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六言杂字》:明清杂字教材的成熟之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徽州《六言杂字》是杂字教材中的成熟之作。其产生年代应为明末清初,作者是徽州本土的一位深受传统礼教影响的士子。将这本《六言杂字》与其他杂字进行比较,可发现其内容与形式呈现出诸多特点,如知识全面,雅俗兼备;内容连贯,承接自然;用语浅易,音韵和谐,堪称杂字教材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敦煌出土的唐五代"杂字"是为适应当时社会需要、而在民间流行的一类非正式识字课本。从唐代一直到明清,皆有其踪迹。唐五代"杂字"既区别于明清杂字,又不同于《千字文》、《开蒙要训》等同时代的识字课本。杂字不仅是儿童和成年人识字的教材,也是学习和查考时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一九四四年我在延安编写了一本“日用杂字”,供当时陕甘宁边区冬学里作识字教材。这本“农村日用杂字”就是根据那本“日用杂字”改写成的。不过因为今天祖国的情况跟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有很大的不同 ,因之改写的结果变动很大 :政治、生产、文化三部分完全是新写的 ,其他三部分也增删修改不少 ,全书的项目和前后次序也都和原来不同了。二、“杂字”的形式对巩固识字很有好处 ,因为它是用韵语写出 ,便于阅读 ,便于记忆 ,便于查找 ,读熟之后可起到和字典相同的作用。三、这本杂字用简练的词句表述今天农民在政治、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 ,就像格言谚语 ,读熟之后可以长记不忘。四、这本杂字的写法都是用双行 (两行 ,四行 ,六行…… )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阅读和理解的时候 ,一定要停在双行的末了或句点的地方 ;不可停在单行的末了或逗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杂字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于民间的与"三百千"并行的一种非正规的识字教材.杂字起源较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远.文章介绍了一部新近发现的民间识字教材,该书是探讨古代杂字特点以及洞口山门方言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毛汉硕 《成人教育》2014,34(12):47-49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帮助其增强进城谋生能力和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开展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在开展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文章从为农业转移人口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满足农业转移人口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提供智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用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资源效能等方面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黔东南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的形式和途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工作;拓宽培训渠道,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职后教育;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发展和完善自我;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7.
《山西杂字》是民间百姓编写的识字启蒙读本,属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范畴。因为编写立足于山西民众日常识字应用,所编内容具有针对性、通俗性、实用性、地方性的特点,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学习方式灵活且有较高效率。《山西杂字》对现在的教育理念、机制以及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当下语文教材编写与教学更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山西杂字》入手,分析其内容与方式所体现的文化传承意义与教育价值,进而探讨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以及对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在农民工培训和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文章试图从经济、政治、人口等多学科角度对农民工教育培训进行必要性分析,探讨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相关责任,并从现实角度对农民工培训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民工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民工、民工潮的起源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时间、物质、招生对象、经费、教学目标、授课师资、教学管理、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教科书的编制、办学类型和办学理念等各方面分别探讨了民工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教育培训存在诸多困境,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长远眼光,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培训内容单一化、理论化、空洞化,缺少吸引力和针对性;教育培训形式较单调和固定化,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教育培训设施不健全、师资力量不配套、阵地建设滞后;教育培训的管理不力,缺乏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突破以上困境,需要转变思想,端正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精选教育培训内容,强化提高素质与能力的培训;丰富和优化教育培训形式,提升教育培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构建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务实教育培训工作基础;强化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约束,完善教育培训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