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这是鲁迅先生在批判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错误态度(即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时而言的。其论理的深刻精辟,设喻的贴切生动,语言的犀利幽默,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先破后立,首先有力地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送来”的实质和危害,接着集中精力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了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明晰化,作者用接收一座大宅子作比喻,通过下面两个多重复句批判了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  相似文献   

3.
《拿来主义》的教学设想庞晓丽《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一篇具有强烈战斗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杂文。鲁迅先生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奉行的卖国主义政策,针对封建复古主义和卖国来荣的“全盘西化”的主张,针对左翼文艺队伍中存在的是否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混乱思想,运用辩证...  相似文献   

4.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有破有立,痛砭现状之后,明确提出论点,继而进行有力的论证,使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鲁迅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都知道,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是坚持批判继承,批判吸收的原则的。根据这些文化的不同情况,“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因为他们在中学语文课里学过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著名的文章。方励之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全盘西化”,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寻找根据,竟然硬说“鲁迅主张全盘西化”。这实在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6.
对待文化遗产要实行“拿来主义”,是《拿来主义》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在正面论证时,鲁迅先生集中使用比喻进行论证。喻中设喻,前后四步,喻喻勾连,层层深入,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抽象道理,说得十分生动,非常形象。  相似文献   

7.
汪治华 《学语文》2013,(6):55-56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一篇著名的杂文。作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人浅出、浅显易埴、耐人寻味,堪称议论文写作的典范。笔者认为。这篇文章为议论文的写作提供了五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本文对《拿来主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拿来主义》堪称鲁迅杂文中的“精品”,它论证周详,逻辑严密,思想深刻,见解独特,让人折服。而其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则更让人叹为观止,下面试就本文语言使用的艺术进行探讨。一、形象的比喻。对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样的重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短小的篇幅中,势必是难以成功的。作者却通过精警的比喻,化腐朽为神奇,使得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艰深的语言浅显化、枯燥的语言生动化、陌生的语言熟悉化,从而取得了极佳的效果。首先,作者将整个文化遗产比做一所大宅子。然后在论述对待文化遗产中犯了错误态度的人时设置了三组比喻:将…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名篇的解读,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最新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依然沿袭旧说,未作更正。《教师教学用书》在对《拿来主义》作解读的“领悟内容”中的第一句就是:“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一观点来解读《拿来主义》的,只是在针对课本课后练习所作的“解题指导”,感觉到如果把“拿来主义”仅仅解读为针对“文化遗产”来谈,有点不能自圆其说时,才说…  相似文献   

11.
这篇短文论述革命文化运动应如何对待古代和外国文化的问题.拿来主义,是鲁迅创造的一个词,通俗而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作风的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付刊《动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相似文献   

12.
是“文化遗产”还是“外来文化”──关于《拿来主义》中“大宅子”比喻的本体文小燕关于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拿来主义》一文中的“大宅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认为是比喻“文化遗产”,课本的预习提示也认为《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王森问:《拿来主义》的层次划分哪种最佳? 《拿来主义》选作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多年,对它的层次划分多种多样。典型的划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人教社教参的划法:一(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二(5-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三(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卖国媚外的政策,针对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以及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而写的一篇杂文,给人们的震动是巨大的,更给当时迷茫中的人们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深入地揭示《拿来主义》的论证逻辑系统及其写作主旨,至今还存在着:鲁迅是对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文化遗产问题,构成分歧意见。我们认为:鲁迅“拿来主义”主张的提出,有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拿来主义”原则施用的范围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这两方面;具体泛指“中国的”和“外国的”文化遗产;全文的落脚点是如何使“人”成为“拿来主义“的“新人”,造就了这样的“新人”才能创建的“新文艺”。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只是送出去”的卖国主义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批判了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态度,指出只有采取“拿来主义”,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能使无产阶级新文化不断发展。鲁迅先生自己在吸收外国文化、介绍和翻译外国作品方面,就做了大量的工作,是实践“拿来主义”的典范。今天,认真学习《拿来主义》这篇作品,对于我们如何吸收外国文化,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更好地为实现“四化”服务,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对  相似文献   

18.
全盘西化是一种不加选择,毫无批判地全盘输入西方文化使中国资本主义化的错误主张。在新文化运动前期,依据中国国情,陈独秀选择和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对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则予以批判和摒弃。后期,他选择和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征。陈独秀没有主张过全盘西化,“五四”也没有提出过全盘西化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谢森 《文教资料》2010,(15):8-10
“拿来主义”一词出自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七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运用它对待古今中外文化遗产,它成为我们处理问题的科学理论;它的内涵充满着深刻的哲理性,使用者要正确把握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掌控拿来主义的精魂,与时俱进,不断刷新,使之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关于批判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写过许多论著,《拿来主义》就是其中十分精辟生动而富有战斗精神的一篇。这篇杂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的副刊《动向》,署名霍冲,后收入《且介亭杂文》。此文发表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