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由是观之,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享受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笔者所说的享受,系指正当的精神、物质上的需求的满足,它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标志,是劳动致富基础上的正常的消费。决不能与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奢糜淫逸的享乐观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有巨大的优越性。它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度地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多年来由于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指导思想有片面性,出发点不对头,因此,社会主义在我国搞了三十多年,生产发展了,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严峻的事实向人们诘问: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究竟应该从哪里出发?是从某些重工业产品(主要是钢铁)的增产指标出发?还是从人民的消费需要出发?这个问题应该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葛佩琦所发表的谬论,我以为必须加以严厉驳斥。葛佩琦说:“今天党群关系与解放前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日日夜夜为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奋斗,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能说党与群众,有那样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4.
黄道云 《考试周刊》2013,(15):21-2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讨论群众文化建设的走向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洪榕椿 《考试周刊》2014,(57):192-1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善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一些人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其中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唯有认真查找问题根源所在,根据问题出处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的严格安全防范措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要求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改变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任务是伟大而艰巨的,只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完成。因此,建立、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则又是建立、巩固、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前提,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夏寅 《文教资料》2014,(11):54-55,60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社区作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域,其文化建设事关社会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予以更多的重视。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要积极反思过去社区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认清时代特点。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创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内容和方法,调动大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推进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九、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就业,控制失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蒯正明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撰文称,“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发展的价值目的——以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具体表现为:第一,经济建设方面,要着眼于创造出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还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着竞争?如果存在,其作用又是什么?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又有什么区别?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客观性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认为竞争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产物,社会主义社会并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将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步伐。  相似文献   

12.
李小荔 《考试周刊》2010,(28):40-4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承载和寄托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基层群众改变生活面貌,发展地区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工教育》2015,(2):13-15
<正>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综合国力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国人民群众的平均寿命也随之得到延长。这样,社会老龄化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了。那么,如何调动和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并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在“老有所养”的同时“老有所为”,是一个极有社会意义的;可题。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知识分子“老有所为”的问题作一探讨。一、老有所为是动态养老——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一九七八年以来,我党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朱德关于发展手工业和山区经济,在分配问题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吃大锅饭等思想的论述,旨在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角度来安排生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产党的宗旨和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从苏联解体、东欧易帜的沉痛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同时,深化改革、扩大内需亦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改善生活、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三管齐下,可以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对国家来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必须从世界历史性高度来考察社会主义。列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指导,从世界历史性视域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提出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吸收资本主义全部优秀成果和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引导和动力支撑,而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事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则是保证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的前提。与此同时,发展经济也要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逻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