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英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词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副词“就”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在汉语本体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等理论为依据,探究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学习副词“就”时的表现,以及学习策略一母语迁移、过度泛化等对学习者偏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韩国留学生程度副词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通过对韩国留学生程度副词习得情况的考察,归纳了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原因。探讨了提高程度副词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程度副词是汉语副词中重要的一类,其使用范围广、频率高。本文收集了汉语学习高级阶段的日本留学生日译中的语料,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程度副词的偏误进行分类并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日本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可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就"和"才"语义和语用进行共时和历时研究,探究"就"和"才"的实词虚化过程并依据时间像似性原则对"就"和"才"的语义和语用偏误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才”与“就”是使用频率很高,而又具有着复杂意义和用法的副词。有关副词“才”与“就”的研究很多,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才”与“就”在句法应用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其表义类型及结合功能两个方面去探讨、分析“才”与“就”在句法中的用法。“才”与“就”都属于主观性相当强的副词,具有基本相同的表义类型,但在具体的用法中,所表达的语义,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时与量两种表义类型中存在着的差异最大。副词“才”与“就”都具有很强结合功能,但副词“才”在结合功能上更要优于副词“就”。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相对程度副词应用偏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归纳留学生在相对程度副词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找到偏误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相对程度副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在肯定成果的同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留学生相对程度副词比较科学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副词也本身意义较为单一,用法相对简单,对于汉语为母语者不存在学习和使用上的难点,因此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蒙古国学生使用副词也存在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错误,即无论表意如何,习惯性将也置于第二分句的句首或第二分句主语之后。笔者通过语料分析、问卷调查并且通过与蒙语中表义相同的Бас;ЧБас;Мθн对比,归纳出偏误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不”和“没有”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不管是日常用语还是进行学术科学研究,无疑是表达否定意义的首选。在对外汉语中“,不”和“没有”造成的偏误不在少数。本文试图从词性方面来梳理两者之间的语用差异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两者之间的偏误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亚留学生汉语书面语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以标点符号在所调查的语料中使用次数的多少为序,概括了中亚留学生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形体书写和使用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进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对那些母语为表音文字的习得者来说是巨大的绊脚石.汉字作为表意的书写符号是留学生获取汉语书面能力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想获得全面的汉语交际能力,汉字的书写显然是不可逾越的.本文着重分析了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偏误及形成偏误的原因,进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字方面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频率副词“再”和“又”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副词“再”和“又”在表示频率时有共同的相似点,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正确区分和掌握,常出现不同的偏误。通过收集、考察越南留学生作文语料,发现越南留学生在使用“再”和“又”时容易出现三种偏误:一、误用,如“再”的误加、“再”和“又”的遗漏和重叠、“又”的错序;二、混用;三、回避使用。据此提出教学策略,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时态标记”的讲解,要注重通过对比分析和切合实际的举例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应该有所侧重、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4.
高蕊 《文学教育(上)》2009,(23):121-122
副词“才”由名词“才”虚化而来,这是一个较为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正因如此,副词“才”较为复杂,可以表示时间和数量,可以表示必要条件和多种语气。通过对“才”的句法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话语中有了“才”之后所表达出来的深层语义——对所描述事物的一种限定、强调。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部分副词可以重叠的语言现象,外国留学生不清楚什么时候用副词的重叠形式,什么时候用副词的原式,重叠形式比原式又难了许多,留学生学起来常常出现偏误。文章分析留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副词重叠出现的偏误类型,从语义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避免偏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留学生偏误看协同副词的语义句法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同副词内部各成员语义上存在施事与受事、语义双指的自由度、个体与整体、长时与短时等方面的差异。句法上存在对动词的选择限制、与动态助词的共现、与时量动量词的共现等方面的差异。留学生会由于在这些方面辨识不清而产生偏误。  相似文献   

17.
汉语副词的灵活性使得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存在一定难度,文章以“都”为例对200篇HSK(高级)作文考试进行了考察,归纳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副词“都”的三种偏误情况,由此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从副词的基本义项与派生义项之间的关系人手,对汉语副词的常用义项进行较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量词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对中亚留学生学习使用量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可以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及教学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讨论了“就”、“才”句中出现实际语境和不出现实际语境两种句法条件下“就”和“才”的语用过程。同时,本文也对“就”、“才”因估价义弱化而与副词“只”近似同义以及能愿动词对“就”、“才”的使用产生不同的约束作用等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笔者最后指出,“就”和“才”在其语用过程中虽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句法、语义特点,但本质上却只有一个词汇意义、一种用法  相似文献   

20.
副词“就”和“才”在时间、数量、范围等方面的使用中有交叉现象。本文着重从句法.语义来论述“就”与“才”在时间、数量、范围方面的异同,探究其原因。同时,分析“才”对“就”的歧义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