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事实也是如此,再好的钓技,如果把钩抛到水缸里,那是钓不到鱼的;钓技再差,或者初次钓鱼的人,把钩抛到鱼窝里,也是可以钓得很好的。人类从钓鱼开始,就在琢磨着怎么选好钓位,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流传着许多选钓位的钓谚。近些年,钓鱼媒体经常发表关于选择钓位的文章,这些钓谚和文章选择钓位的观点大体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1.选择晴好的天气阳光灿烂的晴好天气(如果有几个连续的晴好天气更好),天气相对较暖和,气温、水温较高。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刮1~3级的西南风(在我们徐州一带,春夏秋三季刮西南风是钓不到鱼的,正如渔谚云:“天刮西南风,气跑钓鱼翁。”只有冬季刮西南风才好钓鱼)。  相似文献   

3.
覃建谋 《钓鱼》2011,(16):28-29
这里讲的中午是指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有条钓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为什么神仙午时也难钓鱼呢?很明显是钓不到鱼嘛。连神通广大的神仙中午都钓不到鱼,人就更加钓不到了。因此,又有另一条钓谚说“午时到,钓翁睡大觉”。翻开各种钓鱼报刊杂志也不难发现,有不少钓友发表文章认为中午钓鱼等于白白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4.
吴集贤 《钓鱼》2006,(3):33-33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一些钓谚。钓谚,顾名思义是钓鱼人之间流传的谚语,是钓鱼人的经验之谈。然而,虽然有的钓谚在钓鱼人之间口耳相传了千百年,也并不是百试不爽的,也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拿“放长线钓大鱼”这名钓谚来说,不但钓鱼人知道,不钓鱼的人也经常说到,那么这句钓谚有没有误区呢?有的。钓鱼人都知道,钓竿有2.7米,也有7.2米的乃至更长的(海竿矶竿等线更长),显然,7.2米的竿比2.7米的竿长了许多,那为什么钓鱼人不都用7.2米乃至更长的竿,还要用2.7米的竿呢?当然,长线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大江大河大库里抛得远,可以钓到大鱼,这里是“放长线钓…  相似文献   

5.
辨证施钓     
“久晴钓阴雨、久雨钓放晴”,“宽钓窄、窄钓宽(水域)”,“流水钓静处、静水钓动处”等,很多钓谚,都讲究辨证施钓。事实上辨证施钓是垂钓的灵魂,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若不顾实际情况而以偶尔垂钓的成败来肯定或否定钓谚中的一般规律是不可取的。现用民间常用的几条钓谚来做分析,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钓友们指教。“钓鱼面对风、鱼竿弯弯弓”水域下风,水中含氧量丰富,漂浮食物富集,成了鱼儿畅游、聚集之地,是钓鱼的好地方,众多钓手的实绩都验证了这点。但它只指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春、夏、秋季,并不包括寒冬季节;风也是指一般的轻风、小风,不含大风…  相似文献   

6.
马松录 《钓鱼》2011,(18):32-32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钓谚,它告诉人们在钓鱼时应选择在有水草的水域下钩垂钓。下面,笔者对水草和草窝钓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夏天到,鱼难钓",主要原因是气温过高,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所致。但下面列举的诸条渔谚告诉我们,只要把握钓时,合理用饵,加之钓法得当,夏钓也并非难事。一、钓时渔谚说:"早钓黎明,晚钓黄昏,中午钓树阴";"早钓近,午钓深,夕阳西下,钓鱼最佳"。夏  相似文献   

8.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钓具的创新,以及钓鱼运动的不断发展,千古流传的钓谚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本期起,将刊载『钓谚新析』,使的钓谚能够『与时俱进』,给钓鱼人垂钓提供更好的帮助、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夏钓     
《钓鱼》2010,(15)
夏季是鱼生长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天气炎热,午时温度甚至达到摄氏35度以上,并不是钓鱼的最好时机。钓谚也说:夏天到,鱼难钓。  相似文献   

