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一些报社内部有一种说法叫“自留地”,所指为何?就是某些“责任编辑”把自己掌握的一块发稿地盘据为己有,他可以尽情地充分地利用这块“自留地”,“栽种”自己的菜”,别人休想在他的“地”里打主意,即使有最好的“品种”央他求他“栽”几棵、“种”几粒,都休想做到。有例为证,某市报办了一个《星期刊》,花花绿绿不去议论它,只要看他们每期的作者,差不多期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除夕夜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使我突然想起了“吴下阿蒙”的故事.“吴下阿蒙”即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报社内部有一种说法叫“自留地”,所指为何?就是某些“责任编辑”把自己掌握的一块发稿地盘据为已有,他可以尽情地充分地利用这块“自留地”,“栽种”“自己的菜”,别人休想在他的“地”里打主意,即使有最好的“品种”央他求他“栽”几棵、“种”几粒,都休想做到。有例为证,某市报办了一个《星期刊》,花花绿绿不去议论它,只要看他们每期的作者,差不多期期都是几位“责任编辑”。他们的大作,占的篇幅又长又大,一版登不完还要下转二版,其标题格外醒目,名字所用的字号也比其他作者的名字突出一些。对此,读者当然要持反对态度了。但你反对你的,我有“权”你也奈何我不得。长此以往,不容讳言,这样办报一定会失去读者的信任的。  相似文献   

4.
我的案头,经常放着一批待审的稿件。每每看到其中一些稿子,我就不由得想起了鸡肋的故事。当年曹刘战于汉中,久战不决,曹孟德欲回兵长安,又怕人耻笑,犹豫不决。随传口令“鸡肋”。主簿杨修自持聪明,点破了曹操的心思,令军士收拾行装,打点回兵,结果遭忌被杀。当前,在我们报纸上,这类鸡肋式的新闻还是不少:一些淡而无味的会议消息,成串的地方领导人名单,了无生气的生产数字,千篇一律的空泛议论……,用“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句话来形容确是十分恰切。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江西一位农民赖以致富的“十六字种菜经”: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那个农民依照这个“秘诀”与他人竞争,处处主动,胜人一筹。后来,一些不景气的企业从这条“种菜经”中得到启示,很快摆脱困境,使企业扭亏为盈。细细想来,这个“种菜经”对我们搞新闻报道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人无我有”,说到底就是个“独”字,这是“十六字诀”的核心。一个企业,一旦有了专利产品,就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就有了竞争的条件。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独家新闻也就是“专利产品”。一条好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6.
“文革”时批孔,早已销声匿迹的《论语》因此而行于世,不仅印刷厂印刷,书肆见售,各个机关、学校、团体、企业还发放,人手一册。虽说意在批判,但东西一到老百姓的手里,便各行其是了。当然,读的人还在少数,因为“孔家店”的恶名不自“文革”始,《论语》沦入另册有年;而且能看懂诸如此类并不算难的书的人与日俱减,当时便微乎其微。我倒在那时把《论语》读了几遍。初始自然也抱有“狠批深挖”的想法,但后来发现,尽管书中有些不那么讨人喜欢的话,却实在是我们的文化源泉,至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什么,社会上一些人可能想到“包打听”、甚至“狗仔队”,或者是“扛机子的”、“写稿子的”,业内同人想得最多的可能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件小事,却又唤醒了我记忆深处对记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的情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料,读了《想起了“茴香豆”》一文(见《经济日报》1995年2月23日二版),竟发现《孔乙己》中的茴香豆却被人搬迁了。请看该文第一段:“鲁迅在《社戏》中写他少年时和小伙伴看社戏的情景,回来时经过种有茴香豆的田地,  相似文献   

9.
记者是什么,社会上一些人可能想到“包打听“、甚至“狗仔队“,或者是“扛机子的“、“写稿子的“,业内同人想得最多的可能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件小事,却又唤醒了我记忆深处对记者的认识。10月15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下午3点半,江苏卫视新闻中心的程芸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她因为氯气泄漏事故而来,从事故现场到医院,刚刚结束采访。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两会报道,媒体都会有所创新,比如今年的《主播朋友圈都有啥?》.由此想我起三十多年前费孝通的“政协小记”.1985年春,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光明日报》负责两会报道的机动记者部正在紧张部署.怎样才能让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出新、出彩呢?老记者郑笑枫打起了老朋友的主意,即解放前即有“专栏作家”之誉、时任政协委员的费孝通.  相似文献   

