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美术通过视觉效果,让人们赏心悦目,陶冶性情。小学美术教育虽然不是主课,但是其所包含的蕴意更为深远。教师要摆脱美术单调与枯燥的上课模式,通过精心设计与布局,让美术课堂成为培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沃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让美术的种子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导言中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归类、分析2014年各省市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热点命制的真题,以把握考查角度,进一步探索该热点在2015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和考查策略。一、2014年各地命题角度例析角度一:以时政形式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延伸,要让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必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样,让课内学习为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伸,两者相得益彰,学生就会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4.
清末,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内外环境,梁启超怀着满腔热忱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诚然,青少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然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我们的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却受到很大的冲击。为此,本文透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文,结合当前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现状,就《少年中国说》中的正能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为培养新时期有担当、有作为、有思想、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做些有益研究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数学基础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应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使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和人文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以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情景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数学学习。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例如,我们在数学课堂上挖掘数学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负数的引入"一节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  相似文献   

6.
钱玉娟 《考试周刊》2014,(53):189-19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也为我们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相似文献   

7.
道德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课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学生道德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行动结合起来,把课堂价值传递、情感启迪与道德行为体验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给思政课带来了全新的效果与气象。《基础》课开展道德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具有易于开展、参与广泛、时效性强等优势。大学生心灵中蕴藏着道德自我教育的巨大积极性,亟需《基础》课老师因势利导,点燃他们道德向善的激情。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炼地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f昌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凝聚了当代中国最主要的精神,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坐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呼唤出来或"倒逼"出来的产物。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实践层面的紧迫性。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霸  相似文献   

10.
正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大家好!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我们来到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日入队仪式,观看少先队员们开展活动,感到很高兴。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了。在这里,我首先向你们、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祝贺节日,祝大家节日快乐!海淀区民族小学注重树德育人,组织开展了很多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听了几位同学和老师、家长的发言,很有收获。大家都谈到要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就培育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讲话时,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少先队员在踊跃的参与中、在生动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16字要求,利用校内、校外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对少先队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明确提出:"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作为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我深有体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小学品德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做法。一、依托教学内容渗透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是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学生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习后能将知识升华  相似文献   

14.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具体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师要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穆传慧老师执教的《圆的再认识》,尤为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培养,真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性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为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然而,新世纪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并非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究其原因,以往的研究者们已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教育理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论证分析。本文则试图从政治学的视角.从制度体制的角度,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做一些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90后"大学生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前提。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该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呢?下面就谈谈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陈芳 《教师》2015,(1):75-76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如一缕春风,吹拂着每个人的心扉;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关爱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切入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关爱也如此。""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为幼儿创设表达情感、与人交往、关爱他人的机会,使幼儿在点点滴滴的感受中学会关爱。《弟子规》是从孩子对父母的关爱说起,循序渐进地提升孩子的  相似文献   

19.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内容,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品社课中关于历史题材的实践教学中,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20.
李德春 《教师》2014,(36):114-114
正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第一课时《大好河山任我游》。2.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孩子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可以说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泛,见的世面也很多,但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只是零零散散的,非常浅显的内容。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