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公民包括农民工缺失一些宪法性权利,如迁徙自由权、罢工权等,农民工也没有被纳入到宪法中的“特定人”中去特别规定。赋予公民包括农民工这些宪法缺失权利,将农民工纳入到宪法中的“特定人”中去,对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宪法宪政精神缺失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政治学和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基础,只有当宪法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宪政的精神要义,即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相一致时,宪政的实现才成为可能.然而近代中国宪法与宪政的精神要义总体背离,基本成了确认军阀独裁合法化的工具.反思近代中国宪法缺失宪政精神要义的表现和原因对于当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实现宪政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行政法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区别.两者除了区别以外还有着以下的联系: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都属于公权利,行政法权利来源于宪法权利,并随着宪法权利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行政法权利的发展也可以补充丰富宪法权利,有利于落实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权利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中国宪法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的法制思想中,对中国宪法思想的贡献占有重要地位。伴随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他是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的伟大开拓者,认为搞宪法就是搞民主政治,是未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宪政的必要准备。他规定的社会主义宪法原则是: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原则是宪法科学性的体现,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法律原则,是制定和修正现行宪法的指导原则,并规定共产党和任何人的活动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本文将毛泽东的宪法思想与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交相辉映,给人们以深刻的法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行政法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区别.两者除了区别以外还有着以下的联系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都属于公权利,行政法权利来源于宪法权利,并随着宪法权利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行政法权利的发展也可以补充丰富宪法权利,有利于落实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权利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列宁宪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界定宪法的概念,划分宪法的类型,评价资本主义宪法,论证苏俄宪法的核心问题——人民权利,探讨苏俄宪法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阐述苏俄宪法的关联因素——共产党作用,强调苏俄宪法的实行,估量苏俄宪法的影响。这些思想,在俄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宪法事业创立和起步阶段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列宁宪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界定宪法的概念,划分宪法的类型,评价资本主义宪法,论证苏俄宪法的核心问题——人民权利,探讨苏俄宪法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阐述苏俄宪法的关联因素——共产党作用,强调苏俄宪法的实行,估量苏俄宪法的影响。这些思想,在俄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宪法事业创立和起步阶段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制度生长的逻辑证明:一种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规则集合,而是规则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才形成制度,这种结合是一个个人、社会、规则之间互动、磨合的过程,是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过程的客观作用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的主观设计论和制度的自然生长论都有片面性,用其中的任何一种逻辑来诠释生活中制度的形成,恐怕都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基于这样的认识,旧中国的宪政失败,并不是哪个因素的问题,归结为任何的单个因素都是片面的。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扎扎实实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宪法思想作为影响宪法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 ,是不可能脱离于一国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而凭空产生的。中国宪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实际发挥影响作用的宪法思想是多元而又复杂的。未来中国宪法思想最大的发展应该是形成于 2 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宪法思想的不断成熟与发扬光大 ,而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宪法思想的影响力会相对减弱 ,西方某些宪法思想的影响可能会增大。未来宪法思想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中国未来宪法制度的相应调整和宪法实践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权利在宪法上早有反映,但一直未受到重视,本文从真实发生的案例出发,对大学生权利的宪法依据、权利保障与救济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希望能对当代大学生的权利保护提供些许宪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宪法观念是一定阶级、阶层或个人关于宪法及宪政制度的思想、观点和看法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起决定作用的统治阶级的宪法观念,广义上也包括广大社会成员的宪法观念。在宪政建设的发展道路上,宪法观念作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始终影响牵制着宪政制度的建立和实践。因此,推动宪政制度构建,正确的宪法观念的树立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宪法权威是指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国家和社会日常运行中,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简而言之就是要体现宪法的至上性和权威性.但在我国,树立宪法权威主要应当完善宪法自身的不足,健全宪法保障与诉讼制度和提高全民的宪法权威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私有财产权推动着宪法的形成并经历了近代市民宪法、现代市民宪法和苏联型社会主义宪法三种模式的转换与发展。由此,私有财产权与宪政实践同构了一条规律:私有财产权宪法思想直接决定着宪法的演进,宪法的演进必须保护私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株洲的选民罢免人大代表事件既具有偶然性,又具有必然性。事件的处理结果反映出我国宪法权力实现的法律保障机制功能不足。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必须着力培养权力行使者的现代法律意识,必须完善宪法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即:完善宪法权利在普通法律体系中的保障,设立违宪审查机构,扩大宪法救济范围。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人类社会最高和最具有普遍性的权利,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权利。人权分为应有的人权、法定的人权和实有的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人权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宪法是人权保障书,是人权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既确认已有人权,又保障人权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宪法监督制度是保证宪法得以充分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目前宪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认为 ,改革我国宪法监督制度 ,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更要立足中国国情。目前 ,宜设立一个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来从事宪法监督工作 ,以保证宪法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外宪法学对宪政形态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和误区.并进而影响了对宪政研究的深化和我国宪政实践,章从宪政形态的性质、内容和构成三个维度对宪政形态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法治国家的最高层次是实现宪政。要在缺乏法治底蕴的中国实现宪政,必须解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才能逐步推进宪政的进程,最终在中国实现宪政。  相似文献   

20.
宪政与民主政治的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与近现代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它以民主政治为前提、为基础、为内容,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历史形态,宪政与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特性。社会契约论是民主思想和宪政思想的共同理论支撑,保障人权是宪政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共同价值目标,宪政运动使民主政治的内涵得到提升,宪政与民主已成为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