11.
江金宝 《钓鱼》2006,(5):45-45
风与垂钓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在我们钓鱼人中流传着的这方面的钓谚俯拾皆是,其中有一条钓谚云:“大风钓大鱼,小风钓小鱼,无风不钓鱼”。我这里想仅对“无风不钓鱼”说点心得。“无风不钓鱼”是说没有风的天气鱼难钓,钓获少;反之,在有风的天气,鱼易钓些,钓获会多些。原因何在呢?一、在风的作用下,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加。风吹动水,掀起层层波澜,让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大。有人实验分析,二级风力刮起的微波,水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静风时增加一倍,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溶解氧的浓度自然就增高;在风的作用下,处于氧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2.
郁文生 《钓鱼》2012,(4):28-29
钓谚云:"跟随水温巧春钓,鲫鱼鲤鱼篓中跳",这则钓谚一语道破春钓的关键在水温,只有跟随水温走才能确保鱼满篓,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春天,尤其早春,地温、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如果钓鱼不跟随水温走是很难有好的钓  相似文献   

13.
颜恒 《钓鱼》2008,(22):36-36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延伸和发掘钓技钓谚理论的科学性,《钓鱼》编辑部现开辟了一个钓技专栏“钓谚新析”,特邀休闲钓高手、《钓鱼》杂志特约记者颜恒先生为本栏目撰稿。颜先生在近10年间,以执着的钓技探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钓鱼》撰写了大量钓技文章和渔文化作品。相信颜先生一定会为广大钓友带来精彩的“钓谚新析”。  相似文献   

14.
张洪波 《钓鱼》2012,(19):38-39
“夏钓潭,秋钓阴”,这句钓谚可谓钓者皆知。记得十几年前的夏天,我和弟弟到沂河钓鱼,那时尚无经验,只知道钓鱼要钓草,于是我们就在烈日下钓近岸浅滩的草丛边。结果,钓了一天,晒得浑身起泡脱皮,却只钓到几尾小指长的沙虎,别无他物。后来请教高手才知道,炎炎夏日,应钓深潭。此后我也钓了几次深潭,感觉确实是那么回事,从此信为铁律。  相似文献   

15.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仞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  相似文献   

16.
颜恒 《钓鱼》2006,(6):38-39
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钓具的创新,以及钓鱼运动的不断发展,千古流传的钓谚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本期起,将刊载“钓谚新析”,使的钓谚能够“与日俱进”,给钓鱼人垂钓提供更好的帮助、指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夏钓十三题     
宋桂林 《钓鱼》2013,(12):26-27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句钓谚,只要是个钓鱼人,都知道大概意思。在钓鱼时,一定要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下竿垂钓,才能有好的收获,这也是我们钓鱼前辈们总结出的经验,尤其是一些老年钓友和使用长竿短线的钓友,更是非水草不钓。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8,(23)
与钓鱼书刊朝夕相伴已是20余载,其中对钓谚的耳濡目染最甚,当然这应归功于本人生性对文学的执迷,尤喜诗词歌赋,故对钓鱼文海中以诗立意的钓鱼谚语情有独钟。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最负盛名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四季钓谚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9.
钱邦伦 《钓鱼》2009,(19):30-31
渔谚云:“无风不钓鱼,风和鱼好钓”,“迎风钓浪,渔获满筐。”夏季垂纶,在大的水域,如湖泊、水库等,风吹浪涌的机会颇多,幽幽碧水,风平浪静的时候较少。在有风的天气垂钓,无论是对有经验的老钓手,还是初走江湖的新钓手来说,不仅要克服风给水情、心情造成的影响,还要克服风给挥竿带来的困难。根据笔者三十多年来,战湖风,顶逆浪,挥竿垂纶的实践,谈一谈风中钓鱼的绝技。  相似文献   

20.
颜恒 《钓鱼》2008,(23):40-41
与钓鱼书刊朝夕相伴已是20余载,其中对钓谚的耳濡目染最甚,当然这应归功于本人生性对文学的执迷,尤喜诗词歌赋,故对钓鱼文海中以诗立意的钓鱼谚语情有独钟。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最负盛名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四季钓谚耳熟能详外,要数这“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闹”记得最牢了。人的认识能力不会长期停留于一个“站口”,在早些年,这条钓谚给予我的导向是重要的,故曾在七八十年代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