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撤回公诉制度是现行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必要的立法支撑,加上现行撤回公诉制度的疏漏和司法人员认知水平的限制,因此,撤回公诉权在行使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已严重影响到公诉的准确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应当完善相关立法,健全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防止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2.
撤回公诉是一个融合了检察权、审判权、辩护权等的课题,涉及到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被害人、被告人等多方诉讼主体。司法程序的存在与发展,与程序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撤回公诉在立法和司法上的诸多问题,与中心审判主体的定义和选择不无关系。该文提出了中心审判主体界定的一种标准,同时选择以控诉方和辩护方为中心审判主体,以期突破在以审判方和控诉方为中心审判主体的法理基础上而产生的现存制度和程序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在推导出撤回公诉制度的一些具体规则的同时,还论述了以控辩双方为中心审判主体来重构撤回公诉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9,(1):39-47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典未将撤回起诉纳入法律规制范围,立法缺位导致司法实践中撤回起诉脱法运行,同时由于不起诉制度、公诉审查制度运行不畅、无罪判决缺位等因素,致使撤回起诉制度功能变异,并在实践中被频繁滥用。破解这一困局,需要从完善撤回起诉制度的相关立法、健全撤回起诉制约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入手,真正发挥公诉撤回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是人民法院审判程序的准备阶段,包括公诉审查程序、庭前准备程序两个方面。作为整理和明确讼争要点、提前处理和分流部分案件等诸多功能的程序,应当建立单独的庭前审查庭,改程序审查为程序和实体审查并重,规范法院的行为,以确保当事人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公诉转自诉制度是我国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创立的一项崭新的衬度,由于涉及这项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导致理论认识的分歧和司法适用的混乱。因此,对该制度作出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相关法律条文的缺陷,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志愿公诉制度是古代雅典司法制度的特色,也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之一.该制度设立原因有二:其一是帮助弱者,抑制贵族权势,调节城邦内部贫富矛盾;其二是维护城邦利益,让每个人成为"城邦管理者".志愿公诉制度起源于梭伦改革,成长于克里斯提尼改革,完成于厄菲阿尔特改革.得益于雅典帝国的扩张,诉讼案件的增多成为志愿公诉制度成熟的...  相似文献   

7.
公诉裁量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程序分流意义,扩大检察官的公诉裁量权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权力的扩张同时伴随滥用的风险。公诉裁量权的"运行"与"制约"由此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点,而模式化分析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本路径。通过对西方国家现有公诉裁量权模式划分的借鉴与反思,结合我国的本土情况,提出"相对裁量权"与"绝对裁量权"的模式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刑事辩护制度以对人的尊严给予平等的尊重和保护为主题,一个国家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程度也标志着其对刑事司法的意义及精神的思考所达到的层次。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存在许多缺陷,有些已阻碍了司法改革的进程,影响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形象。完善刑事辩护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民事公诉是检察机关在法定情形下,为了维护社会公益,以国家名义将特定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制度。检察机关在当今社会不但是国家法律的监督者更是国家公益的代表者和权益的保护者。确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必须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入手,明确受案范围,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以及具体的审理程序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要完善相对不起诉制度和设立暂缓起诉制度。这两种制度在适用范围上的关系如何,学界鲜有探讨。文章中将其分为两种类型:阶梯模式和重合模式,并且认为,在这两种制度适用范围的关系方面,我们应以阶梯模式为主,同时吸收重合模式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三类自诉案件的起诉模式,在司法实践运作中出现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取消部分自诉案件,限制自诉权的范围,构建以公诉为原则自诉为例外的起诉模式,以顺应世界公诉为主流的起诉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和价值是刑事诉讼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从认识角度进行探讨的还不多,本文对刑事诉讼所能实现的正义程度与认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和解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将以前没有的公诉案件中当事人和解单独设章,足见其对刑事诉讼的影响。对这项新兴的刑事诉讼制度,本文试着从其现实意义、适用法则、面临的问题、完善建议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以希望对公诉案件中的当事人有所裨益,有利于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不起诉做为公诉权的一部分,是检察机关拥有的一项法定职权,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其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在检察机关具体司法实务中,不起诉法律制度还存有完善的地方,有的问题需要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搜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刑事不起诉的法律依据、酌定不起诉的条件,指出证据不起诉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起诉再提起公诉的问题理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立法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自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赋予自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向人民法院告诉并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由于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定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司法实践中的部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目前进行的修订《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告不理原则,是调整起诉和审判关系的基本诉讼原则,内涵十分丰富,有着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立法在二审审理范围、再审程序的启动等方面都没有彻底贯彻不告不理,在司法实践也存在着违背这一原则的情况,应予以改变并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在规定司法机关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同时,用时效中断、时效延长对追诉时效进行补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由于理论和实践对追诉时效与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关注.极少反思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追诉时效是否继续发挥作用。本文在比较法的视野下,对追诉时效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厘定,得出我国刑法追诉时效存在的缺陷,为了填补该缺陷而建议在刑法中创设追诉时效中止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刑事诉讼制度上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原则。自诉制度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司法实践中,刑事自诉制度在运作中的问题目渐凸现,亟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