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找出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适宜神经类型,为散打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1995年全国体育院校武术"嘉运杯"套路与散打全明星擂台赛武术套路和散打男子运动员大脑皮质机能能力的测试,结果提示武术套路运动员大脑皮质的分化能力和记忆能力比散打运动员强。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4.
1武术散打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种类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武术散打疲劳是指运动员在进行踢、打、 摔等动作时引起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分析武术散打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疲劳的成因,可以很好的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和个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她们的神经类型特征表现较为吻合,同一神经类型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表现较为相似。但研究也发现,并非所有运动员个性特征表现都与其神经类型特征表现相一致,同一神经类型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表现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我国冬季两项、越野滑雪119名运动员进行了神经类型的测试评定,提示滑雪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因此,神经类型应作为滑雪运动员,尤其是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男、女42人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适合于蹦床运动项目的神经类型为灵活型、稳定型;蹦床运动员比赛成绩与神经类型的相关具有显著意义,故神经类型可以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议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中国女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进行测试,分析了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类型的测定,并与其运动能力相比较。结果表明,少年篮球运动员神经类型分布特点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存有差异;不同位置的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分布也有差异;神经类型与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上官鹏飞事件给中国商业搏击赛敲响了警钟,如何保护运动员安全的问题成为焦点。文章就目前商业搏击赛的规则、赛事运作和组织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保护散打运动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辽宁省部分女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进行测试,分析了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 80 .8神经类型量表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男、女 1 5人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其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 ,且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神经类型比较无差异。本文认为 ,在选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时应重视其神经类型 ,在安排训练时 ,应根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特点 ,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吉洪林  赵光圣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108-110,124
目的:探讨散打运动员的骨骼状况,完善散打运动的理论体系.方法:采用HOLOGIC公司双能BMD测试仪对41名专业散打运动员的BMD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①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BMD与一般运动水平的散打运动员的BMD差异具有显著性;②大级别运动员的腰椎、股骨、胫腓骨及趾骨部位的BMD与小级别散打运动员相应部位的BMD差异具有显著性;③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各个部位的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①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骨骼质量优于一般运动水平的散打运动员;②散打训练对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的BMD影响程度大于小级别散打运动员;③散打运动员的BMD达到峰值后,训练年限的长短对运动员的BMD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神经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参加1988、1990、1991年全国青少年羽毛球冬训的279名运动员进行神经类型测试及对部分运动员长期追踪测试研究,发现比赛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智力、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集中程度均优于成绩差的运动员,神经类型与运动年限无关。建议将神经类型作为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神经类型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用808神经类型评定量表测定神经类型,以心算为急性心理应激,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细胞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TCD4 百分比、TCD4 /TCD8 比值高于弱型组,差异显著;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体液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IgA浓度显著性高于弱型组。结论:急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免疫抑制;在急性心理应激情景下,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神经类型是影响运动员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者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对男、女篮、排等十几个项目的运动员作了神经类型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神经类型趋向;甚至在同一项目之中,不同的神经类型的运动员也有各自的技术特长和最适宜的分工。苏联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证明:运动员活动的一系列特点都是由神经系统的特性和气质决定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问法,对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员神经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女子蓝球运动员罚球水平高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灵活型、稳定型和兴奋型;罚球水平差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中间型和易扰型。对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重点城市U13足球比赛的15支队伍中的206名男子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神经类型和反应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参加我国重点城市U13足球比赛的运动员中有50%的运动员为优秀神经类型,适合于从事体育运动;13岁组和训练年限较多组中的优秀神经类型所占的比例较大,说明随着年龄的成熟和训练的深入,神经过程会得到优化;不同年龄、训练年限、神经类型的个体在反应时上无差异,选择反应时短的运动员并不能反映其具有较优秀的神经类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散打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运动队和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都比较接近,为避免运动员出现"克拉克现象",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抗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散打是一项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项目,组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频率和得分效果,都远大于单个技术动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的主要手段。当前散打比赛,组合技术动作以2次和3次击打为主,以4次组合为辅。简单组合技术运用的成功率低于复杂组合技术的成功率。依靠经验选择的"常用训练组合动作"与实际比赛中的"实用比赛组合"还有较大差距,许多实用比赛组合在训练中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吴松录"得意技"——前刺后鞭组合技术特点及在比赛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散打竞赛训练理论的完善及教练员执教和运动员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