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面介绍一种电路简单、性能稳定的无线话筒,这种话筒便于携带,适于教学或表演使用。工作原理:电路如图(一)所示。话筒MIC通过R_1建立偏置,把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C_1耦合到晶体管BG的墓极。BG和C_3、C_4、L等组成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主要由C_3、L决定,R_2为BG的静态工作点偏置电阻,R_3为电流负反馈电阻起稳定工作点的作用。当电信号加到BG的基极,使BG的振  相似文献   

2.
在技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晶体管低频放大电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晶体管低频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及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就像舞台高低关系到演出效果好坏一样,直接关系到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可靠地工作。在各类教科书中,对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及稳定虽然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但不是很系统完整,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静态工作点及其设置典型的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如图1,在无交流信号输入时的状态称为静态。在未加信号时放大电路各处的电压、电流值分别用IBQ、ICQ、UBEQ、U…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晶体管正常工作,必须给它设置适当的静态工作点,即 I_B、I_C 和 V_(CE)值。此外,由于晶体管的特性容易受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工作点的改变,所以对晶体管放大器不仅要求有适当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求工作稳定。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直流偏置稳定电路,从而对教材中的相应部分进行补充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以"BJT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教学内容为例,说明了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虚实结合"手段的过程。利用Multisim 10作为虚拟实验平台,演示和分析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直观影响,从现象引出问题;采用问题链式教学方式驱动学生去观察、分析、寻求答案、获得结论;以实际电路的温升实验作为客观验证,强化认识。整个过程直观性、互动性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实用的放大电路之中 ,几乎都引入负反馈技术。因为它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稳定放大倍数 ,改善波形 ,增加通频带宽度 ,还可以改变输入、输出阻抗。一句话 ,就是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但是 ,通常对负反馈类型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依据反馈的基本定义和规则对分离元件组成的电路提出了一种快速判断反馈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分压式偏置电路为例,采用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律和节点电位法等理论,讨论了求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相似文献   

7.
在实用的放大电路之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技术.因为它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改善波形,增加通频带宽度,还可以改变输入、输出阻抗.一句话,就是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但是,通常对负反馈类型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依据反馈的基本定义和规则对分离元件组成的电路提出了一种快速判断反馈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 复习要求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9.
运用Multisim13.0仿真软件强大的电路仿真分析功能,对如何准确进行调谐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设置进行探究。通过灵敏度分析定量地分析调谐放大器中影响静态工作点的元件;利用参数扫描分析对偏置电路上偏置电阻进行设置并验证合理设计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在兼顾放大器增益以及静态工作点稳定性两个因素的条件下,借助参数扫描分析和温度扫描分析对发射极电阻值进行设置。结果直观、精确,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借助仿真分析实现了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跨越,表明该软件有强大的仿真和分析功能,在实现高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面不仅高效、可靠,而且具有逼近真实电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红云 《考试周刊》2011,(70):198-199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为了使三极管在正常工作时对输入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后在输出端有相同的信号的波形,就要使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区而不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这就要给三极管加上一个稳定的静态工作点电流。而这个电流就由三极管的偏置电阻来提供,这些偏置电阻就构成了偏置电路,偏置电路向放大器的三极管提供的电流就称为偏置电流。因为要使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其基极—射极之间的PN结应该正偏,集电极—基极之间的PN结应该反偏。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_u(A_(us))、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分析方法 1.1.1 用估算法计算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  相似文献   

13.
利用Multisim12.0仿真软件对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频率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观察了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采用"交流分析"或波特仪等方法,测试了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和静态偏置电阻等电路参数改变引起的中频电压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和下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发现虚拟测试的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将Multisim12.0仿真软件合理地用于电路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分压式偏置电路为例 ,采用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律和节点电位法等理论 ,讨论了求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相似文献   

15.
反馈技术可以大大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而在放大电路中普遍采用的是负反馈。所以正确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非常重要。而由于负反馈的概念抽象、复杂,许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传统的分析判断方法,学习起来非常辛苦,也不容易被学生掌握。我们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通过本文介绍给大...  相似文献   

16.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分析方法1.1.1 用估算法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分别见式(1)和(2)。 1.1.2 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_u,输入电阻 R_i 和输出电阻 R_o 的计算公式见式(3)。  相似文献   

17.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Aus)、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4)会用图解法确定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定性分析波形失真,观察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5)熟悉三种不同组态(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 (6)熟悉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7)熟悉多级放大电路三种耦合方式的特点、放大倍数的计算规律。 (8)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fL、fB与电路参数间的关系,波特图的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18.
《电子线路》这门课概念多、电路复杂、公式难记,很难学好。本文提出如果把《电工基础》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电位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到《电子线路》中,《电子线路》的学习会变得比较简单。比较典型的固定偏置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电工基础》中介绍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位的计算方法融合到该电路的分析过程中,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管电路如何变化都能很容易求出工作点。  相似文献   

19.
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可以用在放大电路中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也可以用作热敏探头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可用在许多实用电路 (如火灾报警器、温度控制器 )中。一般的热敏电阻 ,其动态电阻变化很小不适宜直接作为探头使用 ,这可以用一个放大电路把其动态电阻的变化范围增大 ,从而使其能完成各种实用功能。a .探头模块的制作。如图 1所示 ,热敏电阻Rt 的电阻为2 0 0Ω ,则其电阻的变化范围一定小于 2 0 0Ω ,把它作为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基极上偏置电阻接在电路中 ,该电路中 ,电位器Rp 用于调节电源输入到晶体三极管基极的电压 …  相似文献   

20.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电视课45学时,面授课20学时,必做实验6个。为了帮助大家做好期末复习,现按章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介绍复习要求,并给出一些复习练习题,供大家在期末复习时参考。1 复习要求1.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1.1 重点掌握的内容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