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朝时期的察木多、乍丫(今察雅县)、类乌齐呼图克图辖地,位于今天中国川、藏、青交界地区。清朝时期这里远离内地,清廷鞭长莫及,又非达赖喇嘛属地,但战略要地意义显而易见。除宗教上与达赖喇嘛有关联外,此三地呼图克图与川边土司并无二样,且对辖地民众的控制较土司更为直接,不需要与世俗政权合作即可直接"控制"百姓。文章以清朝中后期的乍丫争斗事件和川边改土归流,剖析清廷在乍丫呼图克图辖地治理方式和手段,呈现一个较为接近历史真实的呼图克图辖概况。  相似文献   

2.
19世纪40年代,国内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尤其是鸦片战争的影响,致使清政府在西藏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清朝政府决定七世班禅出任摄政职务,查办藏事,化解西藏地方矛盾,这对稳定西藏局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叙述中曾经长时间使用“哲布尊丹巴-杭达多尔济集团”来概述,参与了1911年的外蒙古独立运动的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那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清王朝的关系如何,他参与反清的思想和行动轨迹,本文拟利用史料作一番探讨,并简述他在1911年外蒙古独立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敦煌研究院藏拉萨下密院铜釜(即僧斋锅)内外皆阳刻藏文铭文,对研究西藏热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新释读铜釜铭文,判定铭文所涉及的"热振呼图克图"身份及铜釜铸造年代,校正文献中有关"三世热振呼图克图"生平事迹的若干误载,并对前贤研究中的若干疑论加以考订和补述.  相似文献   

5.
阿其图诺门汗洞阔尔满珠习礼呼图克图是清代外喀尔喀地区很有影响的掌印呼图克图之一,系理藩院注册的呼图克图,而他的前世就是16世纪末从土默特部阿勒坦汗那里得到"满珠习礼呼图克图"称号的青海洞阔尔寺喇嘛云登扎木苏。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呼图克图在外喀尔喀地区共转九世,清朝乾隆帝始授其"阿其图诺门汗"称号,并授予掌管爱马克喇嘛众徒的印章。由于清朝时期该呼图克图成为外扎萨克喀尔喀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师父,拥有自己的寺庙,徒众甚多,宗教地位居高。  相似文献   

6.
摄政这一官职自古有之,然而清代西藏地方所形成的摄政制度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具有很鲜明的清代西藏地方历史的特点。所以本文从西藏历史上的摄政这一官职出发,对清代西藏历史上的摄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帕巴拉活佛是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寺的寺主,也是当地藏传佛教最具权势和名望的大活佛。帕巴拉活佛的驻锡地为昌都强巴林寺,现已转世到十一世。帕巴拉活佛的传承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正统二年(1437),到清顺治帝至乾隆帝期间,他被受封"博善禅师""诺门汗"呼图克图尊号,受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领导,直接管辖昌都一带。本文根据现有的资料对七世帕巴拉·晋美巴登贝贡布做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金瓶掣签是1792年由击败廊尔喀侵略军的清军统帅福康安,会同驻藏大臣及八世达赖和七世班禅的僧俗官员共同拟定,上报清高宗乾隆皇帝批准的。清朝颁布的《二十九条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第一条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关于寻访呼图克图活佛转世事宜,经各方认真考查后,邀...  相似文献   

9.
清朝尤其是自乾隆时期,清朝政府在治理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扼制世俗势力,积极扶持达赖喇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对西藏地方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摄政制度,解决因达赖喇嘛圆寂出现的西藏地方权力真空问题;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治理西藏地方事务,等等,从而使清王朝对西藏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乾隆五十三年(1788)廓尔喀兴兵入侵后藏,五十六年(1791)第二次入侵,这战争暴露清朝治理西藏问题,因而乾隆五十七年(1792)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此章程规定藏内诸事应统归驻藏大臣管理,由驻藏大臣整顿边防、吏治、财税各方面。道光二十四年(1844)发生诺们罕被控案件.呈显《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执行问题。诺们罕担任达赖喇嘛商上摄政,扩大职权侵欺达赖喇嘛商上库银以及田庄,而聚集财富于他私人的祝庆寺。任用职官方面,诺们罕从未与驻藏大臣协商,纵容属下勒索喇嘛。又,诺们罕私自给商民照票,让他们往来西藏与边境的贸易。清朝政府按照喇嘛例文六条“喇嘛等犯罪令先革退喇嘛”,将他剥除袈裟革退。诺们罕诸多贪渎罪状,并没按照《大清律例》监守官吏侵盗仓库银两一千两以上例,斩监候处决.仅将他发遣黑龙江。这案件所呈显清朝对西藏的宗教政策,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韵法直图》呼名多为袭用《韵法横图》而来,是《韵法直图》改动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韵法直图》编撰者对《韵法横图》呼名的误解,以及《切韵经纬图》与《韵法横图》分韵列字的差异,导致《韵法直图》混呼之名与《韵法横图》混呼混列两呼之义不符,混呼是《韵法直图》机械袭用《韵法横图》呼名最直接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土族婚礼的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从简要描述土族婚礼仪式入手,重点对土族婚礼文化价值进行探讨,认为土族婚礼具有历史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现实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试图为土族婚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学理性的思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族伦理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勤劳、善良、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土族伦理思想是指土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土族伦理思想在土族的民间文学、婚姻家庭、社交礼仪、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土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土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青海土族聚落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了土族聚落共同遵循的伦理准则和道德信念。本文通过对青海土族聚落的伦理特征及其演变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青海土族独特的伦理精神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画面布局、人物形象、衬景三个角度对《城南雅集图》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将其置于清初这一特定时期分析其对于行乐图的发展的意义以及与西洋绘画的联系,从而对该图的艺术表现价值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土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不断的社会文化变迁中进行的,特别是进入蒙元时期以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思维与民族音乐创作思维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较快地实现了与他民族文化的涵化与融合过程,对民族音乐创作思维的个性特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土族早期民歌继承、发展及民歌种类产生形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7.
徐复先生《章氏〈成韵图〉疏证》,其体例与比较之法及所用现代音理及音例疏证均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族文学史》是土族文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本文从资料梳理、叙史框架、研究方法及思想脉络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近松门左卫门是日本江户元禄时期有名的人形净琉璃和歌舞伎的剧作家,他与井原西鹤、松尾芭蕉一起被称为日本元禄时期的三大文学巨匠。近松门左卫门的作品《冥途飞脚》如今在日本是上演次数多、很受欢迎的作品。《冥途飞脚》中贫苦纯情的忠兵卫与梅川为了成就自己的爱情而抵抗江户封建社会道德,同时也抵抗了江户商业社会所建立起的信用组织,形成了破坏社会风气、破坏商业信用风气的一个实证。作品所表现的这种内容正是日本文化中“义理与情”矛盾与冲突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20.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全新治疗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经历13年,聚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工作人员达五六百人,研发过程折射出屠呦呦团队科学研究的专注、执着和恒心,同时也体现出前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现在科研工作者和年轻人必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