11.
翻开时下的报刊,反映当代公安民警、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及人员工作情况的图片报道不少,但在这些图片报道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物的形象不那么好,比如着装不符合要求、执法时口里衔着香烟等,让人看了总觉得别扭。行文到此,笔者想起了在部队当通讯员时的一件往事。我曾给《解放军报》投过一幅反映部队政治学习的摄影报道,编辑同志却把这幅图片编到了《编读往来》栏目里。原来,在这幅图片里,有几位战士的着装不符合要求,其中一位战士的头发明显偏长,这些问题都被编辑同志给指了出来,配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整好军容再上镜》。没想到在我们看来…  相似文献   

12.
前不入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期,下一期便是第六卷第一期——也就是《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常人有所纪念,大概是大家聚拢来大喝大吃一顿,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效忠于自己肚皮的纪念方式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有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从上到下都公开议论或承认了改革中有失误。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还在不久以前,谁要说改革中还有什么问题,就好象犯了滔天大罪!有的新闻媒介花了不少篇幅发表各人讲话和文章,说改革没有失误,而对有不同意见的人则扣上“保守”、“左”,或改革侵犯了这些人的利益,因而反对改革的帽子。世界上办事情最怕护短,一护短就不可能集思广益,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样一个大的系统过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因事路经东城顶银胡同,不由勾起我记忆中的一件往事。 8年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我和当时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姜椿芳同志约好9点钟在顶银胡同口上会合,再一起去拜访葛一虹同志,请他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外国部分的编撰领导工作。当我按约定时间来到顶银胡同时,姜椿芳同志已先我到达,只见他在呼啸的寒风里原地跺着脚,显然他身上的呢大衣已不足抵御劲风的侵袭。我立刻意识到这是我的不可原谅的疏忽,因为我们出版社的同志都知道姜老的这个特点,不论开会、办事,一般情况下他的时间支配总是有提前量  相似文献   

16.
提起韩复榘,今人有些不知,有必要作点介绍。韩复榘,河北霸县人,行伍出身。曾任国民党河南和山东省政府主席。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委以军职,他不战而放弃山东。后和蒋介石发生利害冲突。1938年1月被蒋杀死。据说韩复榘生前很爱登台演讲,他的几个幕僚对此总是提心吊胆,“恐怕他又说出不像样的话”,引起舆论的笑话。一次他主持会议,开头就大声嚷道:“现在开会了,人到齐了没有? 没有到的请举手!”又一次,他在会议上宣传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相似文献   

17.
报载:山东夏津县李楼乡一对亲兄弟,因宅基地之争而诉诸公堂。法院判决后,败诉方仍然不服,并表示要“以命相抵”。该县县委书记张实闻讯后,除立即作出批示、采取措施外,并题诗曰:“都是亲兄弟,何必伤情意。为此搭上命,这帐算不得。”“让他三尺又何妨,从古至今好商量。”乡政府接到批示和题诗后,立即派人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并 特别把书记的诗读给兄弟俩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大河报》1998年4月9日) 这条新闻使我不禁想起了约三百年以前的张英和“六尺巷”的佳话。 张英(公元1637—1708)字敦复,号乐辅,清时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的时候,曾接到家中急信,告诉他邻居在盖房修墙时,多占了张家的宅基地,请张英出面交涉。张闻后一笑置之,并挥笔题诗一首作复,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里人接回信(诗)后,大有感悟,并立即照办不误,让出了三尺地基。没想到“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张家正在施工的邻居,也深为张英的嘉言懿行所感动,他们断然把已经砌好的墙拆毁,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两家宅院之间,豁然地空出了六尺之宽的通道,这就是江南古城——桐城“六尺巷”的由来。(解放后,基建浩繁,大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日,市民马大爷来到市档案馆查阅中心查询自己1955年的转业档案。原来,马大爷于1950年参军,1955年复员。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档案丢失,马大爷的退役老兵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认可,他只能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市档案馆寻求帮助。看着年近九十岁高龄的马大爷为了生活补助而奔波,查阅中心负责人端上热水,陪他拉起家常。工作人  相似文献   

19.
赵德铭 《今传媒》2007,(2):36-36
西安市临潼区斜口镇有位农民,名叫杨金星,已年过半百.此人因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一直在为生存而奔波着.但杨金星一直爱好新闻报道,即使在夏天卖冰棍时,也是一边卖冰棍,一边买一张报纸看着,有时甚至到了入迷的程度,光看报纸,却把卖冰棍给忘了.在这么多年中,他为当地的广播电台、报纸,写了不少稿子,也小有名气,当地农民都把他称为"土记者".  相似文献   

20.
四十八年前,青年记者范长江,不畏艰难险阻,跋涉于中国的西北角?写出连篇通讯,反映那里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民众的苦难生活,引起社会上的重视,一举成名。四个八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有两位研究生,决心沿着范长江的足迹,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