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笔者特别喜欢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名曲的创造者》以及《爱的教育》等之类书籍,因为其中蕴藏着无数教育哲理和做人的道理。每本书都有各自阐述的观点和讲述的道理。音乐被成为一门听  相似文献   

2.
杨路宽 《中学文科》2009,(4):M0002-M0002
各位编辑.你们好!我是河北的一名高中生,目前,因为有《哲理》的陪伴,我的高三生活过得很开心,谢谢你们!此生能遇到《哲理》,就如《哲理》2009年第2期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金风玉露一相连.便胜却人间无数”。现在,在我们班里出现了广泛传阅《哲理》的“盛景”。她的每一篇文章里都含有深刻的人生道理,让人百读不厌,使人思维异常活跃……虽然她刚诞生不久,还没有《读者》的名气大,也没有《格言》的搞笑、有趣,但她所散发出来的智慧.就像夏日里盛开的玫瑰花一样。芳香迷人.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3.
夜读的况味     
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有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是儿时”是南宋大读人陆放翁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况味,千载读之仍然觉得亲切温馨。记得自己在少年时常常喜欢趴在被窝里看书,那时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西游记》,其瑰丽的神话故事让我浮想联翩,梦中常常与书中的人物相遇。上学时读到冰心女士的《寄小读者》,其中一文中说过:“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勉励着在…  相似文献   

4.
至今我不喜欢《廊桥遗梦》。我觉得《梦》对人类生活的包容量太单薄了。它不过叙述了一个黄昏恋斜阳的故事。由于故事的古老,而使生活在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神往那种田园恋情;而中国的一些读者痴醉于《梦》,则渊源干中国社会封闭得太久太久了,对情外情、恋外恋,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当然《梦》写得十分纯净,  相似文献   

5.
<正>《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同属哲理古诗,编者根据诗意及含义上的联系,将其编排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首古诗理解另一首。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了探寻比较。一、对比,把握哲理诗意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  相似文献   

6.
梁冶 《中学文科》2009,(3):M0002-M0002
读了这么久的《哲理》,我知道了更多的处世做人道理。《哲理》真的是一本好书,每次和同伴一起去书店.我总是捧着她看不够.多渴望我可以把《哲理)里的那些诱人的文章全部都装进大脑里啊!我还因此被同伴们取笑.因为她们爱的那些言情小说我不爱,我爱的《哲理》她们嫌枯燥、无聊。“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我相信我从《哲理》吸收的养分,她们或许永远也无法吸收得到!自从看了《哲理)以后,我明显感觉到我的作文能力提高了,感谢《哲理》!  相似文献   

7.
    
正芬芳词语图书书籍书房书迷书虫书卷气掉书袋书香门第琴棋书画博览群书焚书坑儒书声琅琅知书达理秉笔直书飞鸽传书鱼书雁帛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满腹经纶无巧不成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弗兰西斯·培根《论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吴晗《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  相似文献   

8.
找座     
小学、中学,一直到现在埋首书海准备博士论文,我除了在大学毕业后短暂地工作过几年之外,其余时间都是个全职的学生。既是学生,且又自诩是个用功的学生,我总爱为自己找几个读书的好去处。 小时候在乡下读书,夏日里喜欢到田埂边晨读。清晨的田野笼着一层薄薄的雾,时浓时淡,时隐时现,让人虚实莫辨,身与心一起进入童话。我就在这里背诵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朱自清的《春来了》,和其它无数唐诗宋词、佳作名篇。故乡的晨雾编织着我童年的梦。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积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书香和文明伴随学生成长,并形成了学校的读书特色。一、营造优雅氛围,品味读书乐趣学校以各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知识。1.板报宣传读书益处。以多期板报引导学生读书。栏目有:《我懂得》,内容是校长写在学生〈读后感专辑〉前言的话;《我知道》,内容是摘录学生手抄报"世界知晓";《我骄傲》,内容是介绍读书活动以来取得成绩的学生;《我喜欢》,内容是向学生推荐古  相似文献   

