教的死亡观。即使克服了死亡的控制,哲学本身的死亡也在所难免,因为哲学终究是极少数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死亡文化哲学,是指从哲学角度研究与死亡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即用文化哲学的视角审视在死亡阴影下人类生命的种种挣扎与抗争。从文化哲学的独特角度出发,重新阐述庄子死亡文化哲学,进而对旷达玄深而又独具灵性的庄子死亡文化作现代哲学诠释,窥视其死亡文化哲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15.
生死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气化"是生死的本质,生死的变化其实是气的聚散;"善生善死"为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一方面要善待生命,使生命本性得以自然发挥,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对生死的超脱为现实人生一切利害关系超脱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实现精神自由。庄子这种以生死相通来反观现实人生的哲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死问题既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作为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注重从道的立场来考察人的生死问题,对生死哲学中许多重大问题都作了深刻、独到的阐释,从而把先秦道家的生死哲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这样说,在先秦诸子中,以庄子的生死哲学内容最丰富,涉及的问题最多,达到的境界最深。  相似文献   

17.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常以其特殊的时间观为架构。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福克纳采用死亡这一手段重新建立并阐释了时间观。通过对爱米丽父亲之死、荷默之死以及爱米丽之死进行解读,可发现福克纳的死亡哲学以及它与其时间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的执著与死的解脱--庄子的生死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生于春秋战国这一大争之世的庄子生死哲学,以玄虚的道论为其逻辑起点,主要涵盖了贵生乐死、生死命定、生死气化、生死齐同和不死不生等系列理论.其中流贯着庄子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庄子的这种生死哲学对现代人建立系统的生死哲学和科学的生死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生命教育——关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生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强化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自杀数据的调查整理,并公之于世,让全社会都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同时,要改变家长们只以“分数”论英雄、只以“出人头地”看弦子的错误的价值标准。大力引进西方各国在控制和降低青少年自杀率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且,生命教育珏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在生命教育的受众方面要有所区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原则问题上则要以人生力出发点谈死亡问题、要有生动活泼感人的教育形式、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20.
儒、道生死哲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生贵生、生死必然和生死气化是儒、道两家生死哲学的共同观点。但在生死态度上,儒家重在乐生哀死,道家重在苦生乐死;在生死价值上,儒家重在伦理,道家重在自然;在生死超越上,儒家重在创造三不朽,道家重在体悟玄虚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