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少地方高校的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照搬中小学做法和一些著名高校的评价指标,缺乏地方特色,也不能促进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破“五唯”实践表明分岗位类别对服务地方和师生的评价正在成为新趋势。因此,需要从贡献地方发展和服务师生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专业化和贡献度评价。从常规与创造性劳动的本质差异上,明确学术、技术、教改和管理创新,形成不同类别和职级人员的岗位评价标准。在年度考核中,突出直接利益相关者对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考评,形成管理增效、服务贴心的分类化破“五唯”评价之路。  相似文献   

2.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的一份审计报告披露,广西9所本科院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有一所高校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这表明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定位、科研导向均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坚持应用研究的科研定位,扭转唯项目、唯论文导向,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追求GDP的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长期以来让各级地方政府成为GDP的主要承担者,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唯GDP论英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出土资料中有很多文献所遗的汉代职官,如均平官,有均长、均监、平丞、酒平;太守府属吏,有助府佐、用算佐、小府啬夫;地方县官,出土资料所见更多,有狱丞、官啬夫、官有秩、录事书佐等;里吏,有里唯、里治中、唯长史.这些内容可补传世文献资料记载的汉代官制之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方保护主义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旧两种经济体制的碰撞磨合中,唯地方利益至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地方保护主义的诱因及其特征、危害进行探讨,提出了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6.
高校“唯论文”不良导向,就是将论文的相关指标作为科技评价和人员考核奖励的主要评判标准,论文指标的不当或过度使用会错误引导师生队伍的价值导向,导致不客观、不公正的科研评价。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应通过协同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的方式,探索解决科技评价中“唯论文”等简单量化的弊端,并用新的科学有效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回归论文“初心”。  相似文献   

7.
地方课程开发实施值得关注的几种倾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宏观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3级课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在其开发与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倾向。如课程价值取向的唯地方化、课程哥爱主体的单级化、课程形态的学科化、课程资源的文本化、教学方式的课堂化、课程目标的片面化、课程评价的单一化、课程开发的泛化、课程设置的表面化等。必须密切关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消解措施,以保证地方课程科学规范、健康有序、持续稳定地有效实施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著名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受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唯意志主义悲观思想的影响。他对“虚无缥缈”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认识。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正是表达了海明威对理想幻灭的绝望之情。本文通过分析该篇小说的主题,对海明威的虚无主义思想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8,(3):117-124
地方高校的师范生教育应立足于地方属性,从地方性出发以适应师范教育的开放化和专业化趋势,高校可通过实现师范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建立师范生培养的动态调整体制,避免师范教育消亡论和唯教师资格证论错误导向;以培养区域基础教育师资为导向,实现与传统师范院校、非师范教育专业的差异化竞争;增强地方性特色,树立服务区域基础教育的理想,挖掘区域课程资源,形成师范生教育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组织化与乡村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与治理的目的都在于形成一种现代社会秩序。组织化是其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组织化的过程即是社会秩序生成的过程。社会秩序的生成有两种机制:唯理建构与理性自生,组织化的过程也是如此。文章从中国地方组织化与乡村治理从而形成乡村现代社会秩序的过程入手,对中国政治发展做了一个微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品中所显现的那种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故乡、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鲁迅的乡土小说是对中国农民深厚情感的真挚流露,我们称鲁迅这种情感的流露为"农民情结"。从其小说农民形象的画廊中可以看到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背负生活重担、满怀忧郁的闰土等,从他们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情景,同时也不难发现鲁迅对造成他们灵魂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深层次的探求。  相似文献   

12.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其目的是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环境的有机联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开发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证明:将地方独特的人文资源转变成语文课程资源.不仅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而且让学生在知晓地方历史、人文、风俗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良好习惯,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加强本土文化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培养幼儿的民族气质与世界胸怀,幼儿园应遵循全面性、兴趣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建构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既要有包括语言、工艺、表演艺术、游艺、民俗等内容在内的显性课程体系,又要有支持本土文化教育的隐性环境支持,同时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以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品质等得到全面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台静农以爱情小说的创作走上坛,而真正确立了他在现代小说史上地位的是乡土小说的创作。他的乡土小说描写了古老乡镇的风俗人情画面,展现了乡村百姓的悲剧命运,揭示了老中国儿女灵魂的愚昧与麻木,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后期的小说创作重在青年知识分子革命形象的塑造上,属于早期革命学的范畴。他走了一条从爱情小说到乡土小说,到革命小说,再从革命小说回归到乡土小说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5.
将中山地方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育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方式的一个创新.孙中山先生的"博爱"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山人,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山人的精神.学院通过四个相结合的途径.开展以"博爱"精神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地方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吸引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国民性批判的视角与指向上,同时也体现在他对民间文化中的民主性、原发性因素的挖掘与发扬上.批判与眷恋、决裂与回归等复杂情绪都从他对农民形象的深度刻画、对乡村纯朴人伦关系的诗意描绘与对童年的深情回忆之中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墨子的尚贤思想对地方高校校长的人才理念有重要影响,地方高校校长对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师理念。  相似文献   

18.
郝杰导演的电影《光棍儿》以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风格为我们展示了原生态的西北乡村世界,表达了对偏远山区中存在的光棍儿这一社会群体的人文思考。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美姐》以爱情为主线,大量穿插二人台这一地方戏曲片段,勾画出了当代乡土电影的淳厚和质朴之美。郝杰在乡土电影中另辟蹊径地展示了当代农村爱与性的问题,为华语电影提供了新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论述作者在湘西一派平和宁静的田园诗的背后隐含了一系列乡土悲剧。这些悲剧中有被突降的外力所毁灭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生命,也有在美的山水之中孕育的爱情悲剧,还有一个完整的洋溢人性温情的湘西正逐渐在外来工业文明的浸染下变得浑浊的社会悲剧。作者带着温爱之情来描述这些不幸和锐变,并且力图以一个湘西人对湘西的爱来拯救陷入迷途中的纯朴人性和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生师比提高过快,青年教师占比逐年上升,教师负担过重,师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如职业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化,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缺乏关爱等。鉴于此,针对当前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寻求一条适用于现阶段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可行之路,以期为高校师德建设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