10.
我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柜,里面装满了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有《安徒生童话》,还有《成语故事》等等。读书能使我增长知识,给我带来快乐。我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1.
趣在书中     
有人不喜欢读书,有人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说:无趣;喜欢读书的人说:有趣。趣之有无,仿佛因人而异,其实,趣在书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找,或者说,你能否找到一种通往趣之所在的途径。我自称是一条书虫,一天到晚以淘书、读书、编书、写书为业。为此,我想以一种书虫的身份,和诸位聊聊怎么样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干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兴趣,那就难以持久,自然也就不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当然,我说的读书,并非为了什么大的成就而读,但一个人若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而对读书又没有一点兴趣,估计那作为是要大打折扣的。一本书摆在…  相似文献   

12.
一看完兔年春晚,我有两个较深的感触,一是不读书真可怕,二是读好书很美好。可怕之处在于,如果不读书识字,可能在给你喜爱的人写信时,满纸都是圈圈;读书的美好体现在许多方面,而我独喜欢周杰伦和林志玲一同演绎的《兰亭序》,尤喜那句"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其中的意境遐思非由读书得来不可。  相似文献   

13.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读书,让我们更充实;读书,为精神打底蕴,为人生奠基。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小学时喜欢读唐诗,高中时喜欢读宋词,大学时喜欢读外国名著,工作以后喜欢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句话改变人生》。这本书是张万祥老师收集了400位优秀教师在各大报章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中的600多条精妙语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和思考,对我的教育教学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14.
书香满屋     
跟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也喜欢读书,但是,我读的书完全由自己的喜好决定。不对胃口的,就通通把它们扔在一边,因此,我读的书又非常的单一。我喜欢读小说、散文,尤其喜欢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孔乙己》,每每读到它们,心里都有不同的感触。每当我读到孔乙己因偷书而被人打伤时,总会忍不住哭出声来。读书并不在于读的数量多少,一个人一生能认真地读上几本好书比囫囵吞枣地读上许多书要好得多,就像人生需要时时回顾一样,好书也是需要不断重读的。  相似文献   

15.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就像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上网、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闲聊、有人喜欢旅游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读书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我只读我喜欢的书。如果哪一天不读书,我就觉得这一天少了什么,在每个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夜晚,孩子已静静睡着,月亮温柔地定格在窗眼里,疲惫的身躯舒服地靠在床头,然后捧一本书,这是我一天最幸福、最放松、最适意的时光。  相似文献   

16.
读书吧,朋友     
我特别喜欢读书。读一本好书,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读一本好书,会使人心明眼亮,会使人更坚强、更聪明、更坦然。  相似文献   

17.
书香满屋     
跟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也喜欢读书,但是,我读的书完全由自己的喜好所决定。不对胃口的,就通通把它们扔在一边,因此,我读的书就非常的单一性。我喜欢读散文、小说,尤其喜欢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孔乙己》,每每读到它们,心里都有不同的感触。每当我读到孔乙己因偷书而被人打伤时,总会忍不住地哭出声来。  相似文献   

18.
英国学者培根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可以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三国时期活捉关羽的吕蒙就是一例。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吕蒙读书的一篇文章《孙权劝学》。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追逐自己的作家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为我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业余我喜欢读书,更喜欢写日记,原因有二:一是写日记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练笔捷径;二是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孩子缺乏读书爱好的年代里,你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的?根据一九八零年加利福尼亚州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孩子他们难得以读书为乐,而同样有七成的孩子则说他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多达四小时,甚至更多。如何帮助孩子感受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快乐和神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儿童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莫里斯·桑达克,以及青年文学作家朱蒂·布卢姆和专门研究如何促使孩子读书的权威人士吉姆·切里斯。漫画书《花生》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认为,只要孩子们肯读书,至于谈什么书并不重要,舒尔茨自己小时候就喜欢看连环漫画,尤其喜欢看《巴克·罗杰斯》和《大力水手》。但那时候老师们并不喜欢孩子们看这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